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全唪准,(朝鲜语:전봉준,1854年-1895年),朝鲜王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字明淑,号海梦,别名绿豆,初名全永准。本贯天安,出生于朝鲜全罗道古阜郡(今属韩国全罗北道井邑市),出身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全琫准后来加入东学道,1894年他开始领导农民起义,提出"逐灭倭夷"、"尽灭权贵"的口号,并多次 击退 官军,攻占了重镇全州,史称"甲午农民战争"。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也是朝鲜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高潮。再后来这次起义被日本军和官军联合镇压下去,全琫准被逮捕并被判处绞刑。

全唪准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全琫准 [1]

外文名称 전봉준

别名 绿豆,海梦,全永准

国籍 朝鲜

民族 朝鲜族 [2] 出生日期 1854年

逝世日期 1895年4月23日

毕业院校 私塾

主要成就 领导甲午农民战争

出生地 朝鲜全罗道古阜郡

信仰 东学道

早年生平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的领袖全琫准1854年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道古阜郡杨桥村(一说高敞郡德井面堂村),他的家族--天安全氏原本是一个官宦世家,始祖全乐是高丽王朝的开国元勋,离全琫准所处时代已经有900多年了,而朝鲜王朝著名将领全尚毅、全东屹也出自天安全氏家族。但到了全琫准这一代,家世已经没落了。他的父亲全彰赫是乡校掌议(本乡儒生之首领),在私塾教书。全琫准虽然家境贫寒,但受父亲影响也受过良好教育。他5岁入学,学习汉文,12岁时所作的汉诗《白鹭诗》,为乡里称道。诗曰:

自在沙乡得意游,雪翔瘦脚独清秋。萧萧寒雨来时梦,往往渔人去后丘。许多水石非生面,阅几风霜已白头。饮啄虽烦无过分,江湖水族莫深愁。

长大后,全琫准又继承父亲的事业,在古阜、泰仁一带"以学究为业",成为"训导若干童蒙"的乡村教师。 后来全琫准先后娶崔氏和宋氏为妻,生下2子2女,一家6口过着清贫而安定的生活。

但是,全琫准生活的时代,正是朝鲜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崩溃的时代,也是朝鲜遭到列强侵略的危急存亡之秋。国既然如此,家也不可能长久幸福。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打开朝鲜的国门,蜂拥而入,从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起,朝鲜政府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威胁下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尤其严重,他们在政治上多次出兵干涉朝鲜内政,在经济上以贸易形式掠夺了朝鲜无数粮食,使朝鲜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以闵妃集团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不念国家之危殆,徒切肥己润家之计。铨选之门,视作生货之路;应试之场,举作交易之市。许多货赂不纳王库,反充私藏,国有积累之债。不念图报,骄侈淫昵,无所畏忌,八路(指朝鲜八道)鱼肉,万民涂炭"。 朝鲜三南地区(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是当时主要产粮区,也是贡米和地税的主要来源。围绕土地问题表现出来的阶级矛盾和对立十分尖锐。在本国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农民要活命,便不断起来进行斗争。因此19世纪末的朝鲜社会如同堆满了的柴堆,只需一点火星就足以引发熊熊烈火。

内忧外患的社会生活环境,使全琫准从小就对社会现实不满。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874年(一说1888年或1890年)加入了盛行南方的东学道,并当上古阜地区的东学道接主(即东学道的地方首领)。东学道为1860年庆尚道庆州府人崔济愚所创。它是朝鲜民间的秘密结社,虽称东学(东方之学),与西学(天主教)相抗。它假借宣传宗教发展组织,提出"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主张人人平等,因此在贫苦农民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因此,朝鲜19世纪末的农民起义便自然同东学道联系在一起。

全琫准一家非常贫寒,耕地不足三亩。所以全琫准在1890年左右离家游历,当时他主要在全州、汉城(今韩国首尔)一带活动,过着"朝饭夕粥"的流浪生活。 他在游历期间,目睹了统治者的暴虐腐败、侵略者的横行霸道和人民生活的疾苦,因此萌生了推翻这个腐朽社会的志向。全琫准曾经出入云岘宫,与兴宣大院君等"具有改革企图的人士交往",决心献身于"为民除害"的事业。 所以有人认为全琫准与大院君有密约,起义后准备攻占京城的真实目的是要推戴大院君执政。

