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壩鎮
代家壩鎮 |
中文名 :代家壩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 地理位置: 寧強縣北部,嶓冢南麓 面 積 265.24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街民村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4409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26741人(2018年) |
代家壩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地處寧強縣北部,嶓冢南麓,東與大安鎮接壤,南與陽平關鎮相連,西與巨亭鎮毗鄰,北鄰鞏家河鎮 。總面積265.24平方千米。
代家壩鎮境內有五丁關、老君洞、漢王廟、馬龍巖石窟、姑姑洞(皇姑洞)等名勝古蹟。
截至2020年6月,代家壩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代家壩鎮戶籍人口26741人 。2011年,代家壩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9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3.1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35億元。
目錄
歷史概況
相傳以戴姓人家在此處溝壩居住而得名,後簡化戴為代。
清屬寧羌州所轄北路之東皇溝、抄紙衛、何家壩、賈家坪、流溪溝、徐家壩、南沙河7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建蘇維埃政權,屬陽平縣代家壩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嶓冢鎮。
1949年12月,屬嶓冢區。
1950年5月,撤嶓冢區併入大安區。
1956年3月,撤大安區建代家壩區。
1959年,改為公社。
1960年,改區轄代家壩、南沙河、徐家壩、東皇溝、鞏家河、曾家河6鄉。
1996年,撤區將代家壩、南沙河、徐家壩3鄉合併為代家壩鎮,將原徐家壩鄉的流溪溝村劃歸曾家河鄉。
2011年,代家壩鎮將原東皇溝鄉整體併入,另將黑水、石嶺子村劃歸巨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轄代家壩1個社區,街民、五丁關、張家祠、南沙河、麻柳灣、大橋、橋溝、朱家埡、崗夾溝、謝家渠、白猿溝、徐家壩、張家壩、范家營、何家營、堰坎、馬龍巖、高家河、水坪山19個行政村;下設6個居民小組,11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代家壩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街民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代家壩鎮地處寧強北部嶓冢南麓,東與大安鎮接壤,南與陽平關鎮相連,西與巨亭鎮毗鄰,北鄰鞏家河鎮 。總面積265.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代家壩鎮地處秦嶺巴山腹地,北有嶓冢山,南有五頂山,地勢周圍高中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西北部雪花太平山,海拔1776米;最低點位於崗夾溝村,海拔550米。
氣候特徵 代家壩鎮氣候屬暖溫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3.5℃。年平均日照時數1619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系水文 代家壩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沙河、東皇溝等兩條,其中南沙河發源於漢源鎮謝家溝村,自南而北,納入橋溝和響水溝小溪在街民村匯入黑水河;東皇溝發源於水坪山村,在范家營匯入黑水河,流至白猿溝村出境入巨亭鎮。
自然資源 代家壩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鉛鋅、鐵、錳、銅金等,分布在何家營村、堰坎村、謝家渠村、徐家壩村、張家壩等地。水資源豐富,可利用量為1300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代家壩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泥石流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轄區總人口2185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90人,城鎮化率5%。總人口中,男性11823人,占54.1%;女性10033人,占45.9%;14歲以下2951人,占13.5%;15—64歲16719人,占76.5%;65歲以上2186人,占1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8.2人。
截至2018年末,代家壩鎮戶籍人口2674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代家壩鎮財政總收入1520萬元,比上年增長43%。
2018年,代家壩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上企業4個。
2018年,代家壩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代家壩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農業耕地面積1.95萬畝。
代家壩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代家壩鎮糧食生產5715噸。
代家壩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代家壩鎮油菜種植面積4349畝,產量570噸;蔬菜種植面積2702畝,產量1853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等。
代家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代家壩鎮生豬飼養量4.5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家禽飼養量7.78萬羽,上市家禽4.67萬羽。2011年,代家壩鎮生產肉類1111.7噸;畜牧業總產值0.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1%。
第二產業 代家壩鎮工業以礦產開採及深加工業為主。2011年,代家壩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12億元,比上年增長37%,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境內有工業企業9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家,職工135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810萬元,比上年增長42%。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商業網點229個,職工298人。2011年,代家壩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35億元,比上年增長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9億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代家壩郵政儲蓄、代家壩信用社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9%;各項貸款餘額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
交通運輸
代家壩鎮境內有陽安(陽平關至安康)鐵路13千米,設有代家壩、徐家壩火車站。烈陽(烈金壩至陽平關)公路穿境而過,代鞏(家河)、代巨(亭)兩條縣鎮公路。鎮村公路實現了「村村通」,鎮村於道全部水泥路硬化。境內有通往縣城班車6趟,通往漢中班車4趟,日客流量1000餘人次。2011年,代家壩鎮縣(鎮)級公路3條,總長62千米。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6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4.2米;鎮區橋樑4座,總長度146米。[1]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5個,村級文化共享服務點15個。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全鎮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有線電視人戶率達80%。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80人;小學4所,在校生1197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64人,專任教師7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代家壩鎮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教育強鎮」。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鎮中心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9所。病床46張,固定資產總值59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4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護士15人,2011年,代家壩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代家壩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社區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左右。[2]
歷史文化
寧強羌人墓地 羌人墓室是研究羌族文化重要依據,在寧強境內主要有宋代和清代兩個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陽地帶,石板墓構造形式分單室和多室兩種,最多可達六室。墓室左右兩壁常見人物、動物、植物、器皿、雲紋等淺浮雕。豐富的墓葬文化構成了頗具地域特色的獨特景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2008年寧強縣被文化部列為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2013年5月3日,寧強羌人墓地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航拍陝西寧強代家壩鎮
參考資料
- ↑ 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政府網,2021-02-28
- ↑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