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偽滿洲國
偽滿洲國地圖.jpg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中文名:偽滿洲國、「滿洲國」、「滿洲帝國」

外文名:Manchukuo(英),「満州國」(日)

時間範圍:1932年3月1日 至 1945年8月18日

首都:新京(今長春)

主要城市:奉天、哈爾濱、吉林、本溪、安東、錦州、營口

國慶日:1932年3月9日

偽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地區後,所扶植的一個傀儡偽政權。因國民政府和中共及國際社會對「滿洲國」政權不予承認,故被稱作「偽滿洲國」或「偽滿」。「首都」設於新京(今吉林長春),「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除關東州(今旅順大連)以外的東三省全境,以及蒙東和河北省的承德市。[1]

目錄

背景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後,日本軍國主義實力大增,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奏摺中寫道: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已經侵占了旅順大連,殖民勢力下駐紮「關東軍」。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進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歷史上稱這為「逼宮事件」。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溥儀被逼宮後,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後建立「滿洲國」 造勢。

東北易幟後,隨着中國內日趨統一,日本滅亡中國,稱霸世界的迷夢受到震動,時任關東軍作戰參謀的石原莞爾在1929年就提出了武裝占領中國東北並建立傀儡政權的設想。 1931年,日本參謀本部提出的《形勢判斷》中,進一步細化了武裝占領中國東北後日本的行動計劃,第一步建立取代張學良的親日政權,但形式上仍將其置於中國中央政府的主權之下;第二步建立一個由日本控制的滿蒙政權,並將其從中國的中央政府獨立出來;第三步占領滿蒙並將其納入日本版圖。但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天,關東軍參謀板垣、石原等就準備直接實施第三步。

1931年10月6日,日本內閣會議作出決定:「對建立滿蒙新政權,日本人概不干預」。這裡日本政府、軍中央與關東軍的分歧並不在於要不要建立新政權,而是要不要「設法促進」建立新政權。因為當時日本政府和軍中央還沒有打破華盛頓體系的計劃,儘管他們與關東軍一樣想擴大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權益,但他們又不得不考慮與歐美列強。

1931年9月18日,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駐軍——關東軍在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製造爆炸事件,藉口遭到中國軍隊攻擊,襲擊瀋陽的中國軍隊營地北大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主力在1930年入關參加中原大戰,後方空虛,奉張學良「不抵抗」之命令退出東北。

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變引咎辭職的原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前往中國東北,與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和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進行會談,商討事變進展。經過與吉林省代理長官熙洽的秘密會談,確立了迎接溥儀至東北,成立復國的方案。馬占山曾經在張學良的授意下抵抗日軍,不久詐降,旋又起義。

儘管日本政府和軍中央反對關東軍的計劃,但關東軍仍我行我素,為實現《解決滿蒙問題的根本方策》所確立的目標,關東軍一方面準備向嫩江、齊齊哈爾北進,一方面積極策劃溥儀出逃。當陸軍大臣對《解決滿蒙問題的根本方策》中關於偽政權與「中國本土脫離」一語提出質疑時,關東軍竟強硬地表示:關東軍絕難承服「滿洲政權不與中國本土脫離」。為進一步闡明自己的意見,關東軍又上報了《滿蒙自由國建立方案大綱》,該大綱提出:絕不能滿足於只建立親日政權,必須建立「滿蒙國」。如果僅建立一個親日政權,便不能按帝國的意圖行事。

1931年9月20日,建川在拜訪關東軍司令本庄繁時則建議成立以溥儀為首腦的、受日本支持的政權。9月22日,關東軍參謀部在土肥原提出的成立以日本為「盟主」的滿蒙五族共和國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解決滿蒙問題方案》,該方案規定:建立受日本支持的以溥儀為首腦的統轄東北四省和蒙古的新政權;受新政權委託,日本掌管國防和外交,並管理主要交通、通訊設施;起用熙洽、張海鵬、湯玉麟、於芷山、張景惠,使之分別擔任吉林、洮南、熱河、東邊道、哈爾濱等地鎮守使。根據這一方案,日本關東軍以板垣參謀為中心,利用各地的特務機關和部分大陸浪人,展開了所謂謀略性的策劃。為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日本關東軍當天午後還通知日軍駐天津司令官,要求其儘快把宣統帝「保護」起來。

