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
馮俊 |
馮俊,男,漢族,1958年1月生,湖北省英山縣人,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哲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1],曾先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2]、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哲學院院長(兼),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
曾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副部長級)[5]。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原委員
出生日期----1958年1月
出生地點----湖北省英山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履歷
1974.07-1975.10,湖北省英山縣紅山區東湯河鄉務農、團支部副書記、民兵連副連長、張咀水庫工地團支部書記
1975.10-1978.02,湖北省英山縣供銷社、縣革委會財辦幹部
1978.02-1982.02,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政治課部馬列理論師資班本科學習
1982.02-1985.01,武漢大學哲學系歐洲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5.02-1987.12,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
1987.12-1996.10,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師(其間:1990.12被評為副教授,1995.06被評為教授,1994.04-1995.04,英國牛津大學哲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1996.10-1997.08,中國人民大學外事處副處長
1997.08-1999.06,中國人民大學外事處處長(其間:1998.06-1998.08,在法國馬賽第三大學法語進修班學習)
1999.06-2001.02,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
2001.02-2005.04,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其間:2003.08-2003.09,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22期高校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
2005.04-2008.07,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哲學院院長(其間: 2005.09-2005.10,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麥考利大學"影子校長"項目培訓班學習)
2008.07-2013.09,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正廳級)(其間:2010.07-2010.08,在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政府高級管理者培訓班"學習,2011.11參加德國洪堡大學"經濟結構轉型與城市建設管理專題研究班"學習)
2013.09-2015.12,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兼機關黨委書記
2015.12-2018.0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副部長級)
2018.03-2019.0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副部長級)。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次中共上海市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四屆上海市人大代表。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西方哲學研究。
馮俊 |
人物榮譽
1. 成就榮譽獎
2001年入選為"北京市新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 (2001-2005)。
1998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7年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1997-2000)。
2004年被列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2.學術成果獎
1.《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2004年11月,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 法國近代哲學,2006年,教育部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3. 開啟理性之門,2006年,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4. 《行走於教育與哲學教育之間--馮俊教育講演錄》,2008年9,獲北方十五省市優秀圖書獎。
5. "建國以來黨的幹部教育培訓的歷史演進與基本經驗" ,2009年10月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舉辦的"新中國60年與執政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一等獎。
人物著作
(1)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第一作者,2004年11月)
(2)北京市教工委高校領導幹部理論學習優秀論文一等獎--"樹立良好學風是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保障"(獨著,2004年8月)。
(3)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 第五屆獲獎優秀科研論文三等獎--"如何建設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獨著, 2001年12月)
(4)獲北京市高教學會引進國外智力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文科高校引智工作的定位 和效益原則"(與劉雨霖合著,1999.12)。
(5)北京市優秀課程二等獎--"西方哲學史課程" (與張志偉,李秋零三人一起合得,1997年)。
(6)國家教委 "優秀教材二等獎"--《西方哲學史新編》)(集體獎中主要參加者,1995年)。
(7)1988年合譯的《解釋學和人文科學》(里科爾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書, 獲第三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
校內獎項
1.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二作者,西方哲學問題研究,與張志偉、李秋零、 歐陽謙合作)(2001)。
