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從量關稅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從量關稅是以貨物的計量單位(重量、數量、體積、為計征標準而計算徵收的一種關稅。根據進出口稅則,從量計征關稅的做法是,分別對不同稅目的商品按本國通用的計量單位制訂出其每單位應稅金額,根據進出口商品的實際單位數量計算其應徵稅款。

從量關稅的計算公式

從量計征關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貨物數量×單位稅額。

從量關稅的優缺點

從量關稅是從價關稅的對稱。與從價關稅相比。從量關稅的優點是:

(1)徵稅手續簡便,容易計算。只核對貨物的名稱和數量即可計算出稅款。

(2)因其每單位的稅額固定,對質次價廉的低檔商品與質優價高的商品徵收同樣的稅款,進口低檔商品相對利潤較低,因此,抑制進口的作用較大,各國經常用它來抵制廉價商品的進口。

其缺點是:

(1)對同一種商品不論其價高價低、質優質次,均按同一稅率徵稅,稅負不太合理。

(2)因單位稅額是固定的,物價變動時很難及時調整,尤其是在物價上漲時,稅負相對降低,其保護作用和財政作用均會減弱。

(3)從量關稅對每類商品必須事先制訂出應稅金額,有些商品不便使用,如藝術、珍物等銷售價格變動幅度很大的商品和一些事先無價可資查考的新產品,適用性小。

(4)制訂稅則時需對種類龐雜的每種商品分別確定其每單位的應稅金額,費時費力。

從量關稅因其徵稅手續簡便,在過去的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中曾被各國大量使用。但近些年來各國物價上漲已經成為經常趨勢,從量關稅的缺點顯得突出,因此目前除個別國家(如瑞士)仍全部使用從量關稅外,其他國家都改用從價關稅,或以從價關稅為主,從量關稅為輔。有些國家對個別稅目使用從價從量複合稅或選擇稅。

從量關稅和從價關稅的比較

從量關稅,從價關稅的稅負會比較合理,即其從價計征的關稅稅額與進口商品的質量、價格等要素相關聯,當物價上漲時,從價計征的關稅稅額會隨之上漲,當物價下跌時,從價計征的關稅稅額會隨之下跌,因而從價關稅對於國內的經濟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性。

從價關稅指以課稅對象的價值或價格形式為標準,按一定比例(多為稅率)計算徵收的關稅,其稅額隨着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着價格的下跌而減少。從價計征關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完稅價格×關稅稅率。從價關稅與從量關稅相對應。

關稅的涵義

關稅是指國家授權海關對出入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徵收的一種稅。關稅在各國一般屬於國家最高行政單位指定稅率的高級稅種,對於對外貿易發達的國家而言,關稅往往是國家稅收乃至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關稅的徵稅基礎是關稅完稅價格。進口貨物以海關審定的成交價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為關稅完稅價格;出口貨物以該貨物銷售與境外的離岸價格減去出口稅後,經過海關審查確定的價格為完稅價格。關稅應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