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塔洛·卡爾維諾

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意大利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等。

伊塔洛•卡爾維諾
伊塔洛·卡爾維諾
原圖鏈接 來自明星網
伊塔洛•卡爾維諾
原文名 Italo Calvino
出生 (1923-10-15)1923年10月15日
古巴哈瓦那
逝世 1985年9月15日(1985-09-15)(61歲)
國籍 意大利
職業 作家、記者
知名作品 《通向蜘蛛巢的小路》
《我們的祖先》三部曲

目錄

個人經歷

卡爾維諾[1]生於古巴哈瓦那,隨父母移居意大利。畢業於都靈大學文學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積極參加反法西斯鬥爭。戰後開始文學創作。1947年發表第一部長篇《通向蜘蛛巢的小路》。20世紀50年代起以幻想和離奇的手法寫作小說,或反映現實中人的異化,或諷刺現實的種種荒謬滑稽。《兩半的子爵》是他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同後來寫的《樹上的男爵》(1957)和《不存在的騎士》(1959)合輯為《我們的祖先》三部曲。20世紀六、七十年代卡爾維諾創作了《看不見的城市》(1972)和《宇宙喜劇》(1965)等。他還搜集整理了《意大利童話》。 1985年9月,卡爾維諾突患腦溢血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終年62歲,葬在地中海岸邊的卡斯提格連小鎮。

伊塔洛·卡爾維諾[2]早期創作多為現實主義作品,後轉向幻想小說和寓言小說。善於利用諷刺和離奇古怪的幽默處理嚴肅的主題。他的作品以豐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構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濃厚童話意味的故事,深為當代作家推崇。生前卡爾維諾做過一次腦外科手術,術後他的醫生說,這是他一生中見過的最精妙複雜的大腦結構。

《為什麼讀經典》是卡爾維諾評論31位經典作家及其作品的著作,卡爾維諾對文學的態度,對文學流派的看法,使之成為進入經典世界最好的入門書之一。

卡爾維諾被同代人稱讚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他出生在古巴的甘蔗園,大學開始攻讀的是農學,後來參加游擊隊與法西斯作戰。戰後,參加過意大利共產黨,做刊物編輯,還編寫了一部作品《意大利童話》。這是他傳奇一生的一角,也印證了他成為大師的每一步。

人物經歷

1923年10月15日,伊塔洛·卡爾維諾生於古巴哈瓦那附近聖地亞哥的一個名叫拉斯維加斯的小鎮。父親原是意大利聖萊莫人,後定居古巴,是個出色的園藝師;母親是撒丁島人,植物學家,為了使出生在異國他鄉的兒子不忘故土,母親特意給兒子取名為伊塔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託他們對故鄉的懷念。

1925年,卡爾維諾剛滿2歲,全家就遷回到父親的故鄉聖萊莫。他們住的那幢別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試驗站,又是熱帶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爾維諾自幼就與大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僅從父母親那裡學到很多自然科學知識,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異草以及樹林裡各種動物的習性,還經常隨父親去打獵垂釣。這種與眾不同的童年生活,給卡

卡爾維諾後來的文學創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終富有寓言式童話般的色彩而別具一格。

1942年,高中畢業後,卡爾維諾在都靈大學上農學系。二戰期間的1943年,在德國人占領的20個月的漫長時間裡,卡爾維諾與他弟弟積極參加了意大利游擊隊組織的抵抗運動,卡爾維諾的父母親曾因此被德國人羈押作人質。發表於1947年的處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亞地區的游擊隊活動為歷史背景的長篇小說,當時的卡爾維諾年僅24歲。

1945年卡爾維諾全家遷居都靈。戰後,他在都靈大學攻讀文學。1947年大學畢業後,在都靈的艾依那烏迪出版社任文學顧問。這一年他完成論康拉德的畢業論文,並且發表《通向蜘蛛巢的小徑》。 在此期間,他加入了意大利共產黨,並經常為該黨的中央機關報《團結報》撰寫文章。

