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俄賢嶺又名俄娘九峰山,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1] ,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2019年3月2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海南俄賢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稱:俄賢嶺

地理位置:東方市廣壩鄉境內

占地面積:4493.26公頃

著名景點:九峰山

目錄

基本信息

俄賢嶺又名俄娘九峰山,由西北向東南盤旋曲折,猶如一巨龍直衝雲霄。山上林木翠綠,奇花異草,繁花似錦令人流連忘返。俄賢嶺上有奇洞--俄賢洞,深不見底,曲徑通幽。有流水旋轉,浪拍洞崖。俄賢嶺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

三月三盛會

東方市是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主要城市之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縣城及各鄉鎮的黎族同胞都舉行傳統的三月三盛會。遊客若趕上此時遊覽東方縣,定能親身體驗黎族同胞這種幸福和歡樂,給旅遊增添無比的樂趣。

三月三盛會,原是黎族同胞未婚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民間傳統節日,婚後的人是不再參加的。但今天,時代的發展使三月三成為黎族同胞開展群眾文娛體育活動的盛會,黎族男女老少以及黨政幹部、其他民族群眾都普遍參加。為了歡度三月三佳節,黎胞們早在開年之時就添置新衣裳,釀造山蘭甜酒,備好做甜稞的糯米。三月初三天一亮,黎胞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小伙子和姑娘們打份得十分引人注目,他們成群結隊,一路載歌載舞地到集會地點去,集會的廣場上熱鬧非凡,男女青年翩翩起舞,跳起打柴舞、打鹿舞、竹竿舞等,接着,有的進行對歌,有的參加打叮咚。有些青年在活動中互相表達愛情,為日後喜結良緣打下基礎。三月三的活動總是進行到入夜,廣場上點燃了篝火。把盛會推向高潮。廣東民族歌舞團的舞踏編導創作了黎族舞蹈「三月三」。曾在世界青年聯歡會上演出,獲得了節日獎,從此,黎胞三月三盛會在世界各地聞名。 三月三盛會發源地有着多種說法,其中一說,是三月三盛會發源於東方縣俄賢嶺,而且有着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

景觀

俄賢嶺原系峨(娥)娘九峰山,由九座峰組成,西北東南走向,忽高忽低,盤旋曲折,如一條巨龍昂首直衝雲霄。主峰崔嵬雄俊,破雲而出。凹處怪石林立,嶙峋險峭,頗具立體感,引逗人們的藝術思維。頂端的東南面,有一瀑布飄然而下,跌落在一堆亂石上,飛花碎玉,然後叮叮咚咚盪入石巒崖,在陽光的照射下,時而霓裳飄帶,時而雪帕銀練,迷離恍惚,奇幻煊爛。夏天的俄賢嶺,滿山滿崖的野荔枝、野葡萄流香溢蜜,遊人隨手可摘,給遊覽增添趣味。

俄賢嶺上最令人感到神奇而而迷惑不解的是俄賢洞。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淒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於何處,歸於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隻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賤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裡。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鬥,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髮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裡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後,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並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於俄賢嶺,唱着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獨特之美

簡介

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原始熱帶雨林———俄賢嶺。俄賢嶺的風光,與其他海南大山完全不同。怪石嶙峋的喀斯特地貌加上樹木參天的熱帶雨林。據稱,俄賢嶺的喀斯特發育得非常完整、典型,更為重要的是,世界上許多喀斯特地貌的地區,植被覆蓋較少,而俄賢嶺植被相當豐富、獨特。在專家眼中,這片完美地結合了喀斯特地貌與原始熱帶雨林的山嶺,猶如造物主遺落在群山間的珍藏,其風光之獨特,物種之多樣,堪稱海南山嶺中的精華。

這是一片長久以來游離於世人視線之外的山峰。直到2003年,它不同一般的另類之美,才被環保組織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專家發現。2006年底,省林業部門完成了《俄賢嶺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評價是:俄賢嶺是省內現存面積最大、原生狀態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喀斯特地貌原始熱帶雨林。喀斯特地貌與原始熱帶雨林的美妙結合,在東南亞地區越南、老撾、泰國等地有較大面積的呈現,在國內主要存在於廣西與越南交界處,和雲南西雙版納地區一小塊,這兩個區域地處於北熱帶,加上人為原因,林相不如俄賢嶺保持得完整、優良。

