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生平简介

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1]。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

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等。冯远在绘画史中,其笔墨语言从传统的疏淡飘逸、逸笔草

草中抽离出形态美、黑白构成关系及可变性,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的造型、体量、结构等美感元素,展示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旨趣与审美追求,冯远那种坦荡深沉、大气磅礴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特色,在当代画坛尤为突出[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冯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2年

职业;画家、教授毕业院校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代表作品《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

中文名:冯远

籍贯:江苏无锡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52年

职业:画家教授

毕业院校: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

代表作品:《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

人物经历

1974年 作品《苹果树下》入选“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

1978年 12月,入浙江美术学院修读中国画研究生;

1980年 9月,毕业留校执教,至1990年历任中国画系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处长; 作品《秦隶筑城图》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获二等奖;

1981年 论文《传统中国人物画种造型的程式化、概念化问题》发表于《朵云》杂志;

1982年 论文《面临困境的当代中国人物画》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3年 论文《传统文人画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4年 作品《百年家国耻》获“浙江省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1985年 作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十佳奖;

1986年 “蓝与黑—冯远作品展”在浙江美术学院展出;

1987年 “冯远中国画展”在上海展出;

1989年 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作品《历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香港中国商会收藏); 《河姆渡文化》获全国科协美术展览金奖; 《星火》入选“全国中国画邀请展”(中国画研究院收藏); 论文《重归不似之似》发表于《美术》杂志;

1991年 论文《回到单纯》发表于《美术》杂志; 出版《冯远中国画选》(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2年 任中华全国第六、第七届青联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 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 作品《屈赋辞意》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香港展出; 论文《现代日本画的启示》发表于《新美术》杂志; 出版《冯远画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香港南阜艺术出版社);

1993年 论文《林风眠和他的水墨画艺术》发表于《新美术》杂志; 出席“港、澳、台、大陆美术教育研讨会”,并作《世纪之交的中国美术教育》讲演;

1994年 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作品《屈赋辞意》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文明的历程》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 论文《寻找迷失的精神》发表于《中国画研究》杂志;

1995年 “冯远水墨人物画展”在台北展出; 出版《冯远水墨人物选集》(台北霍克艺术公司);

1996年 4月,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冯远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展出; 访问日本东京及武藏野美术大学,并作《日中绘画比较谈》讲演及举办作品观摩展;

1997年 作品《秦嬴政称帝庆典图》入选“中国艺术大展”,获大奖; “冯远中国画作品观摩展”在韩国庆南圆光大学博物馆展出; 论文《“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发表于《美术研究》杂志; 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冯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水墨人物画教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访问韩国庆南圆光大学美术学院、汉城大学,作《本世纪最后十年的中国美术》讲演并举办展览; 受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请举办个人展并授课讲座;

1998年 “冯远作品展”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展出,另有大量作品随联展赴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展出,被购藏; 论文《学院的当代使命》、《颖与思、敏与悟、勤与行》发表于《美术》杂志; 出版《中国人物画技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举办展览; 考察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状况;

1999年 5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调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任司长; 作品《世纪智者》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任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论文《状写、意写皆为大写》发表于《美术》杂志、《追求经典》发表于《美术》杂志; 发表论文《关于21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思考和探析》,出版论文集《东窗笔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9月,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文联委员; 作品《都市人》系列组画入选“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出版《冯远画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年 作品《苍生》系列组画入选《世纪风骨五十家》“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论文《在文化交融与竞争的历史进程中》发表于《文艺报》; 出版《荣宝斋画谱•冯远》135集(荣宝斋出版社); 随国家文化部部长政府代表团访问欧洲;

2002年 作品《虚拟都市病症》入选“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3年 11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唐人击鞠图》被人民大会堂特邀陈列; 论文《美术2003的关注与思考》发表于《文艺报》、《光明日报》; 参与策划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作论文讲演;

2004年 5月,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作品《圣山远眺》入选“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蹉跎岁月》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任全国美展评委会副主任; 论文《经济全球化背景的中国文化创新之路》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出席“北京论坛”,宣读论文《经济全球化北京的中国文化艺术创新之路》; 率艺术家考察团访问台湾,在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作《大陆美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讲演;

2005年 9月,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作品《雪山祥云》入选“第二届中日美术作品交流展”; 论文《精神之炬—艺术难以承受之重》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参与策划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研讨会讲演; 访问俄罗斯、法国、英国、奥地利,考察各大博物馆,策划多国馆藏艺术来华展览;

2006年 组织“国家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制作工程”活动,创作草稿《武昌起义》入选该工程; 作品《高原秋色图》、《诗贤四屏》入选“中国画优秀作品展”; 出版《冯远画集》; 《美术评论》多篇发表;

