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冰川作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冰川作用

冰川侵蝕內容: 拔蝕作用、磨蝕作用等

冰蝕地貌: 冰斗、刃脊、角峰等

包括: 搬運作用、堆積作用等

冰川作用,廣義上泛指冰川的生成、運動和後退。狹義上僅指冰川運動對地殼表面的改變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蝕、搬運和堆積。冰川運動的前端叫冰前。供冰量大於消融量,則向前推進,反之向後推進。[1]

目錄

概述資料

冰川作用包括成冰作用、冰川侵蝕和冰川沉積3個方面。成冰作用指天然降雪→粒雪→冰川冰的變化過程中的密實化、冰晶生長和重結晶作用。是在低溫條件下通過雪層自身的壓力,排除雪晶和冰晶中的空氣,使密度增大而實現的。當雪層密度達到臨界值時便轉變為粒雪,粒雪層密度達830~840千克/立方時,便成為冰川冰。成冰作用時間的長短和氣溫成反比,和年積雪量成正比。如南極大陸沿岸,從降雪變為冰川冰,只需數十年至120年;而南極內陸高原,因年降雪量<50毫米,年均氣溫低達-50℃,成冰時間需500-1000年。但在冰面出現消融的條件下,由於有滲侵冰產生,成冰時間就很短(1年至數年)。冰川侵蝕包括冰川刨蝕(磨蝕)和挖掘。冰川體一方面有巨大的壓力(100米厚的冰體,冰床基岩所受的靜壓力為90噸/平方),一方面是運動的(運動速度與冰床坡度成正比),故挾帶岩石碎塊的冰川對冰床和谷壁有很強的侵蝕作用。對一個突起的岩丘,其迎冰面以刨蝕(磨蝕)為主,背冰面以挖掘作用為主,形成羊背石。刨蝕作用造成擦痕、刻槽和磨光面等冰蝕地貌形態,同時產生大量碎屑物質,即冰川乳或冰川粉。挖掘作用形成冰床階梯和岩坎,為冰川補充冰磧岩塊。對於冰川地貌的塑造挖掘作用大於刨蝕作用。冰川沉積作用指冰川停滯或後退時冰磧物的堆積過程。冰川流屬於塊體運動,故冰磧物與其它任何外營力搬運的沉積物明顯不同,除非經後期冰川或冰水侵蝕,冰磧地貌(如終磧壠、側磧壠、表磧丘陵、冰磧台地、底磧丘陵和平原、鼓丘等)將會保存較長時期。冰川沉積作用的強弱,與冰川類型、運動速度及挾帶岩屑的多少直接相關。海洋性冰川的運動速度快,侵蝕能力強,挾帶岩屑多,冰川沉積作用就強,冰磧地貌的規模也大;反之,大陸性冰川的沉積作用較弱,冰磧地貌的規模較小。凡有冰川作用的地區,冰川侵蝕與冰川沉積都是同時發生的,故在研究識別古冰川作用時,必須同時注意觀察冰川侵蝕地貌和冰川堆積地貌,並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

侵蝕作用

簡介

冰川有很強的侵蝕力,大部分為機械的侵蝕作用,其侵蝕方式可分為幾種:

拔蝕作用

當冰床底部或冰斗後背的基岩,沿節理反覆凍融而鬆動,若這些鬆動的岩石和冰川凍結在一起,則當冰川運動時就把岩塊拔起帶走,這稱為拔蝕作用。經拔蝕作用後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線是崎嶇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線。

磨蝕作用

(2)磨蝕作用: 當冰川運動時,凍結在冰川或冰層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壓力,對冰川底床進行削磨和刻蝕,稱為磨蝕作用。磨蝕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帶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種良好證據,其方向可以用來指示冰川行進的方向。

冰楔作用

在岩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覆凍融作用,體積時漲時縮,而造成岩層破碎,成為碎塊,或從兩側山坡墜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動。

其他

當融冰之水進入河流,其常夾有大體積之冰塊,會產生強大撞擊力破壞下游的兩岸岩石。 冰川侵蝕力的強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1)冰層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蝕力強。

(2)冰層移動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蝕力強。

(3)攜帶石塊的數量。攜帶數量越多越重者,侵蝕力越強。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較易受冰川之侵蝕。

(5)底岩的性質,底岩鬆軟者較易受侵蝕。

(6)岩層之傾斜方向與冰川移動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蝕。

搬運作用

搬運作用(glacial transportation)

由於冰川的侵運作用所產生的大量鬆散岩屑和從山坡崩落得碎屑,會進入冰川系統,隨冰川一起運動,這些被搬運的岩屑稱為冰磧物,依據其在冰川內的不同位置,可分為不同的搬運類型:

(1)表磧: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磧物。

(2)內磧:夾在冰川內的冰磧物

(3)底磧:堆積在冰川谷底的冰磧物。

(4)側磧:在冰川兩側堆積的冰磧物。

(5)中磧:兩條冰川匯合後,其相鄰的側磧即合而為一,位於會合後冰川的中間稱為中磧。

(6)終磧(尾磧):隨冰川前進,而在冰川末端圍繞的冰磧物,稱為終磧。

(7)後退磧:由於冰川在後退的過程中,會發生局部的短暫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會造成一個後退磧。

(8)漂石:冰川的搬運作用,不僅能將冰磧物搬到很遠的地方,也能將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這些被搬運的巨大岩塊即稱為漂石,其岩性和該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 冰川的搬運能力很強,但相對地,冰川的淘選能力很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