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镇
会盟镇,简称“会盟”,古称“孟津”,现为“旧孟津”(该乡的老城村为孟津故县城,后改老城乡,今为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是著名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会盟镇位于洛阳市东北部,洛阳北区核心区,也是洛阳市东北部的文化和交通中心,北临黄河与吉利区、孟州市相望,南依邙山与偃师市接壤,东接巩义市,西邻孟津其他乡镇,全镇总面积128.6平方千米,总人口51802人(2017),耕地4.5万亩,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素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摇篮之美誉。“旧孟津”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是龙马负图之处,伏羲画卦之所。八百诸侯会盟、刘邦绝河亡秦、伯夷叔齐扣马劝谏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旧孟津”(今洛阳会盟镇)。
中文名 会盟镇
外文名 Huimeng Town
别 名 老城乡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洛阳市
地理位置 位于洛阳市东北部、黄河南岸
面 积 128.6 km²
下辖地区 陆村、扣马村、台荫村、雷河村 政府驻地 陆村
电话区号 0379
邮政区码 471123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
目录
沿革
1958年设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更名会盟镇。1997年,面积128.8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扣马、扣西、小寨、新花园、东良、台荫、小集、铁炉、吕村、双槐、李家庄、下古、老城、陆村、雷河、油坊街、屋栾、马庄、孟河、上河20个行政村。
镇情概况
会盟镇位于孟津县东部,南依邙山,北临黄河,东接巩义市,西连国家重点工程西霞院工程,总面积128.6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51802人(2017)。会盟镇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龙马负图寺、会盟台、王铎故居等名胜古迹。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至公元1959年的427年中除1949—1951年外,一直为孟津县县城。1959年县城迁至长华,改称老城乡,1994年5月撤乡建立会盟镇,镇名源于“八百诸侯会盟津”的历史典故。会盟镇濒临黄河,东西长17公里,滩涂面积广阔,自然条件较好,农副产品丰富,形成了万亩稻田、万亩鱼塘、万亩荷塘、万亩孟津梨等农业产业化基地。近几年,会盟荷花节的举办,又为会盟优质农副产品搭建了很好的外销售平台。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完成工商税收2520万元(其中国税550万元,地税197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9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先后被确定为洛阳市卫星乡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州名镇、河南省卫生乡镇、特色农业乡镇和“全国重点镇”等。
行政区划
会盟镇辖20个行政村:陆村、扣马村、扣西村、小寨村、新花园村、东良村、台荫村、小集村、铁炉村、吕家村、双槐村、李家庄村、下古村、老城村、雷河村、油坊村、孟河村、马庄村、屋鸾村、上河图村。
基础建设
会盟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洛常公路、207国道在镇内交汇,连霍、太(原)澳(门)高速依城而过,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焦枝铁路孟津火车站距镇中心仅3公里,公路通三江,铁路达四海,机场连五洲,万门程控电话遍布全镇,国内数家网络公司在该镇建有5个塔站,通讯畅通,形成网络化格局,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自然资源
会盟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丰富,黄河大渠东西流经全镇20个行政村,土壤有机含量高,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特产有黄河鲤鱼、优质水晶米、孟津贡梨、芦笋等[1] 。已形成万亩莲藕、万亩优质稻米、万亩黄河鲤鱼、千亩孟津梨、千亩苗木花卉、千亩林业育苗、千亩温棚蔬菜、千亩白笋等八大产业化基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早春仙境,“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美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宾客纷至沓来,尽享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旅游资源
会盟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是古时“伏羲画八卦,龙马负河图”之处,“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盟”之地,神笔王铎的故里,今有国家AAA级景点王铎故居,龙马负图寺、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众多名胜,保护区内有白鹤、丹顶鹤等珍禽150余种10万余只。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做大做强观光农业,第五届荷花节取得圆满成功。景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先后投资50万元,完善16项景区设施,增加了14个景点和娱乐项目,重点开发了冲锋舟、沙滩排球等20余个品种的旅游产品等。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荷花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0万人,景区综合收入达600万元,其中,每天门票收入最高达1.5万元,荷塘荡舟每塘收入700元以上,餐饮每摊点收入达1500元。全镇农民间接综合收入达800万元。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荷花节期间,至景区班车乘客比往常增加一倍,镇区商店较往常增收20%——30%,酒店基本天天爆满。早酥梨卖到1.5元/斤,每斤价格比往年增长了0.7——0.8元,莲藕由过去的0.9/斤上涨为1.2元/斤。
视频
孟津县会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