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是一首古詩。中國詩詞善於寫景抒情,以寫景烘托氣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詩歌[1]則注重描寫景物在人們心裡喚起的反應,從此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
詩歌被譽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同時詩歌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果。中西方詩歌迥然不同,分別體現了中西方的文化、藝術、美學、文論的綜合成就。
“ |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麽看。老去轉諳無是事, 本來何處有多般。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 雲泉日日長松寺,絲管年年細柳營。靜躁殊途知自識, 榮枯一貫亦何爭。道傍病樹人從老,溪上新苔我獨行。 若見淨名居士語,逍遙全不讓莊生。 莫言天道終難定,須信人心儘自輕。宣室三千雖有恨, 成周八百豈無情。柏緣執性長時瘦,梅為多知兩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懶將唇舌與齊烹。 不論軒冕及漁樵,性與情違漸漸遙。季子禍從憐富貴, 顏生道在樂簞瓢。清閒自可齊三壽,忿恨還須戒一朝。 好學堯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雲韶。 春風春雨一何頻,望極空江覺損神。鶯有來由重入谷, 柳無情緒強依人。漢庭謁者休言事,魯國諸生莫問津。 賴是水鄉樗櫟賤,滿爐紅焰且相親。 三十年來要自觀,履春冰恐未為難。自於南國同埋劍, 誰向東門便掛冠。早是人情飛絮薄,可堪時令太行寒。 多慚幸住匡山下,偷得穠嵐坐臥看。 畹蘭未必因香折,湖象多應為齒焚。兼濟直饒同巨楫, 自由何似學孤雲。秋深櫟菌樵來得,木末山鼯夢斷聞。 閒憑竹軒遊子過,替他愁見日西曛。 何事深山嘯復歌,短弓長劍不如他。且圖青史垂名穩, 從道前賢自滯多。gt鷃敢辭棲短棘,鳳凰猶解怯高羅。 人生若得逢堯舜,便是巢由亦易過。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義尋來醉復醒。西伯縱逢頭已白, 步兵如在眼應青。寒猿斷後云為檻,宿鳥驚時月滿庭。 此景得閒閒去得,人間無事不曾經。 壯氣雖同德不同,項王何似王江東。鄉歌寂寂荒丘月, 漁艇年年古渡風。難世斯人猶不達,此時吾道豈能通。 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覺多端總是空。 |
” |
— [唐代]李咸用 |
目錄
中西方詩詞差異
中國人注重表現,西方人注重再現,這種思維模式指揮下發展而來的詩歌文學理論和詩歌創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形成了意境說、教化說,西方則形成了典型說,因此中國的詩詞更注重的是一種意境的創造,追求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讓人有無限的遐想空間,這種詩歌的出現是因為中國古代傳統的思維方式是感悟式直覺思維方式。即使到了現在,中國人寫詩歌依然追求意境的營造,如果說得太白了,就沒有意思了,當然當代一些新新人類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種直白,則是另外一回事,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這些人並不代表中國詩歌創作的主流。
中國詩詞講究含蓄[2],以淡為美,而英美詩歌則比較奔放,以感情激越為勝。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對待愛情方面,中西方的詩歌特點在此能得到完全的體現。中國詩人描寫愛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始終不把那種愛表達出來,而西方詩人會高喊「你是我的太陽,愛情之火燒得我渾身焦灼。」這種直言不諱中國人是很難接受的,產生差異的實質在於彼此的審美取向不同。
參考文獻
- ↑ 英美文學流派百科知識整理,2017-08-13,搜狐
- ↑ 解讀丨中國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2022-05-16,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