山如斧劈

2007年3月19日至25日,記者隨省林業局、香港嘉道理及省內各大保護區工作人員一起,在俄賢嶺進行了野外資源調查。專家們已是多次進入俄賢嶺。只見一座座山峰突兀地從地面冒出來,從車窗探頭望下去,山腰以下只有雲霧在流轉,專家說:「這裡跟桂林的山很像。」到了俄賢嶺山間,這種感受會更明確。在樹林茂密的半山腰,往山下看時,視線就被樹木和山體阻擋,根本看不到太遠。香港嘉道理的陳輩樂博士說,這說明山很陡。海南的山與樹,一般相生相伴,好似一對恩愛的夫妻,山如男子,以寬厚的胸膛、挺直的脊樑,給樹依託;樹如女子,用纏綿的根系,茂密的枝葉,包裹着山,在暴風驟雨來襲時,為山分憂排險,與山一同孕育出眾多生靈。可俄賢嶺很是另類,性情似乎有幾分執拗,脾氣看上去也不是很溫和:山巒如斧劈,山面上是大片大片灰白的石壁,山峰上土壤稀薄。沿着幾乎呈九十度的峭壁,我們手捏呈片狀的石灰岩艱難攀頂。之所以不用「握」字,是因為這些鋒利的石灰岩根本容不得你用全部的力量、紮實的手法去觸摸,稍一用力,就會感覺岩石在狠狠地割你。而且薄薄的石片,也讓人很是不安,這些石片能受得住多大的力量?登到海拔1050米的山頂,才發現這裡幾乎無立足之地,好不容易找地方站好,坐的地方肯定是找不到的:這裡布滿尖銳的峰叢,如刀、如劍、如戟,敲擊時發出金屬般的錚錚之聲。資料介紹,俄賢嶺在地質時期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頻繁而長期的地殼運動使俄賢嶺部分地區不斷抬升,並伴隨着不斷的斷裂變形作用,逐漸形成了俄賢嶺喀斯特地貌的山地地形特徵。這裡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積是我省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範圍達7萬多畝,出露地表的平均厚度超過250米。我省還有包括保亭毛感鄉仙安石林、昌江七叉鎮燕窩嶺和東方江邊鄉一帶的喀斯特地貌,總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5%。在石灰岩上植物是很難生長的。而俄賢嶺的植物種類豐富、獨特,林相高大茂密,是海南最為典型、保存得最好的石灰岩原始林。

樹尤難得

俄賢嶺是海南島最大的日照輻射區之一,陽光充足、強烈,降雨量季節差異大,降雨最大量的8月,是降雨最小量1月雨水量的35倍,且降雨集中,暴雨強度大,全年降雨日數為87天,是全島最少的地方。這也使得俄賢嶺的樹木花草與其它山嶺不同。調查期間,一次路過一面幾十米高的垂直石壁。剝落的石面上,似乎沒有土的存在,卻也生了許多蓬勃而珍稀的植物,三四棵蘇鐵、五六叢龍血樹,這些尚未長成的國家I級保護植物,在石壁上組成一幅枝枝蔓蔓、錯錯落落的生命壁畫。而他們在攀頂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一叢紫紅色的小花,紮根在石縫間一點點泥土之中。這種植物有着厚厚的墨綠色葉子,似一面面小小的心型盾牌。專家說,這叫盾葉秋海棠,正是石灰岩的指示物種。還有一些指示物種,如霸王櫟、美麗梧桐等,這裡都隨處可見。因水土稀少,山腰上樹木的根都纏裹在石塊上,很多根須似乎是一路從山頂蜿蜒到了山腳。這裡的峰頂,幾乎都是裸露的。讓人驚訝的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還生存了許多「嬌嫩」的植物。我們看到,在峰叢最頂端還生出一株小樹,像盆景一樣精緻。最奇妙的是,這株小樹身上,還附生了2種正在開花的蘭科植物,指葉毛蘭和矮柱蘭,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的花朵是淡黃色的。專家分析,是這裡每天下午4點多鐘開始生成的霧氣給了山頂這些小植物以滋養。