2.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12. 1,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雙城交流計劃)。
3.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12. 1,《西方哲學問題研究》(教材)。
4.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優秀班主任"獎。(1997年)。
5.中國人民大學1992-1997間"優秀論文獎"(1997,論勒維納斯的倫理學〕。
(三)學術傳記被收入下列名人錄和工具書:
1.《世界名人錄》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
2.《國際知識界名人錄》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
3.《當代成就名人錄》美國傳記研究所出版。
馮俊 |
4.《中國100所高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覽》國家教委社科中心組編,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
5.《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詞典》,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
6.《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7.《中國專家》,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
8.《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
9.《中國哲學年鑑》,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10.《前線》雜誌社,1998,7。
11.《惠泉》"馮俊教授訪談錄" 1999年
12.《中華讀書報》2001,1,8。
13.《〈求是〉副刊--中華錦繡畫報》--"人生華章" ,2001年10月。
14.Cementing Satre's World on Campus---Professor and Vice President Feng Tune up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hina Daily, Feb. 27, 2003
15.中華學術重鎮,兩岸交流先鋒--訪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俊,《台聲》2003,5。
16.與時俱進,開創國際交流新局面--訪馮俊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校報》2004.6.15第一版)。
17.哲學,乃無用之大用--訪著名西方哲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俊教授(《中國 人民大學校報》2004,11,5第四版)。
個人專著
1.《開啟理性之門--笛卡爾哲學研究》(25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2版。
2.《世界名人人大演講錄》(27.7萬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8版。
3.《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58萬字),主筆,商務印書館2003.8版。
4.《法國近代哲學》(50萬字), 台灣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3月版。
5.《當代法國倫理思想概論》(22萬字), 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6.《笛卡爾第一哲學研究》(19萬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二)教材
1.《西方哲學史》,張志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承擔12萬字。
2.《當代外國倫理思想研究》,宋希仁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承擔"當 代法國倫理思想"部分約10萬字。
3.《西方哲學問題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承擔10萬字。
4.《西方哲學史新編》, 苗力田, 李毓章主編,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承擔 "英國經驗論" 部分,約7萬字。獲1995年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
譯著
1.《馬勒伯朗士的"神"的觀念和朱熹的"理"的觀念》,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版。
2.《勞特利奇哲學史》第二卷《從亞里士多德到奧古斯丁》(56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4.11出版。
馮俊 |
3.《人文科學的邏輯》(14萬字),校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版。
4.《勞特利奇哲學史》第一卷《從開端到柏拉圖》(58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9 出版。
5.《笛卡爾》(8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6.《人文科學的邏輯》(14萬字),校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7."價值尺度的一般理論", 校譯2萬字, 載《價值與評價》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8.《解釋學和人文科學》, 承擔中兩章約3萬餘字,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988年獲第三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
主要學術論文
1.中國人民大學與法國哲學的研究與教學,《中國人民大學校報》2004.11.5第4版。
2.大學的永恆精神,《遼寧大學學報》2004第5 期。
3.大學之靈,《中國人民大學校報》2004年4月5日第四版。
4.推動學科範式創新,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3.25第4版。
5.大學的永恆精神,《中國人民大學校報》2004.3.5第4版。
6.大學的永恆精神(筆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7.從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轉向, 《中華讀書報》,2003年12月31日第15版。
8.《儒藏》應該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光明日報》2003年4月1日B4版。
9.論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中國軟科學》2003年第1期。
10.21世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素質教育》(中學版),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2002年第7期
