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俯冲板块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俯冲板块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两个板块相遇时,一个板块下插到另一相对被动的板块之下,这个下插板块就是俯冲板块。在通常情况下,俯冲板块是指由洋壳组成的大洋板块。因为洋壳由硅镁质物质构成,密度较大,相对于陆壳而言更易下沉。

板块俯冲是指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全部或一部分向下潜入相邻的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之下,包括B型俯冲、A型俯冲和C型俯冲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

A型俯冲作用往往发生于伴生的B型俯冲作用之后或同时。A型俯冲作用会导致山系后方挤压和地壳缩短,沿俯冲带出现叠瓦状逆冲带和复杂的推覆体,并伴随前陆盆地生成。

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B型俯冲表现为从海沟向岛弧或向大陆震源深度增加,构成一条面状震源倾斜带,即贝尼奥夫带,在构造上则是一条巨大的俯冲断裂带。B型俯冲是以贝尼奥夫(H.Benioff)的名字命名的。

C型俯冲是指内陆盆地边缘坳陷向古老造山带之下的俯冲作用,之所以称为C型俯冲是因为这类俯冲在中国内陆的发育最典型。c型俯冲表现为早期为正断层,后期转化为逆断层,成为盆地坳陷边缘向山系潜滑的俯冲断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