嘉道理農場植物學博士吳世捷告訴記者,俄賢嶺的熱帶石灰岩是自然界一個非常特殊的生態環境,這裡沒有地表水,石頭看上去堅硬,卻易溶於水,它們的奇形怪狀,就是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的。下雨後,雨水會直接從石頭滲入到地下。因此,在石灰岩上植物是很難生長的。而俄賢嶺的植物種類豐富、獨特,林相高大茂密,是海南最為典型、保存得最好的石灰岩原始林。這些樹林對幫助石灰岩地區泥土涵養水分,為周邊地區提供水源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科考結果表明,在俄賢嶺地區記錄到的種子植物有767種,占海南種子植物種的比例為24%。俄賢嶺的植物資源很豐富,我省珍稀的青梅林主要分布在沿海低地,科考卻在俄賢嶺也發現了單優的青梅林群落,分布密度高,在1000平方米的樣地內分布着500餘種青梅個體,非常罕見。除此之外,還記錄到4個植物新種,32個植物新記錄。這裡存在着從大廣壩的漫灘地,到灌叢,到半落葉季雨林,到溝谷雨林,到山地雨林,到石灰岩南坡的濕潤雨林和北坡的季雨林,再到石灰岩山頂矮林的完整植被類型。

俄賢嶺地區的植物稀有性、專有性程度都非常高,記錄到了26個珍稀瀕危植物。這裡還有非常古老的植被以及比較原始的蕨類植物,桫欏屬植物是古森林的典型代表種類,在俄賢嶺很多地方都有發現;被植物界公認的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之一木蘭科和金縷梅科植物,在俄賢嶺地區都有典型的代表。總面積達4493公頃的俄賢嶺自然保護區,是許多奇妙生物的家園。俄賢嶺記錄到的陸棲脊椎動物256種。以石灰岩地質地貌為主的地區,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省nei 是惟一的,在國內也不多見。

動物樂園

在俄賢嶺調查期間,大量珍稀野生動物在這裡被發現。凌晨4點,睡夢中的隊員們被一陣清晰而沉悶的「咚咚」聲驚醒,這是豪豬的叫聲。陳輩樂博士欣喜地說,這種動物近10年來在華南地區極為少見,在海南被記錄到的數量近年來已明顯下降,沒想到這次在俄賢嶺能聽到它們的叫聲。更讓調查隊驚訝的是,這裡的野豬糞便和痕跡隨處可見。20日中午,記者隨調查隊部分隊員翻越離營地不到500米的一座小山坡時,隊員留意到路邊多了一個野豬剛拱出來的窩。每天調查隊都要早晨6點左右起床搞監測,可樹林裡更多的是比隊員們還要勤勞的主人。「辛苦啦」「辛苦啦」,每天早晨5點左右,幾乎沒有停歇過的鷹鵑早早又發出了催促的叫聲,這種鳥的叫聲每節三個音調,聽上去很像在說「辛苦啦」。春天正是鳥兒的交配季節,很多鳥幾乎都會從早到晚不停地叫。晚上叫聲稍微會少一點。6點左右,鳥叫聲多起來;7點左右,叫聲達到高潮,這些精靈呼喚愛情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顏色鮮亮的山椒鳥,雄的是大紅色,雌的是明黃色,在枝頭一邊跳一邊叫。原雞似乎在開家庭會議,雄雞做了簡短發言後,後面跟着母雞「咕咕咕」一疊聲地應和。俄賢嶺在鳥叫聲中漸漸甦醒,山巒在晨曦輝映下,籠罩着嬌媚的紅色。要過一個多小時後,才會真正容光煥發起來。10點左右,鳥叫聲會少一些,這時爬上山頂,會看到鷹、雕這樣的猛禽正在天空中盤旋、俯衝。

國家II級保護動物獼猴,不安分地跳動着,採食珍貴的蘭科植物石斛。最眼尖的隊員,也只能找到它們在海拔1159米左右的山尖新留下的巢穴,和它們留下的乾燥糞便。科考報告顯示,俄賢嶺記錄到的陸棲脊椎動物256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脊椎動物4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脊椎動物39種,海南島特有種7種、特有亞種59種,分別占海南特種(23種)的30.4%和特有亞種(93種)的63.4%。說明這裡動物種的分化是比較活躍的,具有顯著的多樣性。以石灰岩地質地貌為主的地區,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我省是惟一的,在國內也不多見。