1949年,題材多樣的短篇小說集《最後飛來的是烏鴉》問世。所收作品既有童話和傳奇色彩,又含有特定的現實意義;既有濃厚的抒情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1952年卡爾維諾一鼓作氣地完成了膾炙人口的中篇小說《分成兩半的子爵》。作品的主人公是17世紀奧土戰爭期間被一顆炮彈炸成了兩半的貴族軍官,是現代社會中被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大炮」轟炸成兩半的現代人的寫照。

1954年,卡爾維諾的另一部短篇小說集《進入戰爭》問世,作品反映了戰爭在步入而立之年的卡爾維諾身上所留下的難以醫治的創傷。被人譽為「意大利式的格林童話」,「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的《意大利童話》發表於1956年,它是卡爾維諾花費兩年的心血寫成的,全書搜集了近200篇各地的傳統民間故事和童話。

1957年,題材與構思截然不同的兩部小說《樹上的男爵》和《房產投機》同時問世。這兩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是現實生活的「失敗者」,都是「消極人物」。《樹上的男爵》的主人公是18、19世紀的貴族後裔,他棲居在樹上,拒絕下到人世間生活;《房產投機》的主人公是深居鬧市的文人,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因力圖重新安排現實而處處碰壁。

1956年,「匈牙利事件」發生以後,卡爾維諾於1957年在《團結報》上發表公開信,宣布正式退出意大利共產黨。國際形勢的動盪和消費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弊端,使很多文人在精神上產生了危機,痛苦地看到自身價值的瓦解,然而卡爾維諾卻把作家的使命、文學的作用以及對社會的政治責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始終沒有把自己禁錮在「象牙塔」之中。此後不久,《煙雲》(1958),《不存在的騎士》(1959)等深刻揭示現實社會弊病的作品相繼問世。

1962年,卡爾維諾在《梅那坡》文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系列雜文,如《向迷宮挑戰》《惶惑的年代》《物質世界的海洋》等,就60年代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中知識分子和文人同現實社會之間所產生的新關係進行了探討,指出「那些向『物質世界』投降的人們已經淪為商品化的人了,他們的思想也商品化了」,「戰後出現的這種向物質世界投降的歷史現象是由於人類無力誘導事物發展的進程所致。」

1963年,短篇小說集《馬可瓦多》問世,標誌着卡爾維諾的文學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度。小說以寓言式的風格,揭示了從社會學、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都業以蛻化的人類社會,描述了當代人孤寂、惶恐、陌生和不安的心態。

20世紀70年代,卡爾維諾創作了三部具有後現代派創作風格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1972)、《命運交叉的古堡》(1973),以及 《寒冬夜行人》(1979)。

1980年,在巴黎旅居15年之久,卡爾維諾返回意大利居住。在他居住在巴黎的年月里,他與當時的思想大家,列維·斯特勞斯、羅朗·巴特過從甚密。思想方面,明顯受到索緒爾、普洛普、格雷馬斯、托多洛夫,以及福科、拉康、德里達、德留茲和居達里的影響。1983年,卡爾維諾出版最後一部小說《帕洛馬爾》(1983)。

1985年9月,卡爾維諾在休假期間突患腦溢血(當時他正在準備去美國講學的演講報告),當即就被送到醫院搶救。待動完手術麻醉藥性過去之後,他望着那些塑料導管和靜脈注射器,仍不乏想象力地風趣地說:「我覺得自己像一盞吊燈。」1985年9月19日卡爾維諾終因醫治無效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終年62歲。