发动起义

1893年4月,东学道教主崔时亨在忠清道报恩郡举行大规模集会,与会者达到2万人,全琫准作为古阜郡接主,也参加了这次集会。这次集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扫破倭洋"的口号,引来了朝鲜政府的武力驱散。全琫准并没有被朝鲜政府的镇压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武装反抗的决心。报恩大会后,东学道正式分化为"南接"和"北接"两派,北接以崔时亨、孙秉熙为首,主张和平斗争,而全琫准则是属于南接,要求武力推翻现政权,驱逐外国侵略者,实现宗教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夙愿。报恩大会是甲午农民战争的前奏。

全琫准在报恩大会后回到古阜,当时古阜郡一带适逢歉收,郡守赵秉甲依然巧取豪夺,强征万石洑水税,规定每下一斗种子,好田要交税二斗粮食,次田交一斗。农民多次要求减免,他非但不允,反而拘捕递送呈文的农民代表,并把这笔共计700石的重税纳入私囊。农民们被赵秉甲彻底激怒,他们推全琫准之父全彰赫为首,率40名农民到官衙为民陈情,质问赵秉甲为何非法征收水税。谁知赵秉甲竟诬称全彰赫等人为"乱民",并将全彰赫等为首几人施以杖刑,结果全彰赫被乱杖打死。全琫准在悲伤之余,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在1893年12月联络当地宋大和等东学道徒密议起兵,计划攻打古阜直至占领京城,他们的计划被称为"沙钵通文"。

1894年2月15日(农历甲午年正月初十),全琫准率领东学道徒与非道徒农民数千人,趁夜攻破古阜郡城三门,袭击郡衙,夺取武器,占领该城。郡守赵秉甲仓皇而逃。起义农民在全琫准指挥下,烧毁地契、卖身契,惩办或赶跑残暴的官吏、地主和土豪,砸开牢门释放无辜的百姓,打开仓库把强征去的税米重新发还农民。全琫准领导农民起义达到初步目的后,便解散了。他将主力转移到离古阜不远的马项市场待机,一面观察政府动向,一面呼吁邻近地方的东学道接主发动民众,举旗响应。"古阜民乱"标志着甲午农民战争(东学党起义)拉开序幕。

朝鲜政府得悉"古阜民乱"的消息后后,马上派长兴府使李容泰为按核使,前往古阜收拾乱局。李容泰来到古阜,出动800名衙役按名簿对东学道徒和参加古阜起义的农民大肆捕杀,没收财产,甚至株连家属,"一郡居民,痛入骨髓"。 因此,全琫准于1894年4月底在茂长发动起义,史称"茂长起包",他率领农民群众再度攻占古阜,赶跑李容泰。接着,全琫准攻克泰仁县,活捉了县监李冕周,后又占领军事要地和政府粮库所在地--白山,以其地为大本营,称"湖南倡义所"(朝鲜王朝时期,全罗道别称"湖南",忠清道别称"湖西")。全琫准在白山召开大会,将8000多名起义农民收编成军队,并在4月30日(阴历三月二十五日)公布了起义的纲领,即"四大名义":一、弗杀人,弗伤物;二、忠孝双全,济世安民;三、逐灭倭夷,澄清圣道;四、驱兵入京,尽灭权贵。5月4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发布了有名的白山檄文,阐明斗争宗旨:

"吾辈举义至此,决非他故。所望拯百姓于涂炭,奠国家于磐石。当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举凡苦于两班、富豪之民众,与夫受辱于方伯、守令之小吏,皆与吾辈同其怨恨,勿少踌躇,勿失良机,其速奋起。若失良机,追悔莫及。"

全琫准在"白山倡义"后几天,起义队伍就发展到13000多人。他们在孙华仲、金开南、金德明等人带领下,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其中,不仅有东学道徒和普通农民,还有奴婢和城市贫民,甚至还有一部分失势没落的两班、儒生、乡班(即农村中的两班)和吏胥,因此这次起义已经远远突破了东学道的范围。东学军一致推举全琫准为总大将,孙华仲、金开南为总领管,金德明、吴知泳为总军师,崔景善为领率将。东学军头缠白巾,手持竹枪,士气昂扬,他们高高举起写着"辅国安民"、"除暴安良"等汉字的大旗,乘胜前进,连取扶安和金沟两邑。