2007年 作品《远山》系列; 作品《乡童》参加“水墨画新作展”; 组织策划《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赴墨西哥、瑞士等国巡回展出; 赴美国旧金山讲学并参与画展; 访问美国亚洲基金会,考察华盛顿、纽约博物馆;

2008年 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品《逐日图》入选“当代中国画名家展”; 参与策划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论文讲演《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状态和价值取向》; 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创作《中国文化科技名人图》; 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 创作《我们》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武昌起义》入选“国家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 为驻外使馆创作《傣家风情图》; 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人物画工作室; 出访埃及、土尔其;

2010年 创作《诸子图》,带队赴井冈山采风写生; 《雪山祥云》入展意大利罗马“《西藏论坛》美术作品展”; 撰文《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 筹建中国设计艺术学会; 组织筹划“今日中国”艺术周赴智利、古巴; 举办《水墨形相》学员作品展;

2011年 创作《望夫妹》、《母子图》、《新疆风情写生》、《今生来世》,入选建党纪念展、新疆题材美术作品展; 筹划推出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启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举办中国国家画院冯远人物画高研班; 出访印度、尼泊尔,得授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位;

2012年 3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个人画集《二十一世纪中国艺术家·冯远》、《笔墨尘缘》冯远绘画作品集; 4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 2013年3月,受聘担任北京唐风美术馆高级顾问、特约画家。

主要作品

中国画作品

《秦隶筑城图》、《星火》、《屈赋辞意》、《世纪智者》等入选第四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获金、银、铜、优秀奖等各类奖项十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东亚艺术博物馆等收藏。

论文及出版物

《从生命意识到审美知觉》、《21世纪艺术教育及人才培养》、《回到单纯 》、《现代日本画的启示》、《水墨人物画教程》、《东窗笔录》、《冯远画集》等。受文化部委托执笔撰写《高等美术教学方案》、《教育艺术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多篇论文获科研成果奖。另有著作《走近画家》、《水墨人物画教程》、《中国画名家经典》、《北京当代优秀作品集》等。

艺术造诣

冯远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谨严传神,画风追求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酉劲。偏爱历史题材创作,善于营造组织浩大场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力求传达出宏大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关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颖、精致。亦作简单、抽象绘画,意在博采兼蓄。近年来供职之余勤于笔耕,热中参与创作理论研究。冯远致艺、执教踏实认真,创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风格嬗变都努力争取达到相应成熟的高度。冯远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创造出既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又与西方现代艺术保持距离的真正属于中国现代的人物画,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冯远的水墨艺术追求

冯远在自己的水墨创作中,引人瞩目的是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结果使艺术的至境氤氲着哲学的启示与理趣,成为他作品的审美取向。而类型化和概念化的笔墨方式,始终是中国水墨画的弊端,千百年恒定不变概源于此,它从根本上与绘画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冯远的水墨艺术,其意义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倾向的克服上。

冯远的艺术观

冯远认为,中国现在可以说具有正在发展、形成中的当代艺术,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形、成熟、成功的当代艺术。这里所说的“正在”指的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概念,即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模仿、挪借、学习、借鉴(包括照搬)西方的艺术观念、语言、形式、材料,将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符号相兼融的艺术实践方面发展变化。而就学习,采纳西方当代艺术中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意识到终将体现中国当代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载体,进而创新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而言,不乏其积极意义。在目前而论,也是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既然处于学习发展的过程之中,缺乏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意在某个阶段就势所必然,不管是青年前卫艺术家们有意还是无意,都难免脱开他人的“附庸”嫌疑。但是,冯远也不相信,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当代艺术家甘愿成为“附庸”,甚至一辈子作为“附庸”。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已经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成进步,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也获得西方同行的认同和赞誉。当然,在现阶段,游戏规则、价值标准的话语权在别人手里,甚至东西方策展人观念中对“前卫”的概念也有特指,中国当代艺术是就着别人的规则和标准在“思考”、在“创意”。冯远指出:有一天,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由中国和国际同行的共同标准来判别优劣,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才能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

冯远论画

冯远认为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而且是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中国画的艺术一定也会源远流长。和其他国家的绘画艺术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画秉持的文化哲学理念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跟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中国画艺术观察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中国画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哲学理念,俯仰天地,品察万类,抒情畅意,以中国笔墨材料诉诸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的物象造型,追求作品的气韵生动和意境格调,并且在与观众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得意(他的意思得到了呈现)、观众会意(画家的意图给了观众,观众能够接受)的审美效果,达到这样一种互动的效果。   

另外就是运用不一样的艺术理念,不一样的色彩语言,不一样的视觉图式来呈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通过把192个国家的各自不同的图形连起来,成为联合国一个比较壮观的画卷,它的主题易于被各国观众接受。由于中国画创作介乎是与非是之间,既不同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非常精细、照相似的再现形式,也不同于西方当代的一批抽象形式,所以它的特有形式易于观众和同行理解。  