11.樹立良好學風是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12.高等教育與人才培養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入世的挑戰,《出國留學工作研究》, 2002年第1期。
13.研究與教學、為學與為人的雙統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14.一種可以借鑑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學位與研究生培養》2001年第10期。
15.我給苗先生做外事,《苗力田教授紀念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16.以德治國就要以代表最先進文化的道德去治國, 《高校理論戰線》2001年第3期。
17.如何建設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 《專家工作通訊》2001年第1期。
18.反思歷史,關注文化,《哲學動態》2000年第11期。
19."精神論運動"哲學思想述評,載《思辨之幸福》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0.加強國際交流,逼近世界前沿,《光明日報》2000年10月25日B1版,署名"任實"。
21.誤解的智慧,《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9月12日第6版。
22.中外文化交融中的方法論走向,《江海學刊》1999年第2期。
23.人文社會科學引智工作的定位及其效益原則,《外國專家工作通訊》1998年10月。
馮俊 |
24.欲望的流動--德勒澤,《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25.描繪後現代狀況--利奧塔, 《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26.中外文化交融中的方法論走向,光明日報1998年3月13日,《江海學刊》1999. 2。
27.笛卡爾(思想評傳,3萬字〕,《聖哲全傳》副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4月出版。
28.牛津大學的哲學教育,《社會科學論叢》,1997年第4期。
29.牛津大學的哲學教育,《哲學動態》1997年第2期。
30.從現代主義向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轉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31.世紀之交的西方哲學及其研究之展望,《理論前沿》1997年第2期。
32.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研究, 《慧泉》1996年第3期。
33.今日英國哲學研究取向及其特點, 《哲學動態》1995年第8期。
34.英國哲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哲學動態》1994年第11期。
35.英國哲學現狀一席談,《哲學與文化》1994年第10期。
36.勒維納斯的倫理學, 《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4期。
37.保羅?利科爾的人學理論, 《學術月刊》1993年第12期。
38.評德勒澤的 "欲望哲學", 《現代哲學》1993年第3期。
39.德里達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批判述評,《社會科學動態》1993年第3期。
40.笛卡爾心身學說的流變, 商務印書館《外國哲學》第12期。
41.當代法國價值哲學, 《哲學動態》1992年第7期。
42.萊布尼茲設想的概率邏輯, 王雨田主編的《歸納邏輯導引》,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加繆的荒謬倫理學, 《社會科學家》1992年第3期。
44.莫尼埃的人格主義述評,《社會科學動態》1991年第12期。
45.法國近代哲學的發展脈絡及其特點, 《江蘇社聯通訊》1990年第2期。
46.笛卡爾天賦觀念探本, 《中州學刊》1987年第2期。
47.比較哲學的一個範例,《中國哲學史研究》1986年第2期。
48.《單子論》中的認識論思想試探, 商務印書館《外國哲學》第7輯, 1986年。
49.休謨哲學的第一原理, 《學習與探索》1984年第5期。
50.關於康德認識論中的主體, 《江漢論壇》1984年第4期。
51.也談洛克的兩種性質學說, 《社會科學論叢》1981年第1期。
(五)學術動態、年鑑綜述
1.湖北省哲學史會討論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江漢論壇》1983年第7期。
馮俊 |
2.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側記, 《江漢論壇》1988年第12期。
3.關於深入開展外國哲學史研究的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
4.1994年英國哲學新書介紹,《哲學與文化》1995第1.2.3.期連載。
5.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系簡介, 《哲學與文化》1995年第5期。
4. 哲學和哲學史(美R.H波普金論文介紹), 《世界哲學年鑑》1986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 笛卡爾對外部世界的證明(美, J,D斯圖亞特論文介紹),《世界哲學年鑑》1987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 1985年--1986年英國各大學科學哲學博士論文題目及部分提要, 《世界哲學年鑑》1987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 帕斯卡爾的科學方法論(美 K . 阿諾爾德), 《世界哲學年鑑》1988--1989年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六)辭條、辭典
1.《中國翻譯家辭典》, 辭條約1萬字,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8年版。
2.《簡明哲學辭典》, 西方哲學史條目2萬餘字, 湖北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
3. 社會契約論, 《湖北日報》1984年4月12日。
4.蘇格拉底的精神接生術, 《武漢青年報》1983年7月13日。
學術交流
1.1994年4月--1995年4月在英國牛津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其間赴法國巴黎拜會了雅克·董特和巴里巴爾等法國哲學界的大師,赴歐洲大陸的瑞士、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旅遊觀光,感受西歐文化,參加多次學術研討會並講學,在學術研討會上交流的論文有: Humanis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Neo-Confucianism;1995年在英國威爾士大學(蘭彼得)哲學系講學的論文為On Descartes' Mind-Body Problem and Philosophy of Mind,;1995年3月在英國Warwick大學參加"文化哲學研討會(Edmund Williams學術思想研討)。
2.1997年1月美國夏威夷東西方中心和夏威夷大學"中美大學交流與合作研討會"發言,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Its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American Universities".