卡爾維諾於1985年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卻因於當年猝然去世而與該獎失之交臂。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原名 年份 出版社 出版詳情
《通向蜘蛛巢的小徑》 Il sentiero dei nidi di ragno 1947年 譯林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把大炮帶回家去的兵士》 Storia del soldato the port6 il cannone a casa 1950年 新文藝出版社 1956年第1版
《分成兩半的子爵》 Il visconte dimezzato 1952年 譯林出版社 1980年第1版
《阿根廷螞蟻》 La formica argentina 1952年 上海文藝出版社
《意大利童話》 Fiabe italiane 1956年 譯林出版社 1985年9月第1版
《不存在的騎士》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1959年 譯林出版社
《馬可瓦多》 Marcovaldo ovvero le stagioni in citt 1963年 時報出版公司
《煙雲‧阿根廷螞蟻》 La nuvola di smog 1965年 譯林出版社
《我們的祖先》 La memoria del mondo 1960年 中國工人出版社
《命運交叉的城堡》 Il castello dei destini incrociati 1969年 譯林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隱形的城市》 it:Le città invisibili 1970年 花城出版社 1991年1月第1版
《寒冬夜行人》 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 1979年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3年2月第1版
《巴黎隱士》卡爾維諾自傳 eremita a parigi 2009年 譯林出版社 2009年7月
《卡爾維諾文集》 La formica argentina 2001年 譯林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

創作特點

相比較卡夫卡筆下現代人的異化,卡夫卡筆下的「城堡」是專制體制的象徵,普通人只能在體制之外接受無形卻又強大的體制的裁奪。資產階級的法律、親情都是卡夫卡具體的批判對象。作為一個敏感的作家,卡爾維諾深感異化的殘酷,但他筆下的異化的現代人,己經走進了「文明的城堡」,卻依然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依然如此孤獨,甚至懷疑起了自身的存在。「城堡」成為逃不出的壁壘,在對社會體制的否定上,卡爾維諾走得更遠。

然而,卡爾維諾是的貢獻不僅僅在於否定,更在於「重建」。這不但體現在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態度上,也體現在對待異化的態度上。現代主義文學在內容、形式和表達方式等方面有了諸多創新,卻伴隨着語言、結構的沉重。不管是現實的沉重還是文學的沉重,都成了卡爾維諾極力迴避的內容,於是他選擇了寓言這樣一種傳統的體裁,又賦予它新的形式和內容,在延續文學傳統和後現代文木實驗之間,他以一種輕逸、迅捷的筆觸表現現代人的異化卻避免讓讀者深感沉重,這樣一種美學追求絲毫不會削弱他對理想的表達,即反異化的追求:呼喚完整的人格和堅實的存在,雖然不能「兼濟天下」,但可以「獨善其身」,即獲得個體的完善。

卡爾維諾一生作品的寓言所指,最為關注的莫過於對秩序感的追求,這在他早期的《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就己有所體現,到其晚期的後現代實驗式小說更是形態各異。這種秩序感結合了卡爾維諾對宇宙物理科學的好奇心,上升到對世界存在形態的一種認識論高度,形成了他獨有的時空觀念,反映了卡爾維諾眼中破碎化、複雜關聯且相互指涉的世界關係。

藝術特色

卡爾維諾早期創作起源於新現實主義,描寫了大量的意大利社會現實,特別是抵抗運動時期的社會狀態。在早期作品中,卡爾維諾就己經顯示出一些後期寓言小說的端倪,例如其作品中人物形象、情節設置的分裂特徵,小說敘事的簡潔化傾向,以及結構上的幾何秩序感等,都是隨後卡爾維諾作品的典型特徵。中期卡爾維諾受到政治風潮的影響,轉而研究意大利傳統民間故事,從中得到大量民間文學的啟發,創作了一些奇幻文學式的作品,並借其喻指當代意大利現實,標誌着他享譽世界的寓言式作家的成熟。其中,《宇宙奇趣》等作品更暗示了他晚期的結構主義文本轉向,已經開始具有後現代特徵,並作為卡爾維諾第一部涉獵愛情主題的小說風靡小說界。卡爾維諾晚期創作受到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後現代理論影響,創作了眾多後現代經典文本,作品文體手段先進、所指層面豐富厚重。小說中體現出來的破碎性和對當下的喻指性充分體現出了後現代寓言的一切敘事優勢。