關東軍占領錦州以後,覺得拼湊傀儡政權的時機進一步成熟,為得到日本政府和軍中央的一致支持,關東軍決定派遣板垣回東京進行交涉。當時板垣攜往東京的方案,已相當具體,他們想建立的「滿蒙中央政權」將實行中央集權制,而且要脫離中國本土,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國家;他們希望藉助當地漢奸,充任各級官吏;他們準備偽造「民意」,以便世界輿論,掩蓋日本製造政權的陰謀。他們認為政權必須趕在國聯調查團來滿之前建立。

其實,在板垣來京之前,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也已制定了《時局處理要綱》,其基本精神與關東軍完全一致。日本軍中央與關東軍代表碰頭以後,便立即將其方案與外務省磋商,於是,日本政府和軍部就促進傀儡政權成立,制定了《滿蒙問題處理方針要綱》。該「綱要」明確提出:「鑑於滿蒙已從中國本土獨立,形成統治支配一定地域的一個政權的現狀,今後應誘導它具備一個國家的實質」。「目前滿蒙的治安主要由帝國來維持」,「滿蒙作為帝國對華對俄國防的第一線,絕不允許外部擾亂。為確保上述目的的實現,可適當增加帝國駐滿陸軍之兵力,如有必要亦應增設海軍設施」。「將以新國家為對手,回復和擴充我在滿蒙權益」。

1931年9月-1932年2月日本侵占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後,成立「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秘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1932年9月15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全權大使武藤信義和「滿洲國總理」鄭孝胥在長春簽訂《日滿議定書》,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

簡況

偽滿初期為「共和」體制,不久後以立清廢帝溥儀為「元首」,初期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溥儀後稱「皇帝」。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突襲了駐守在「滿洲國」的關東軍和「滿洲國軍」(偽滿軍),1945年日本戰敗;同年的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屬白山市)大栗子溝礦山株式會社技工培養所內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偽滿滅亡,之後包括溥儀在內的偽滿戰犯被蘇軍抓獲,並於1950年被移交給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2]

範圍

“领土”范围包括现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不包含被日本殖民者强占的“关东州”(旅大)】、内蒙古东部及河北承德市(热河省)。根据1932年的《日满议定书》,关东州之主权由“满洲国”  所有;“满洲国”承认清朝将旅顺、大连一带的关东州租借予日本的条约,故关东州继续由日本直接管辖,不属“满洲国行政区划”。 

區劃

1939年更改為19個省、1個特別市: 安東省、奉天省、錦州省、吉林省、熱河省、間島省、黑河省、三江省、黑龍江省、濱江省、興安東省、興安西省、興安南省、興安北省、牡丹江省、通化省、東安省、北安省、四平省、新京特別市。

政治體制

「滿洲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為溥儀。1932年3月8日,溥儀就任「滿洲國」執政,「年號」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溥儀為「皇帝」,「年號」為「康德」。

「滿洲國 」的行政機構為「國務院」,其首長為「總理」。偽「國務院」下轄「外交部」、「民政部」、「財政部」、「司法部」、「實業部」、「交通部」、「文教部」、「軍政部」。「財政部」後改名「經濟部」,「軍政部」後改名「軍事部」,「實業部」後拆分為「興農部」和「勤勞部」,又成立了「厚生部」等部門。各「部」長官為「部長」,但是實權掌握在由日本人擔任的各「部」次官手中。由日本人擔任的「國務院總務廳」長官為實際上的「總理」。

「滿洲國」的立法機關稱「立法院」,首任「立法院長」為趙欣伯。實際上的立法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偽滿沒有成文憲法,而是由各項專門法律來替代憲法。諮詢機關稱「參議府」,其首長稱「議長」。首任「議長」由臧式毅擔任。偽滿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最高檢察廳長」為李盤。宮廷機構為「宮內廳」,「長官」為熙洽。

國務院

「滿洲國國務院」(日文:まんしゅうこくこくむいん),為偽滿的行政機關,也是「滿洲國 」政治的最高機關。「國務院」在體制上是「國家元首」溥儀的直屬組織,但實際上「國務院」卻是日本關東軍主導,不少日本人在「國務院」中擔任各要職。

交通

交通運輸

偽滿境內鐵路線比較稠密。最主要的幹線為南滿鐵路(長春至大連)。1936年,偽滿以1.6億日元的價格向蘇聯收購了長春至哈爾濱以及滿洲里至綏芬河的北滿鐵路。其他重要鐵路還有丹東至奉天的安奉線、吉林至長春的吉長線、四平至齊齊哈爾的平齊線等。

1939年,東北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22000公里,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1940年,時速130公里的彈丸高速列車由大連機車廠研製成功。1934年至1943年運營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