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虽然跟西方绘画的这种色彩调性不一样,但是它始于实,从写实起步,止于虚,就是有一个界限,不完全是抽象的;与西方当代绘画中间的新写实主义、具象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甚至象征主义的观念是完全相同的,或者是异曲同工的。它注重绘画性、书写性和作品的意境、比兴象征意味。所以我想中国画和西洋画应分属不同文化体系的两类高端艺术。相信中外观众应该是心有灵犀,能够分辨良莠高下的。

美术情结

冯远与中国美术馆

国美术馆建于1958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殿堂。多少年来,画家们都以能在此办个人画展为荣。冯远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有这种心理,但他从未在此办过个人画展。当上馆长后,所面临的不是画好自己的画,而是为美术馆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他说:“中国美术馆应成为推介、倡导、引领健康进步的艺术思潮与美术创作,不断推出具有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具有艺术魅力的国家级美术精品的重要展示交流平台。美术馆要办成世界一流水平,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针对有一时期外界反映美术馆艺术标准降低,社会上所传“有钱就能办画展”的说法,冯远明确强调,美术馆已着手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艺术委员会以及藏品评鉴、策展和展览资格审核小组,严把质量关。他解释说,过去美术馆是等人上门,现在要实行策展布展、广告宣传、学术研究一条龙服务,主动策划一些高质量的展览,引进世界各国代表性艺术家和艺术精品展。他说目前正在论证将以往的场地租金制改为鼓励美术家、企业、社会团体出资赞助的形式,以提高画家的荣誉感和参与美术馆共建的意识。   

进入中国美术馆,会发现这里的服务较之以前有很大改观,门厅内放有近期展览的册子,人们可以电脑查询展览内容,艺术书店、咖啡厅、餐厅随时供参观者享用。还有服务人员为需要的观众提供帮助。 2004年与范迪安

这些都使美术馆多了几分人情味。但冯远认为还远远不够。他说:“中国美术馆除了需要尽快向世界第一流的标准看齐之外,还负有普及公众美术教育的责任。美术馆不能像个衙门,我只管办展览,看不看由你,而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强化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大众文化休闲、娱乐、审美、教育的国家级殿堂。”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美术馆一方面正着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员在着装、待人接物上的明确规定,以及为参观者提供种种方便等;另一方面,以低票价吸引更多的美术爱好者。本次印象派珍品展,按说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但美术馆却贯彻服务大众的公益性宗旨,票价没有提高,维持在20元不变(学生票10元)。“我们不能把经济不富裕却热爱美术的人挡在门外,剥夺他们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艺术熏陶的权利,不能趋一时小利而损害公众的积极性。其实用正常的票价来经营高雅艺术,这也是在培养观众,为未来培养观众。”冯远说。   

冯远透露,中国美术馆二期工程明春开工,2007年完成后,在布展、收藏、研究工作上将拥有设备先进的工作空间。届时将构成三面环路的建筑群,与故宫、景山、皇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老北京图书馆一起,形成一个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区域环境。这位白天团结美术馆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创作“美术馆这张大画”,晚上仍坚持自己的美术创作和研究的馆长,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中国美术馆的前景,没有围墙,,阴掩映,雕塑环绕、舒适惬意,一个开放、典雅、具有亲和力的艺术鉴赏娱乐休闲中心……。

冯远谈全国“美展”

冯远认为,全国美展对绘画作品的分类一直是按画种来区分的,即国画、油画、版面、壁画等等。现当代艺术发展十分快捷,许多艺术边界模糊,形式交叉,原有的分科模式已不能概括它们,新的东西又层出不穷, 2000年与陈玉先

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用高新技术手段制作的作品越来越多,难以用传统的范畴去界定它们。因此,我觉得可以对艺术作品重新分类。艺术设计是个非常大的门类,它关系到现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未来发展的边界在哪里,还难以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超出了今天“美术”这个概念的范畴。所以,将来可以按照绘画、雕塑、设计以及综合艺术等几个方面来分类。

作品的选拔机制也要“与时俱进”,评委会中要有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各有所长的专家,要有不同年龄的专家,不光要有技术类的专家,还要有理论家和艺术市场专家。可以由不同种类的专家组推荐作品,最后提交大专家组终选。至于将来是否还是由各省市美协发动、组织作品的送选工作,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比如可以改变评奖机制,给专家以推荐作品的权力,但作品入选和获奖要有一定数量的专家认可, 获得金奖、银奖、铜奖的作品,可由专家写出评语,进行公示,让大家知道该作品为什么获奖。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文艺方针,又体现了专家评委所鼓励的东西,即学术上的要求和导向,同时也反映了技术层面上所推崇的东西。大家很在乎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冯远认为不要以年展的方式代替大展,而是要将这五年的优秀成果推荐出来,展示出来。

