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積層
沖積層 |
中文名;沖積層 內 容;卵石、沙粒或粘土
別 稱;淤積層 |
由河流的流水將岩屑搬運、沉積在河床較平緩地帶,所形成的沉積物稱為沖積層。河流沖積層在地表的分布很廣,主要類型有平原河谷沖積層、山區河谷沖積層、山前平原沖積洪積層、三角洲沉積層等。[1]
沖積層又稱淤積層,是由沖積物組成的沉積層。沖積層:河床、洪水淹沒的平原或三角洲中的流水淤積所產生的沉積層。沖積平原:河流挾帶的泥沙進入低地堆積而成的平原。主要特徵是地勢低平,起伏和緩,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50米,有的僅10~20米;坡度一般在5°以下,有的不到1°或0.5°。沖積扇:當山地河流至山麓出口進入開闊平坦地區,由於河床坡度變緩,流速減小,水流呈放射狀向外流動,搬運能力減弱,攜帶碎屑物質堆積下來時,形成上窄下寬的扇形沖積堆,外形似扇,叫沖積扇。
目錄
沖積物
山地河流的沖積物,無論在河床中或是河漫灘上皆以不同大小的礫石為主,並有些粗砂沉積;而平原河流無論河床、河漫灘或泛濫平原,都以細砂、粉砂和粘性土沉積為特徵。沖積物可以分為下列幾種沉積相:
①河床相——水流在河床中的沉積物。又可分為深槽沉積和淺灘沉積兩部分;深槽沉積主要為礫石和粗砂,具大型斜交層理;淺灘沉積由砂礫、細砂和粉砂組成,形成斜層理和波狀層理。河床沉積具有較強的透水性,沖積砂礫是混凝土骨料的主要來源;
②河漫灘相和牛軛湖相沉積物。參見河漫灘沉積物、和牛軛湖沉積物。
特點
①具有清晰的層理構造(除水平層理外,還常發育有斜層理)
②沖積物具有良好的磨圓度和分選性(水平方向:上游顆粒粗大、下游顆粒細小)(垂直方向:下面顆粒粗大、上面顆粒細小)
③在剖面上常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沉積物交替、重複出現
④具有豐富的地下水,水質較好。
工程性質
①古河床沖積層:壓縮性低、強度較高,是良好的天然建築地基。
②現代河床沖積層:密實度差、透水性強,不宜作水工建築物地基。
③河漫灘沖積層:一般都是較好的地基,但要注意振動液化問題。
④牛軛湖沖積層:壓縮性高、承載力低,不宜作為天然建築地基。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q4al),豆丁網 , 2016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