3.1997年5月隨中國人民大學代表團訪問韓國朝鮮大學,培材大學,高麗大學,明知大學和國民大學進行校際交流。
4.1997年11月隨中國人民大學代表團赴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斯坦福大學、丹佛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西康涅狄格州立大學等校進行校際交流,就中國的高等教育和中美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美國的《僑報》、《中美郵報》和《康州日報》均做了報道。
5.1998年6月-8月赴法國Aix-Marsaille第三大學做訪問學者。
6.1998年8月5-13日赴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簽訂校際協議,到河內國民經濟大學訪問。
7.1999年3月20-4月1日,率團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明治大學、東洋大學、東海大學、日中學院、日中友好學會、愛媛大學、關西學院大學、同志社大學等校訪問。
8.1999年5月20日-5月31日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大學三校的研究生訪問了台灣銘傳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台中商專、慈濟醫學院等校,遊覽了日月潭和花蓮及東部海岸。十多家媒體對我們的訪問均做了報道。
9.2000年4月24日-5月9日受Lennart Norreklite教授邀請赴丹麥Aalborg大學講學。
10.2000年6月26日-7月6日陪同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馬紹孟教授訪問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和聖彼得堡財經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同時訪問了俄羅斯科學院哲學所和莫斯科大學。
11.2000年10月31日-11月5日代表人大校領導參加香港城市大學組織的"亞太大學拓展研討會"。
12.2000年12月2-10日赴意大利那波里第2大學、弗里德里克2世大學和東方大學講學訪問。
13.2001年4月12-29日赴美國Iowa, Illinois, Columbia, Yale, Harvard,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NASD Professional College, IMF, World Bank, Los Angeles 等著名大學訪問,簽訂校際協議,建立學術聯繫。
14.2001年6月11-20日率領"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日本東京、橫濱、四國、京都和大阪等地。訪問了日本政界、企業、大學和民間團體。與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遠山敦子女士、日本民主黨黨首鳩山尤紀夫先生和多黨派議員團會談。訪問了早稻田大學,青山學院大學、龍谷大學。
15.2001年11月17日-12月2日,訪問了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圖賓根大學,意大利米蘭大學、弗洛倫薩大學、那波里大學、那波里第二大學、那波里東方大學。
16.2002年3月14-25日率團訪問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劍橋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東亞系,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布萊克威爾出版公司和牛津國際出版研究中心。
17.2002年9月26-10月1日訪問日本創價大學和東洋大學。
18.2002年11月17日至23日赴香港理工大學參加"全球化條件下的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作大會發言,並訪問香港商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商報》和《大公報》對我們的訪問均做了報道。
19.2003年3月24-4月1日率團赴馬來西亞參加"首屆中國高等教育展"並訪問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和芙蓉中學、居鑾中學和寬柔中學,馬來西亞主要華文報紙〈南洋商報〉、〈星洲日報〉、〈中國報〉、〈東方日報〉對我的訪問都做了專題報道。
20.2003年10月16日至20日在韓國濟州島參加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主辦的亞洲六國的"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工作會議"。在會上擔任了會議主持人。
21.2003年11月18日--12月1日赴法國巴黎參加中國高等教育展,並參加中法大學校長論壇,用法語做了題為Les sciences humaines et sociales au centre des échanges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 dans le domaine de l'enseignement的演講。在展覽會上,法國教育、文化和科研部長Luc Ferry和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參觀了我校展台,並與我們交流。展覽後還率團訪問了巴黎商學院(HES),率領近50人的中國高教第一分團繼續訪問了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德國的科隆、波恩、特里爾、科布倫茨,法蘭克福和海德堡等城市。
22.2004年2月16-3月1日,訪問澳大利亞的堪培拉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悉尼大學、西悉尼大學、墨爾本的莫納什大學,拜會了澳大利亞工黨副領袖麥克林女士,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臨時代辦張君高、駐悉尼總領事廖志洪、教育參贊李建民宴請;訪問了新西蘭惠靈頓的維多利亞大學、奧克蘭大學和懷卡托大學,與新西蘭教育部長特雷武·馬拉德會見並共進午餐,訪問了新西蘭亞洲2000年基金會,與教育部和外貿部官員、資格認證局和 "教育新西蘭"等組織有關專家座談。
23.2004年4月25-29日亞洲中心主任會議考察朝鮮平壤、妙香山、板門店和開城。
24.2004年7月7-10日在蒙古烏蘭巴托和河林附近召開亞洲研究學術研討會。
25.2004年9月21-27日訪問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芬蘭的土爾庫大學、赫爾辛基大學,簽訂合作協議。中國駐瑞典大使呂鳳鼎,中國駐芬蘭大使張直鑒宴請代表團。
26.2004年9月28_-10月9日訪問加拿大,參加"中加大學校長論壇"、多倫多中國教育展,訪問了多倫多大學、溫哥華的UBC大學。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陳曉玲邀請參加在其官邸舉行的國慶55周年招待會,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李元明、教育參讚許玲宴請。
參考來源
- ↑ 馮俊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 ↑ 馮俊:懷揣黨史偉大精神,再出發走新長征路 | 嘉賓新著先睹 ,文匯報, 2019-07-20
- ↑ 智庫專家 馮俊 ,黨建先鋒網
- ↑ 黨史講座報名|馮俊: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騰訊, 2021-11-17
- ↑ 【四史教育】馮俊 ‖ 學習和研究「四史」的理論指引 ,四川省情網,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