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示意图
图片来自http://fmoldove.blogspot.com/

在量子力学里,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Elitzur-Vaidman bomb testing problem)是由阿舍朗·伊利泽(Avshalom Elitzur)与列夫·威德曼(Lev Vaidman)于1993年提出的思想实验[1] ,其使用interaction free measurement来检试一个物体是否处于某位置。“零作用测量”是一种量子测量,其能够探测物体是否存在于某位置,而又不与该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安东·蔡林格、保罗·奎艾特(Paul Kwiat)、哈劳德·温弗特(Harald Weinfurter)、汤玛斯·荷绍葛(Thomas Herzog)与美国史丹佛大学的马克·凯瑟威(Mark Kasevich)于1994年成功体现这思想实验。在这实际实验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被用来检试一个物体是否存在,而又不与该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目录

工作原理

这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与发射单独光子的光源。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里有两个分束器(半反半透镜,半反射、半透射的镜子),其透射率与反射率相同,分别为50%。如图所示,当光源A发射出的光子抵达分束器时,光子的机率波会被分束器分成两个部分:反射部分(波函数标记为 \psi_1 )与透射部分(波函数标记为 \psi_2 )。每一个部分都会被在其移动路途中的镜子反射,然后在第二个分束器又进一步分成两个部分,最后分别被探射器C、D吸收。注意到光子都可以通过两条不同路径抵达任何探测器,而且无法判断光子会通过哪条路径,因此会发生干涉现象,每一个探射器所吸收的光子,其波函数都是 \psi_1 与 \psi_2 的量子叠加。通过调整两条路径的径程,可以改变量子叠加态的相对相位,从而因为相长干涉而使得探射器C测得所有的光子,又因为相消干涉而使得探射器D观测不到任何光子。

假设保持实验设置不变,只将其中一条路径切断,则光子通过这条路径不能抵达第二个分束器,光子必需通过另外一条路径才能抵达第二个分束器,所以,探测器C、D测得光子的机率相同,都是25%。值得注意的是,只当有一条路径被切断时,探测器D才会测得粒子,否则,探测器D观测不到任何粒子。

波粒二象性是光的一种内秉性质,由于这种性质,才会出现上述状况。当干涉仪内有两种可供光传播的路径,而且无法判断光到底会选择哪条路径传播之时,光会展示出波动性质,从而导致干涉现象。当干涉仪内只有一条可供光传播的路径之时,光会展示出粒子性质,因此干涉现象会消灭殆尽。

解答分析

假设置放一枚炸弹于位置B(下路径)。

  • 假若炸弹是不爆弹,则这等于没有置入炸弹的状况,光子移动于两条路径的部分会相互干涉。由于相长干涉,探射器C会测得所有的粒子,又因为相消干涉,探射器D测量不到任何粒子。
  • 假若炸弹是可爆弹,而且光子选择下路径,则光子会被吸收,因此引发爆炸,机率为50%。假若炸弹是可爆弹,而且光子选择上路径,则探测器C或探测器D观测到光子的机率分别为25%,而且它们不会同时观测到光子。

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 假若探测器C观测到光子,则炸弹可能是可爆弹,也可能是不爆弹,无法判定到底是哪一种。假若探测器D观测到光子,则炸弹是可爆弹。
  • 假若炸弹是可爆弹,则炸弹被引爆的机率是50%,探测器C探测到光子的机率是25%(但由于当炸弹是不爆弹时,探测器C也可探测到光子,因此无法判定这炸弹是可爆弹还是不爆弹),探测器D探测到光子的机率是25%(判定这炸弹是可爆弹)
  • 使用这方法,所有可爆弹的25%会被判定为可爆弹,并且不会被引爆,但另外50%会被引爆,还有25%无法被判定。按照这方法重复测试,所有可爆弹的33%可以被判定为可爆弹,并且不会被引爆。

实际实验

1994年,安东·蔡林格实验团队设计出体现这思想实验的实际实验,证实零作用测量(在不接触到检验物体的前提下,探测这物体)确实可行。

1996年,保罗·奎艾特实验团队对于这实验加以改良,应用量子芝诺效应(quantum zeno effect),可以将产额率提升至100%。

量子力学意涵

按照哥本哈根诠释,不被观测的粒子不具任何物理性质。换句话说,物理性质的客观实在与观测有关,不被观测的物体不具有物理性质。帕斯库尔·约当强调,“观测不只搅扰了被测量的性质,它们造成了这性质……我们自己造成了测量的结果。”理查·费曼在著作《费曼物理学讲义》里提出一个问题:假若有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没有人在附近聆听,它会不会发出声音?费曼本人认为倒下的树当然会发出声音。

参考文献

  1. 思想实验,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