胜利进军

全琫准"茂长起包"和"白山倡义"的消息,震动了三南地区。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率250名官兵和临时招募褓负商千余人来打全琫准。全琫准以伏击战术,于1894年5月11日(阴历四月初七日)晨,在离古阜20里的黄土岘全歼官兵。当夜又攻克井邑,直逼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政府匆忙派全罗兵使兼壮卫营正领官洪启薰为两湖招讨使,率800京军镇压东学军。洪启薰率京军乘清朝军舰南下,抢先进驻全州。壮卫营是京军的精锐部队,由美国教官训练,使用洋枪洋炮。全琫准考虑到东学军火力不足,尚需夺取地方官衙武器来装备自己,所以决定暂不攻全州,而先打全罗道各郡县,连破兴德、高敞、茂长,东学军愈战愈勇。

全琫准在茂长偕同孙和中、金开南等人再次联名向全国发表檄文,进一步阐明了他们"以辅国安民,为死生之誓"的志愿。 在他们号召之下,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洪启薰慑于东学军的声威,不敢出兵。后得知政府又派出援兵才从全州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学军。全琫准立即挥师北上迎战,在长城郡黄龙村伏击京军,击毙领兵官李学承,重创京军主力。

当时东学军军纪异常严明,是其胜利进军的保证。全琫准曾为东学军制定了"降者受待"、"困者救济"、"贪者逐之"、"顺者敬服"、"走者勿追"、"饥者馈之"、"奸猾息之"、"贫者赈恤"、"不忠除之"、"逆者晓谕"、"病者给药"、"不孝刑之"等12条纪律 ,因此深受人民拥护。一位日本记者在同年5月26日《东京日日新闻》上报道说:"东学党有不耽酒色,不吸烟等规定。人人遵守。……严禁践踏农田,妨害农作。……所到之处,都以现金交易。商业照常进行,无危害之患。在人民中声誉很好。"

在胜利的形势下,全琫准不失时机地率东学军主力继续向全州进发。全州判官闵泳升逃走,守城军放了几炮也四散逃窜。东学军于1894年6月1日(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就打下全州城。全州既是朝鲜南部一个重要战略要地,又是朝鲜王朝五百年基业的发祥地,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祖庙--庆基殿就在全州城内。攻克全州的消息给各地人民莫大鼓舞。除全罗道外,忠清、庆尚、京畿、江原和黄海各道,也接连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古阜民乱"的星星之火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农民战争。

全州议和=

全州失守,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全国交通断绝,汉城粮源切断,使朝鲜封建统治者大为震动。他们请求宗主国清朝政府"遣兵代剿"。为了赢得时间,一方面增派京军阻止东学军北上;一方面向东学军提出媾和。他们劝诱说,若两军继续交战,不仅王朝圣地全州将变成一片废墟,而且外国军队还会趁机出兵干涉。他们假惺惺地提出双方同时撤出全州,许愿设法使外国军队撤走,表面接受东学军关于实行各项政治改革的要求。

全琫准打下全州后,准备同忠清道东学军会合,直取首都汉城。可是,以东学道第二代教主崔时亨为首的"北接"一派上层领导,却极力反对农民起义扩大发展。甚至向各地发出通告:"借道酿乱,不义也。湖南全琫准与湖西徐璋玉,皆为国家之罪人、师门之逆贼。吾辈当聚力而攻之。" 当时,东学军在全州攻防战中伤亡较大,加上农忙季节来临,多数东学军战士归乡心切。另外,他们还畏惧清、日两国军队借口出兵。在这种情况下,全琫准不得不暂时放弃北上,6月10日(阴历五月七日),同朝鲜政府缔结了"全州和议"。东学军于次日即占领全州第12天撤出全州。