神秘溶洞

俄賢嶺上有很多溶洞。它們的奇形怪狀,就是由山嶺上難以計數的暗流,在岩石間不斷流淌沖涮形成的。俄賢嶺上多溶洞。這些洞大部分在半山腰上,遠遠望過去,洞口有的大如門庭,有的僅容小飛禽通過。因石壁陡峭,調查隊對這些溶洞可望而不可及。調查中,隊員們沿着一條小溪考察水生動物,走在石壁下時,有人驚呼「水怎麼突然就沒有了?」專家表示,暗流多,是俄賢嶺水系的最大特點。俄賢嶺地區是大廣壩水庫水源涵養地之一,正是這難以計數的暗流,匯聚成大廣壩水庫這一省第二大水庫。 因為沒有洞穴專家,調查隊只對溶洞進行了幾百米的探訪。但這短短几百米的景觀,也讓隊員們流連忘返。這處溶洞在石壁腳下,洞前有3株挺拔的大樹,均高過30米,經驗豐富的保護區工作人員說,這是滑桃木和金葉杜英。雜生的灌叢將溶洞掩藏了起來。剛近洞口,就感到一股陰濕之氣撲面而來。可能曾有暴雨漫浸過這裡,洞口的大石塊之間塞滿了乾枯的細碎木頭和草根。抬頭看去,溶洞外的石壁上也有鐘乳石的存在,石柱粗大,長有好幾米,有幾根石柱抱團長在一起,粗看像掛在石壁上的大「瘤子」。進洞幾步就沒有了自然光線。隊員們打開隨身攜帶的電筒。地面上、洞壁上、頭頂,處處都有絕妙:水滴天長地久,在地上形成如微縮梯田的景象;洞壁經過水流的沖刷和潤澤,觸感細膩冰涼,有一處洞壁上露出一片樹枝的頭,專家說這可能是木化石,億萬年間的某次地殼運動,把山上的樹木夾裹在流沙里深深掩埋到地下,經過複雜的物理、化學作用,樹木的外表好似沒有發生變化,內部卻已成鐵石心腸。燈光所及,還能看到洞壁上一片結晶發出點點閃爍的金光。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就更多了,它們有的似觀音,有的似羅漢,有的似盾牌,有的似帷幔……隊員還看到一些不知名的洞穴生物及它們留下的痕跡。石壁上的溶洞或者蝕洞,更多是蝙蝠和燕子的安樂窩。清晨和傍晚,這些靈巧的小動物像飛箭一樣,在洞口飛快的進出。

在俄賢嶺,另一種在這裡很常見、離開這裡又很難尋的生物就是貝類。據初步統計,這裡有陸生貝類59種。其中2個陸生貝類新種和6個新記錄,是海南陸生貝類多樣性最豐富、保存集中的地區。專家解釋,這得益於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而且在不同地質時期被大海多次浸泡。堅硬又脆弱的俄賢嶺,是造物主遺落在群山間的珍藏,是許多奇妙生物在海南少有的家園。2004年10月,香港嘉道理與省林業局海南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中心簽署合作開展我省石灰岩環境保護工作備忘錄。2005年,俄賢嶺地區被列為國有重點公益林區。多位專家包括3位院士,聯名上書省政府,懇請保護俄賢嶺。

自然保護區

位於東方市東部與昌江黎族自治縣南部交界處,與霸王嶺等同屬海南三大山脈之一的雅加大嶺山脈。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9公里,總面積4493.26公頃,最高海拔1238米。俄賢嶺地質主要由二疊系沉積岩構成,在地表水與地下水的影響下,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廣的碳酸鹽岩)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育的特殊地貌。地表形態類型屬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殘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負地形主要類型有落水洞、斗淋、豎井、盲谷、干谷、喀斯特窪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峽谷、溶溝和溶隙等。中國僅裸露型喀斯特即約90萬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布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

視頻

海南東方俄賢嶺,美麗的世外桃源

請您到東方俄賢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