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菌根
名词解释
内生菌根是真菌菌丝穿入到高等植物的根部细胞里,在细胞内进行繁殖。内生菌根外表形态不明显,肉眼难以观察到,要经过染色,在显微镜下才可看到。内生菌根发育在草本植物中较多,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内生菌根,此外许多树木也能形成内生菌根,如柏、雪松、红豆杉、核桃、白蜡、杨、楸、杜鹃、槭、桑、葡萄、李、柑橘、茶、咖啡、橡胶等,组成菌根的真菌类型比较原始。
可以增加植根部吸收面积,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对水分、矿物营养之吸收能力,特别是对于磷肥的吸收,提早开花与结果,增加花朵数,提高幼苗移植存活率,并可中和重金属毒害,增加植株耐干旱及病害之能力等。
类型
内生菌根在外部形态和组织解剖结构上都同外生菌根有明显区别。在外部形态上,内生菌根不具有外生菌根那样的菌鞘;在组织解剖上,内生菌根中真菌菌丝能侵入寄主细胞的内部,不象外生菌根那样菌丝只在细胞间隙中发育。
根据进入寄主细胞内的菌丝的形态特征,可将内生菌根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类为丛枝泡囊型,也称VA菌根。在VA菌根中,侵入寄主细胞内的菌丝先端形成丛枝状和泡囊状。另一类为菌丝圈型,菌根菌的菌丝在寄主细胞内卷曲成团状。菌丝圈型又按寄主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杜鹃类菌根和兰科菌根。
兰科植物
VA菌根的形态结构
VA菌根是分布最广泛的菌根类型,其寄主范围比外生菌根要广泛得多。VA菌根菌的菌丝只在植物根的皮层中扩展,不进入分生组织,也不进入中柱。皮层细胞问的菌丝进一步以其分枝进入皮层细胞内,进入细胞的菌丝变形,在末端膨大呈泡囊状或形成复杂的分枝结构,呈丛枝状,因此被称为泡囊-丛枝菌根(Vc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e),简称VA菌根。泡囊一般认为可能具有贮存营养的作用,丛枝则是VA真菌同植物进行营养交换的主要场所。VA菌根在外部形态上同植物本来的根相比没有改变或颜色上仅有较小的变化。VA菌根主要结构有泡囊、丛枝及内生菌丝、外生菌丝等。常用的VA菌根染色的方法是将根置90℃的碱溶液中处理th,再用弱酸溶液处理5min,然后用锥虫蓝(trypan blue)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的菌丝呈蓝色。
外生菌丝的顶端常形成厚垣孢子,其大小、形状、色泽和壁的结构因菌根菌种类而异。孢子为圆形、卵圆形,直径一般为100-200μm,大的为500μm。孢子可以聚生在孢子果内,孢子果直径约1mm或更大。
兰科菌根的形态结构
兰科菌根在外形上没有特殊的变化。根外菌丝有隔膜;皮层细胞内有结状或圈状的菌丝结构,统称为胞内菌丝。
杜鹃类菌根的形态结构
杜鹃类菌根外形上与非菌根的根也没有区别,外生菌丝粗大,有隔膜;皮层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菌丝圈结构。
参考文献
- ↑ 【每日积累】汉字的概述?汉字的特点是什么?,搜狐,2021-06-26
- ↑ 中国书法:一门古老的艺术!,搜狐,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