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崔斌)
作品欣賞
人間煙火
現在,是除夕夜的0:47分。
0時左右,鞭炮大作。小區早就書面告知不准在區內燃放。不甘寂寞的居民,還是有人在樓上、樓前點起鞭炮了。硝煙瀰漫,震耳欲聾,這就是我們的春節。也許今夜無人入睡了。其實明天事多,很多人想睡,可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讓人難以入睡。
人間煙火。想起了這個詞。
把人間和煙火聯繫起來,非春節莫屬了。在濃煙中去拜年,在火樹銀花中吃水餃。有煙也有火。每年的初一總是陰天。記憶中是陰冷的風。就算晴天,往往是空氣中充滿了硝煙味道,天空被煙霧所遮蓋。其實,不單是鞭炮,上供也需點燃香煙,焚燒元寶的。
在這個時候,想起了荒郊野外的祖先墳塋。節前,家人肯定去掃墓拜祭了。燒上幾刀紙錢,說是為了過節送去的錢糧。幾碟小菜,一壺老酒,在纏繞的香煙中,給逝去的先人斟上酒端上菜,讓他們好好過年。這時候,母親或者大娘會跟裡面的人說幾句話,拉家常。不再有悲傷。不再是苦惱。說的是家裡一年的大好事。妹妹定親了。兄弟住樓了。像是在匯報工作。我覺得,那是祖先的一個議事廳。或者說,陰陽兩界交流的會所。我們不放鞭。有的上墳者,會燃放,也是和先人一同過年的感覺。
離開的時候,我會再次佇立默視,鞠躬。看一眼墳頭上的新紙,仍在燃燒的煙。大娘上墳時候,愛絮叨家事的。說到高興處,她瞅了一眼香,說,你看你爺爺聽得高興了。煙,確實着得很好,在風裡都有些歡騰了。我信。那些無人來看望的墳頭,顯得落寞。他們渴望人間的一點煙火吧!
春節最為高潮處,乃是正月十五。幾年來,我們在門前河畔放煙花。古城南陽河的兩岸確是賞心悅目。我們賞着南岸的花。南岸看着我們的花。明月。紅燈籠。煙火。粼粼的波光。人間極致的繁華景象,不過如此吧。火,點亮了世間,把小城變成不夜之城。范公亭的一條街,靚麗光鮮。煙,帶來了迷幻,把夜間的鬧市變得撲朔迷離,光影恍惚。火和煙,映照着人間的欲望,那些金銀財寶,那些才子佳人,那些得道仙人。人間的喧囂,人性的嚮往,在這裡釋放。突然,找到了人間。那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的人間。那個甄士隱抱女賞燈的人間。自己就不復存在。只有人間。
不食人間煙火。
真的這樣嗎?被人這樣說的人,是怎樣的。不食人間煙火,那他食什麼?被這樣說的人,多半是被人恥笑的。他們該為人笑,還是為人敬重?
煙火。人間。[1]
作者簡介
崔斌,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淄博散文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