在全州和议中,东学军提出12条改革弊政的方案。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要求。在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平分土地"和民众参与国家管理。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全琫准领导东学军开始在各郡县建立农民自治机关--"执纲所"。这是农民革命政权的萌芽形态。它由东学军选出执纲一人和议事员若干名组成,专事处理民间庶政,由各郡县官吏协助工作。全琫准为推进改革,除整顿和加强各地的执纲所外,还用武力在罗州、南原和云峰三邑也建立起执纲所。全罗道53个郡县的实权一时都掌握在东学军手里。但是,地方官吏暗地里阻挠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执纲所里不少投机分子热衷搞个人私利,致使执纲所始终未能起到农民革命政权的作用。

清军应朝鲜政府要求,于同年6月8日至10日在忠清道牙山登陆,在南下全州时,由于"全州和议"已达成,因此止兵。可是,日本却借口《中日天津条约》(中日有对朝鲜共同派兵权)、《济物浦条约》(日本有权出兵保护在朝侨民)大举出兵朝鲜,使中日两国关系顿时恶化。日本在1894年7月23日袭击了朝鲜汉城的景福宫,挟持国王李熙,扶植以兴宣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权,控制了朝鲜政府。紧接着,蓄谋已久的日本终于在7月25日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惨遭镇压

1894年9月底,清军撤出朝鲜后,日本与朝鲜官军勾结在一起,把矛头转向东学军,对全罗道、忠清道一带东学军主力进行围剿。另一方面,全琫准愤于日本袭击景福宫,挟持朝鲜国王,也决心再次起兵,赶走日军,尽灭权贵,按照他被捕后对日本领事内田定槌的说法是:"其后闻则贵国称以开化,自初无一言半辞传布民间,且无檄书,率兵入都城,夜半击破王宫,惊动主上云。故草野士民等忠君爱国之心,不胜慷慨,纠合义旅,与日人接战"。 全琫准的再起还与当时朝鲜的执政者兴宣大院君密切相关。大院君虽然被日本扶上台,但不甘心做日本人的傀儡,他表面上发文晓谕东学军解散,暗中命三南招募使李建永通过全琫准的姻亲宋喜玉向东学军下密旨称:"尔等自先王朝化中遗民,不忘先王之恩德,而至今尚存。在朝者尽附彼里,内无一人相议,茕茕独坐,仰天号哭而已。方今倭寇犯阙,祸及宗社,命在朝夕,事机到此,尔若不来,迫头祸患,是若奈何?" 要求其立即起兵入京,驱逐日本人及亲日派。全琫准得知后,曾将该密旨轮示部下,并附上"自大内有密教,送召募使李建永到此边同义。而此说泄于倭,则祸及玉体,慎之,秘密"的一行字。 可见全琫准的再起和大院君不无关系。

1894年10月初,全琫准将10万东学军集结在全罗道参礼驿,再次起义,史称"参礼起包",其后攻克忠清道论山,用谚文传檄四方。全琫准在给忠清道监司朴齐纯的信中写道:"目今朝廷大臣,妄生苟全之心,上胁君父,下罔黎民,连肠于东夷(指日本),致怨于南民,妄动亲兵,欲害先王之赤子,诚何意哉?竟欲何为?今生之所为,固知其极难,然一片丹心,至死不易,扫除天下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以谢先王朝五百年遗育之恩。" 表达了他驱逐日本侵略者与亲日卖国贼的坚定决心。崔时亨等"北接"势力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意联合抗战。各路东学军陆续开往论山,与全琫准会合,人数达20万之众。全琫准在大多数东学道徒和东学军的支持下,于11月中旬率麾下的20万大军北上,在公州与日军和官兵展开激战。由于日军武器精良,东学军惨遭失败。1894年底,三南一带几乎全被官兵和日军所控制。各地两班、土豪也卷土重来,组织"民包军"、"守城军",协助官兵与日军夹击东学军。那伙一度参加东学军的两班、乡吏,这时也都纷纷叛变、告密,捕杀东学军。

