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卞之琳诗歌)
作品原文
作者:卞之琳
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
(在秋天的下午)
望着玻璃窗片上
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
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
留下的旧枕,
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
淡淡的湖山
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
仿佛风流云散的
旧友的渺茫的行踪,
仿佛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
在梦中的烟水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市,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对莎士比亚很有研 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
他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其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耐人寻味,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2000年12月2日,卞之琳在北京去世。[2]
卞之琳的主要作品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数行集》(收入《汉园集》1936)、《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3]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社主编、诗人高洪波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4]
卞之琳的诗歌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卞之琳长于内心思考,短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绝对不是公众人物,不是表演式的公众人物,就像孙犁,是远距离征服式的作家。但他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真正的公众人物。其诗,表现了人生深层次的痛苦、孤独、命运和思索,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九叶诗人等诗作者。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5]
参考文献
- ↑ [https://www.sohu.com/a/358156525_120047364 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丰 富了新诗的格律,致敬卞之琳先生 ]
- ↑ 卞之琳:为爱愿等张充和十五年,后半生愿与妻子携手到老
- ↑ 【诗歌报-新诗百年百人选读28】卞之琳《断章》
- ↑ 尘封的“世纪情缘” 诗人卞之琳苦恋才女张充和20年
- ↑ 卞之琳:精致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