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凝聚劑指的是讓不穩定的膠體微粒(或者凝結過程中形成的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合體的過程中所投加的藥劑的統稱。凝聚劑,含高分子混凝劑和助凝劑,能破壞水中的膠體粒子穩定性,降低彼此間的排斥力,從而形成細小的絮體,達到固液分離,淨化水質目的。用於金屬加工廢水,肉類加工廢水、含磷廢水、含氟廢水、造紙廢水、煤氣洗滌水的處理。

中文名:凝聚劑

外文名:coagulant

包 括:固體硫酸鋁液體硫酸鋁明礬

產品特點:活性好,過濾性好

屬 性:化學試劑

用 途:淨化水質

目錄

簡介

凝聚劑(coagulant)指的是讓不穩定的膠體微粒(或者凝結過程中形成的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合體的過程中所投加的藥劑的統稱。常用凝聚劑有固體硫酸鋁、液體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硫酸亞鐵等。 [1]

特點

1、絮凝體成型快,活性好,過濾性好。

2、不需加鹼性助劑,如遇潮解,其效果不變。

3、適應於PH值寬,適應性強,用途廣泛。

4、處理過的水中鹽分少。

5、能除去重金屬及放射性物質對水的污染

用途

凝聚劑能除菌、除臭、除氟、鋁、鉻、除油、除濁、除重金屬鹽、除放射性污染物、在淨化各種水源過程中具有廣泛的用途。

1、淨化生活飲用水,生活污水。

2、淨化工業用水、工業廢水、礦山、油田回注水、淨化造水、冶金、洗煤、皮革及各種化工污水處理等。[2]

3、工業生產應用,造紙施膠印染漂染水泥速凝劑精密鑄造硬化劑耐火材料粘劑甘油精製、布匹防皺、醫藥、化妝品等其它行業,廢水可循環使用。

4、在煉沒工業中,用於沒水分離,效果甚佳。

高分子絮凝劑稀釋使用方法:為達到最佳的絮凝劑效果和經濟效益,用戶可根據不同的源水濁度,不同季節和不同反應條件,通過實驗確定每千噸水量最佳投藥量。使用時該產品配成3%-5%的水溶液(按產品的重量計算)

1、將固體產品按1:3加水溶解為液體後,再加40-80倍清水稀釋成所需濃度後使用。

2、用量可根據原水的不同渾濁度,測定最佳投藥量,一般原水濁度在100-500mg/L時,每千噸投加量為1-10kg。 [3]

常用凝聚劑介紹

明礬

十二水合硫酸鋁鉀(Alum),又稱:明礬白礬鉀礬鉀鋁礬鉀明礬,是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復鹽。無色立方晶體,外表常呈八面體,或與立方體、菱形十二面體形成聚形,有時以{111}面附於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狀,屬於α型明礬類復鹽,有玻璃光澤。密度1.757g/cm3,熔點92.5℃。64.5℃時失去9個分子結晶水,200℃時失去12個分子結晶水,溶於水,不溶於乙醇。明礬性味酸澀,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斂作用等,可用做中藥。明礬還可用於製備鋁鹽發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劑媒染劑造紙防水劑等。

固體硫酸鋁

固體硫酸鋁為白色有光澤結晶、顆粒或粉末。味甜。在空氣中穩定。86.5℃時失去部分結晶水,250℃失去全部結晶水。當加熱時猛烈膨脹並變成海綿狀物質。燒到赤熱時分解為三氧化硫和氧化鋁。當相對濕度約低25%時風化。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乙醇,溶液呈酸性。久沸後有不溶性鹼式鹽沉澱。相對密度1.62。硫酸鋁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工業試劑,通常會與明礬(既十二水合硫酸鋁鉀)混淆。硫酸鋁通常被作為絮凝劑,用於提純飲用水及污水處理設備當中,也用於造紙工業。

三氯化鐵

三氯化鐵化學式:FeCl3。又名三氯化鐵,是黑棕色結晶,也有薄片狀,熔點282℃、沸點315℃,易溶於水並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FeCl3從水溶液析出時帶六個結晶水為FeCl3·6H2O,六水合三氯化鐵是橘黃色的晶體。三氯化鐵是一種很重要的鐵鹽。

主要用於金屬蝕刻,污水處理.其中蝕刻包括銅,不鏽鋼,鋁等材料的蝕刻,對低油度的原水處理,具有效果好、價格便宜等優點,但帶來水色泛黃的缺點。也用於印染滾筒刻花、電子工業線路板及熒光數字筒生產等。建築工業用於製備混凝土,以增強混凝土的強度、抗腐蝕性和防水性。也能與二氯化鐵、氯化鈣、三氯化鋁、硫酸鋁、鹽酸等配製成泥凝土的防水劑,無機工業用作製造其他鐵鹽和墨水。染料工業用作印地科素染料染色時的氧化劑。印染工業用作媒染劑。冶金工業用作提取金、銀的氯化侵取劑。有機工業用作催化劑、氧化劑和氯化劑。玻璃工業用作玻璃器皿熱態着色劑。制皂工業用作肥皂廢液回收甘油的凝聚劑。 [4]

視頻

老外搞來一包凝聚劑,據說可以分離水中雜質,效果真的會如此嗎?

參考文獻

  1. [王雪康. 漆霧凝聚劑的研製[J]. 塗料塗裝與電鍍,2005,(06):17.]
  2. [張淑雲. 國內外水處理技術信息[J]. 工業水處理,2009,29(06):19+58+85+91-92.]
  3. [處理含微細礦粒廢水用的陰離子凝聚劑[J]. 國外金屬礦選礦,1985,(11):53+6.]
  4. [楊素潔. 幾種凝聚劑的比較試驗[J]. 選煤技術,1974,(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