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鰓鯊科
六鰓鯊科(Hexanchidae)是軟骨魚綱、鯊形總目、六鰓鯊目、六鰓鯊科動物。因鰓裂數目,通常有六或七對而得名。六鰓鯊科魚類是比較懶散的鯊魚,除了行動遲緩外,也是偏愛晝伏夜出的夜貓子生活,偶而我們可在沿岸海域看到它們覓食。[1]
目錄
生活習性
生態:分布於溫帶至熱帶間,卵胎生,以硬骨魚、烏賊或甲殼類等為食。
形態特徵
該科鯊口在頭的腹面,上下頜齒異型,上頜部的齒有大的突起,兩旁有一到兩個小的突起,下頜齒扁邊緣作鋸齒狀。卵胎生。
顧名思義,六鰓鯊科最顯著的特徵即是鰓裂數目,通常有六或七對,位置均在胸鰭基底之前,且第一對鰓裂不與喉部相連接。它們的身體呈圓柱形,腹部沒有隆脊。吻部較為短鈍,某些魚種會稍長些。鼻孔在腹位靠近吻端處,沒有鼻孔溝,眼睛無瞬膜。上下頷的牙齒構造明顯不同,上頷齒細長而內彎,較尖;下頷齒則為寬扁的梳狀,僅有幾個小齒尖。
除了鰓裂數目,背鰭也是分辨六鰓鯊與其他鯊魚的關鍵。因為六鰓鯊只有一個小型背鰭,位於腹鰭基底後方,比胸鰭小,短短的臀鰭又比背鰭更小。尾鰭延長,上葉比例遠大於下葉。
六鰓鯊科魚類是比較懶散的鯊魚,除了行動遲緩外,也是偏愛晝伏夜出的夜貓子生活,偶而我們可在沿岸海域看到它們覓食。目前全球有3屬4種六鰓鯊科魚類,均曾出沒於台灣海域。
下級分類
扁頭哈那鯊(Notorychus platycephalus),鰓裂7對,底棲。成體體長2-3米,肉食性,主食中小型魚類和甲殼類。分布於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北海區,中國黃海、渤海產量較大。皮可製革,肉可食用,肝可做魚肝油。
灰六鰓鯊(Heaxanchus griseus),六鰓鯊屬(Heaxanchus)唯一的現存種。成體2米,或更長。底棲。鰓孔六個,很寬大。體暗褐色或棕褐色,有時體側具有一淺色縱條;腹面淺褐色或白色。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主食魚類和甲殼類。
視頻
六鰓鯊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深海怪鯊】侏羅紀舊裔的新鮮血液——大西洋六鰓鯊,bilibili,20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