作品拍卖

冯远

冯远作品艺术价值较高,一直为市场所看好,从近年的拍卖记录来看,不仅参加拍卖的作品数量大幅上升,而且成交量很高,拍卖价格节节攀升。业内人士分析,与冯远的艺术价值及综合能力相比,他的作品市场价格偏低,有着非常大的升值空间,冯远是新中国继徐悲鸿、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师之后的第二代中国画家的代表之一。徐悲鸿等大师的精品之作已经拍出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价格,与他们相比,在不久的将来,冯远的作品将会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冯远从不参与商业炒作,因此,他的作品拍卖价格都是自发的市场行为,含金量高。从他的作品拍卖的数量、成交的比例,以及拍卖价格的节节攀升来看,已有藏家意识到冯远作品的巨大升值潜力,将收藏投资的目光投向了冯远的精品之作。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收藏家与艺术品投资者应及时抓住目前冯远作品价位偏低的有利时机,收藏冯远的精品之作。  

2001 秋拍平均价格3236元/平尺,2002 秋拍平均价格4337元/平尺,2004 春拍平均价格10314元/平尺。拍卖价格有波动,总体上升趋势,成交率很高,几乎100%。

绘画风格

冯远在自己的水墨创作中,引人瞩目的是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结果使艺术的至境氤氲着哲学的启示与理趣,成为他作品的审美取向。而类型化和概念化的笔墨方式,始终是中国水墨画的弊端,千百年恒定不变概源于此,它从根本上与绘画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冯远的水墨艺术,其意义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倾向的克服上。

冯远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谨严传神,画风追求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遒劲。偏爱历史题材创作,善于营造组织浩大场面。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力求传达出宏大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关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颖、精致。亦作简单、抽象绘画,意在博采兼蓄。供职之余勤于笔耕,热衷参与创作理论研究。冯远致艺、执教踏实认真,创作研究上的每一次风格嬗变都努力争取达到相应成熟的高度。冯远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前景未可限量,但是要创造出既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又与西方现代艺术保持距离的真正属于中国现代的人物画,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人物评论

我看冯远的水墨画,无论是巨幅创作,还是盈尺小品,那种水痕墨气,跃然纸上,其作画神态,亦见于法度与性情之间,而落笔如云烟,胸中之郁勃,笔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间;他的作品因而是不温不火,用墨极苍润浑厚,重到极点,厚到极点,淋漓而酣畅;用笔则刚柔相济,笔力浑古,而悬腕中锋,指实掌虚,则平添了线的节奏与韵律;如此种种,可以见出,画家的文化修养、精神境界与智慧灵性。

我们在冯远的作品,如《王维诗意》、《农家少闲日》、《元曲画意》以及《炎上》、《润下》、《习坎》、《未淫》中看到的正是这些,它们是画家气质、学养、性情的综合流露,也透出生命的气息与精神的秘传。

作为当代画家,冯远以诗意的心态关注“当下”,回顾历史,宏观地把握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意义的思想与事件,以自己的艺术融入哲理的思索,表现了伟大的历史代表人物与伟大的历史场景。

如《惑》、《浮生世相》、《创世纪》、《汉魂》、《历史》、《世纪的智者》、《画坛四杰》等,都属此类作品;《画坛四杰》笔墨极其内敛,简逸而富于形式意味,表达的语言与四大家的个性风格十分贴近,传达出近代中国画坛四大家之不同神韵与风采;由此可见,画家极富于水墨表现与笔墨“诉说”的能力,尤其适于表现“高旷之气”与磅礴凛然的史诗性题材。在豆大的幅面中,画家立笔挥扫,势若风旋,大气如虹,气息流贯,如《惑》、《汉魂》、《历史》、《浮生世相》乃至《世纪的智者》等,都以信笔直写之气,造成画面的郁勃纵横之气象,充溢着一股天地之间的正气与宏大诗意的审美精神,冲出狭小的笔墨空间,逸出常规,建立了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符号空间。

任何高境界的艺术作品都具备精神深度,冯远多年来致力于开拓并延伸中国水墨画的表现空间与审美空间;因此,读解冯远的作品,发觉其意义在于:他既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智慧性的特点,又能独辟蹊径的充满创造精神。作品表明,冯远和他的同代人们,正以自己的努力去接近新世纪艺术的圣殿,他们以自己的实践呼唤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

视频

著名人物画家:冯远2017年9月5日发布

参考来源

  1. 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孔夫子旧书网 - book.kongfz.com/243...- 2020-4-29
  2. 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网 - www.cflac.org.cn/x...- 2016-10-14搜狐 - www.sohu.com/a...- 2021-4-27
  3. 冯远那种坦荡深沉、大气磅礴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特色,在当代画坛尤为突出,搜狐 - www.sohu.com/a...- 20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