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黨參的鑑別方法

黨參的鑑別方法

目錄

【鑑定中藥材名】

黨參

【生境分布】

黨參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叢中;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河南、雲南、四川、西藏等省區;全國各地有大量栽培。素花黨參生于山地林下、林邊或灌叢中;分布於四川、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川黨參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叢中;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及陝西等地,現已有大面積栽培。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L.T.Shen或川黨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乾燥根

【藥材歷史考證】

黨參原為人參的混用品。《本草經集注》在人參條下云:「上黨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國所獻即是,形長而黃,狀如防風,多潤實而甘。俗用不入服。」據以上本草所述形態特徵考證,與現今黨參相符,為古代人參的混用品。黨參一名的始載本草《本草從新》云:「按古本草云:參須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市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

唯防風黨參,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其所述「真黨參」系指古代產於山西上黨(今山西長治)的五加科人參。由於該地區的五加科人參逐漸減少乃至絕跡,後人遂用其他藥材形態類似人參的植物混用之,並沿用了「上黨人參」的名稱。至清代醫家已清楚地認識到混用品與人參的功用不盡相同,並逐漸將形似防風、根有獅子盤頭的一類獨立出來作為新的藥材品種,名之「黨參」。

《本草綱目拾遺》引《翁有良辨誤》云:「黨參功用,可代人參,皮色黃而橫紋,有類乎防風,故名防黨。江南徽州等處呼為獅頭參,因蘆頭大而圓凸也,古名上黨人參。產於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處為勝,陝西者次之,味甚甜美,勝如棗肉。」以上所述,正是現今黨參。《植物名實圖考》對黨參的形態有詳盡記載:「黨參,山西多產。

長根至二三尺,蔓生,葉不對,節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開花如沙參,花色青白,土人種之為利。」據以上圖文考證,與今所用黨參一致。

【植物形態鑑定】

1.黨參: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及特異臭氣。根常肥大呈紡錘形或紡錘狀圓柱形,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肉質,頂端有膨大的根頭,具多數瘤狀莖痕。莖纏繞,疏生白色粗糙硬毛,長約1~2m,直徑2~3mm,有多數分枝。葉互生,或在小枝上近於對生;葉柄長5~25mm,有疏短刺毛;葉片卵形或狹卵形,長1~6.5cm,寬0.8~5cm,先端鈍或微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邊緣有波狀鈍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疏或密被貼伏的長硬毛或柔毛,少為無毛。

花單生於枝端,有梗;花萼貼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形,5裂,裂片寬披針形或狹矩圓形,長10~20mm,寬約6~8mm,頂端鈍或微尖,邊緣波狀或近全緣;花冠寬鍾狀,長約20~23mm,直徑18~25mm,黃綠色,內面有明顯紫斑,先端5淺裂,裂片正三角形,全緣;雄蕊5,花絲中部以下擴大;子房半下位,3室,胚珠多數,花柱短,柱頭3,柱頭有白色刺毛。蒴果圓錐形。種子多數,卵形,細小,棕黃色。花果期7~10月。

2.素花黨參:與黨參主要區別特徵:全株近於光滑無毛。花萼裂片較小,長約10mm。

3.川黨參:與同屬植物主要區別特徵:莖纏繞。葉互生,或僅在小枝上近於對生;葉片基部楔形或較圓鈍。花萼幾乎完全不貼生於子房上;花冠鍾狀,5淺裂。

【藥材性狀鑑定】

1.黨參:呈長圓柱形,稍彎曲,長10~35cm,直徑0.4~2cm。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每個莖痕的頂端呈凹下的圓點狀;根頭下有緻密的環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長的一半,栽培品環狀橫紋少或無;全體有縱皺紋及散在的橫長皮孔樣突起,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物。質稍硬或略帶韌性,斷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皮部淡黃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2.素花黨參(西黨參):長10~35cm,直徑0.5~2.5cm。表面黃白色至灰黃色,根頭下緻密的環狀橫紋常達全長的一半以上,斷面裂隙較多,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黃色。

3.川黨參:長10~45cm,直徑0.5~2cm。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有明顯不規則的縱溝。質較軟而結實,斷面裂隙較少,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 。[1]

【藥材顯微鑑定】

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至10數列,外側有石細胞,單個或成群。皮層窄。韌皮部寬廣,外側常現裂隙,散有淡黃色乳管群,並常與篩管群交互排列。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成放射狀排列。薄壁細胞含菊糖。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能功用】

甘,平。歸脾經肺經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內服:9~30g。水煎服。本品不宜與藜蘆同用。

【附註】

置陰涼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