卡爾維諾的最初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帶有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色彩:描寫反法西斯鬥爭、表現個體自由與能力,但小說結尾卻表現出了他對這種風潮的懷疑,預示了他的後現代轉向。五、六十年代期間,隨着《我們的祖先》、《意大利童話》、《馬科瓦爾多》等著作的問世,卡爾維諾學者型作家的風格開始顯露。他大量吸收傳統文學和民間文學的營養,審視當代人生活世界本身,運用平和淡定的筆調,書寫現代社會關於人性、存在、暴力、生活世界的現代寓言。七十年代以後,卡爾維諾的代表作品《看不見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命運交叉的城堡》等充滿了後現代色彩。

然而,與眾多後現代主義作家不同的是,卡爾維諾雖然將傳統的寫作手法棄之不用,卻還不斷尋找新的敘事可能、新的建構方式,在傳統的敘事中發現新的組合和所指,因此他的作品在解構的同時卻並不瓦解消沉。他將傳統與現實充滿新意地結合在一起,令其小說富有巨大的張力和喻指性。這些使他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大師。

卡爾維諾學識淵博,作為一個作家,他通曉歐洲思想文化傳統,特別是那些經典的歷史哲學著作。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卡氏的小說大量加入科幻內容。時值太空探險、遺傳工程和傳播技術興盛時期,卡爾維諾能把現代宇宙與古代通靈術揉合在一起,顯示出無窮的想象力。卡爾維諾在這一時期發表的作品,如《宇宙連環畫》(1965年),《時間零》(1967年)令意大利讀者如醉如痴。

卡爾維諾曾經明確的表示過,他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存在任何「綜合的意圖」,他所創作的是「所有可能的書」。然而,縱觀其小說創作道路,其作品都或隱或顯的體現出輕盈和整一性破裂的蹤跡。只是在其不同的創作時期、不同的作品中側重點、表現方式不同罷了。早期的卡爾維諾對文本的形式結構探索的還不夠深,更多的是吸收了童話色彩,從人和物的奇幻形象方面入手體現其幻想性特徵,逐漸的卡爾維諾轉向了對作品形式的探究,但這時期的小說依然沒有脫離這種幻想特徵,卡爾維諾通過形式探究更加加深了其對幻想特徵的理解。到了卡爾維諾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更是將這種幻想特徵深入到了人物的內在思維世界。

人物影響

伊塔洛·卡爾維諾其作品以獨到的精美構思、深刻雋永的思維方式,對現代小說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他一生都在小說創作方面不斷地超越自我,直到生命的終結。他雖因猝然去世,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但他與博爾赫斯一起享受着「作家們的作家」的美譽。他不僅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先鋒意義,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對當下世界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物評價

卡爾維諾為「寓言式奇幻文學的大師」。(評論家赫伯特·密特甘評) 「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美國小說家約翰·嘉德納評) 「卡爾維諾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擺放在伏爾泰和萊布尼茲之間」。(當代意大利符號學家艾柯評) 「卡爾維諾的書值得反覆的閱讀,他用他的創作實踐展示了小說形式的無限可能性。」(莫言評) 卡爾維諾的書是寫給智力過剩的讀者看的。他的小說可當得起「詭異」二字。一個故事到他筆下,總有一番折騰。他像害怕孤獨、恐懼、平庸一樣地逃離所謂客觀的描寫。當然,他首先是個素描功夫很紮實的作者,以後才弄出花招。這有點像畢加索。卡爾維諾用的是文字,他的小說常用上寓言的、童話的、科幻的筆法。情節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作家陳村評)

視頻

彩色童話故事:017 意大利童話-帶貨艙的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