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譁與隱形秩序
《眾聲喧譁與隱形秩序》,副標題:網絡話語權研究,呂欣 著,出版社: 紅旗出版社 , 中國傳媒大學。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眾聲喧譁與隱形秩序:網絡話語權研究》以網絡社會中的話語權為研究對象,通過深入考察媒介形態演進與話語權變遷的歷史規律以及網絡社會中不斷湧現出的網絡話語現象,嘗試揭示網絡話語權的構成要素、形成過程以及話語權力主體的主要特徵;從網絡話語權力的關係與修辭機制等層面深入探析互聯網對社會輿論、公眾行為以及媒介話語權體系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等現實問題。
作者介紹
呂欣,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網絡科技與智能媒體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全國高校影視學會動畫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互聯網協會特聘專家。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亞洲青年動漫與數字藝術大賽數字創意獎,入選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計劃」。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話語和話語權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第三節 理論依據與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形態演進與話語權變遷
第一節 「話語權」與傳播媒介
第二節 「手抄媒介」:知識壟斷與話語權威的拱衛者
第三節 「印刷媒介」:知識普及與話語民主的推動者
第四節 「電子媒介」:主流價值與話語權的控制者
第二章 網絡社會的崛起與公共話語場的形成
第一節 網絡社會的崛起
第二節 網絡媒介話語中的個體呈現
第三節 公共話語場的形成
第三章 網絡社會中的話語權
第一節 話語權的形成基礎與運作方式
第二節 從網絡技術賦權到社會賦權
第三節 網絡話語權主體構成
第四章 網絡話語的修辭建構與意義生產
第一節 網絡話語的符號系統
第二節 網絡話語的修辭建構
第三節 網絡公共修辭的形成
結論
第一節 網絡話語的傳播模式
第二節 網絡話語場的形成過程
第三節 網絡話語的權力模型
第四節 互聯網對傳統媒介話語權建構規則的顛覆
第五節 網絡修辭的強大話語意義以及話語權建構力量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 ↑ 漲知識:古人用什麼方法傳遞信息?,搜狐,2017-04-03
- ↑ 書究竟有何用?,搜狐,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