「滿洲國」的海港有大連港、營口港。內河水運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地區。「滿洲航空公司」為主要的空運部門。

貨幣

偽滿的中央銀行為「滿洲中央銀行」。偽滿貨幣為元。1元=10角=100分。偽滿貨幣與日元等值。流通貨幣為偽「滿洲銀行券」,不可兌換金銀。朝鮮銀行券和日元在偽滿境內也可自由流通。1933年偽「滿洲中央銀行」紙幣發行額為6億元,1938年紙幣流通額達50億元。

文化

滿洲國建立了完備的普及教育體制,在各級學校中以「民族協和」、「日滿親善」、「一德一心」為口號,大量將日本神道教和琉球神道的宗教儀式融入學校教育:中小學每天早上須向「新京」作偽「滿洲帝宮遙拜」,再向日本東京方向作「日本天皇陛下遙拜」,規定在學校每屆春丁儀式和秋丁儀式舉行祀孔,是人數眾多流程複雜的宗教儀式。學生同時須以日語背誦偽滿皇帝「詔書」《國民訓》。 體育課使用的教材最初全部照搬日本,稱為「滿洲體育教授參考書」。1944年,文教部制定了統一的教材《學校體育科教授要目》。運動競賽花樣繁多,有每逢滿洲國建國紀念日前後舉行的「建國紀念運動會」;每逢重大事件,便舉行「慶祝運動會」等。

語言

「滿洲國」 的「官方語言」包括滿洲語(漢語)、日語。當時日本為強化對東北人民進行殖民統治和達到分化中華民族的目的,把漢語稱作滿語。

由於漢文化漢語的普遍,加上日本的殖民滲透尚未打到語言壟斷,所以漢語是「滿洲國」 的主要通用語。偽滿面向民眾的出版物、告示、契約文本、廣播、電影主要使用漢語。偽滿的官方文件、詔書、國歌均有漢、日雙語版本,電台也有雙語廣播,而滿洲的教學、科研讀物大多使用日語。所有重要文告均只使用漢語,但越往後,日語的地位越高,使用面越廣,並被確定偽滿的未來國語。

國旗國歌

「國旗」

為了鞏固在偽滿的殖民統治,繼續蒙蔽欺騙東北各族人民。日本帝國主義又鼓譟出所謂的「五族協和理論」,為此,傀儡國家的國旗也被設計成代表五族的紅藍白黑滿地黃的「新五色旗」。其中,紅色主南,代表日本人;藍色主東,代表朝鮮族;白色主西,代表滿洲族;黑色主北,代表蒙古族;黃色主中央,代表漢族。

「國歌」

1933年「國歌」 大同二年(1933年)3月1日據同年2月24日簽署的偽「國務院」命令第四號公布。

1942年「國歌」 為紀念偽滿建國十周年,「康德」九年(1942年)9月5日據偽「國務院」令201號公布新「國歌」。定名為「滿洲國建國歌」。 1942年「國歌」的「官方」解釋 據附在「滿洲帝國國家公報」關於新「國歌」內容的宣布後面的官方解釋,神指天照大神。

日滿關係

滿洲國本就是日本的傀儡政權。1932年6月14日,日本眾議院通過決議,承認偽滿,9月6日,日本內閣通過決議,承認偽滿,15日,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 ,雙方簽訂《日滿議定書》。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為駐偽滿大使。

1935年4月6日,「滿洲國皇帝」溥儀第一次訪問東京,日本天皇裕仁到東京車站迎接。

1935年5月2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迴鑾訓民詔書》,聲稱自己與日本天皇「精神如一體」,偽「滿洲國」與日本「一德一心」,形成「不可分」的關係。

1937年11月5日,日本與偽滿締約,日本撤廢在偽滿地區的治外法權。所有以往根據日清政府條約由日本管轄的滿鐵附屬地管轄權均轉交於「滿洲國政府」 。

1940年6月26日,「滿洲國皇帝」溥儀第二次訪問東京,此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迎接日本天照大神到偽「滿洲國」供奉。

1940年7月15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國本奠定詔書》,宣稱偽「滿洲國」地區的建立是和日本一樣,都始於「天照大神」。

1942年3月1日,「滿洲國皇帝」溥儀頒布《建國十周年詔書》。自此,偽滿對日本的稱謂,從之前的「友邦」、「盟邦」改作「親邦」。

1943年4月1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訪問「滿洲國」

視頻

溥儀的復辟夢-偽滿洲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