全琫准失败后,毫不动摇。1894年12月,他辗转至全罗道淳昌郡一带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准备联络金开南等人东山再起。12月28日(阴历十二月二日),全琫准等人转移至淳昌横兴山避老里,找到了曾经参加过东学军的金敬天。不料金敬天被政府通缉全琫准的1000两白银所吸引,竟然叛变了。他故作热情地接待全琫准,又和另一名叛徒韩信善商议,决定在当晚袭击全琫准,并告知日本军。全琫准在那天夜晚发现被包围后,奋力突出重围,但不幸受伤,并被赶来的南小五郎的日军活捉。

朝鲜政府害怕人民劫狱,便将全琫准被关押在日本公使馆,由朝鲜法部官吏和日本领事内田定槌会审全琫准。敌人软硬兼施,时而严刑拷打,时而诱以高官厚禄。全琫准坚贞不屈,怒斥道:"你们是我的敌人。我是你们的敌人。我一心要除尽你们,整治国家。如今落入你们手中,要杀就杀,何须多言!我可死于敌人之手,但决不伏敌人之法!"他还在法庭上公然斥责日本的暴行,宣称"爱国的农民已经团结在一起,唯一的目的就是同你们的国家进行斗争。" 1895年4月23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法部大臣徐光范宣判全琫准死刑。 全琫准壮烈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年仅41岁。就义前,他作诗并吟诵道: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谋。

爱民正义我无失,为国丹心谁有知?

这首绝命诗充分表达了全琫准为国为民奋斗终身、死而后已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位农民革命领袖无力扭转乾坤的慨叹。

历史评价

当时的评价

全琫准在当时受到了朝鲜统治阶级的污蔑,在朝鲜政府看来,全琫准就是一个"假称平等而毁坏名分" 、破坏封建秩序的大逆不道的乱贼。除了政府外,当时的著名文人学士如崔益铉、黄玹、金泽荣、朴殷植等都曾对全琫准进行激烈的非难,在他们的著作中称他为"匪首"、"贼魁",比如黄玹称:"琫准等倡乱半载,三南涂炭,敢抗王师,力屈见擒,当用极律(指凌迟),少泄舆愤,而乃以绞刑论死,失刑甚矣!" 朴殷植的《韩国痛史》曾这样描述全琫准:"全琫准尤桀黠有谋,屡误官军以败之,专以迷信服其徒众,赴汤蹈火无所回避。尝谓其众曰:'我有神符护身,虽处炮烟弹雨之中而无伤也,汝等观之。'乃时置弹丸数十颗于袖中,密教亲信者十余人,使之围立而丛射,实发空炮也。琫准自围中出,拂其袖,弹丸纷纷落地。众望见之曰:'将军神人也!'于是其徒争佩其符而不畏枪弹矣。" 可见当时朝鲜地主阶级是非常痛恨全琫准的。但是当时的百姓却对他十分崇敬和怀念,全罗道曾流传这样一首歌颂绿豆将军全琫准的歌谣:

蓝色的鸟儿,不要在绿豆丛中停息,

绿豆花落下时,将军会为此而悲伤。

后世的评价

后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对全琫准给予很高的评价,将他视为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韩国在1970年以后也开始对全琫准高度评价,赞扬他为了建立平等社会和反抗日本侵略所进行的斗争,因此全琫准可以说是朝鲜半岛南北共同推崇的人物之一 ,朝鲜和韩国都曾发行全琫准纪念邮票。全琫准为朝鲜农民阶级的革命事业英勇战斗了一生。他所领导的甲午农民战争坚持了一年之久,是朝鲜人民从十九世纪末展开的反帝反封建民族解放斗争的序幕。它对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冲击,可以说是后来反日义兵运动和朝鲜爱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声。

由于历史与阶级的限制,甲午农民战争失败了。全琫准反封建并不彻底,虽然他提出"驱兵入京,尽灭权贵",却并不想推翻朝鲜王朝封建统治,从而提出了"升平日月"、"澄清圣道"、"忠孝双全"、"大振纪纲,定立名分,以从圣训"等口号,甚至寄希望于国王生父大院君,因此"勤王主义"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此外他在军事上策略不足,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进行持久的斗争;在斗争中缺乏严密组织,也没有提出足以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纲领。但这些缺点都无法掩盖全琫准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业绩以及他在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史上书写的光辉篇章。全琫准为祖国独立和人民自由而献身也将受到朝鲜半岛人民的永远尊敬与纪念。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