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的動機理論

人的動機理論》,系統闡述一種明確的動機理論的論文。A.H.馬斯洛著。發表於40年代。中譯本陳炳權、高文浩譯,邵瑞珍審校,發表在《經濟管理》雜誌1981年第11期和第12期,後收入華夏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的「二十世紀文庫」之一、林方主編的《人的潛能和價值》一書中。馬斯洛所著《動機與人格》一書,中譯本許金聲等人譯,華夏出版社作為「二十世紀文庫」之一於1987年11月出版,本書第4章即為本文的內容。《動機與人格》一書初版於1954年,是馬斯洛把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初期發表的許多論文整理而成的專著。中譯本據「Harper』& Row,New York,1957」譯。《動機與人格》一書,一般認為是馬斯洛的奠基作。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文分設「基本的需要」、「基本需要滿足的先決條件」、「基本需要層次的固定程度」、「相對滿足的程度」、「文化的特殊性和需要的一般性」、「行為的多種動機」、「行為的多種決定因素」、「動機和心理病理學的理論」、「已滿足的需要的作用」等9個小標題來寫,最後是「小結」。「基本的需要」是本文的重點內容,將人的基本需要歸納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5大類。認為,人的這些需要,從發生的角度來說,是按層次排列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即第1個層次,安全需要為第2個層次,以次類推,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各層次的需要排列起來形似「金」字塔。各層次需要的滿足是有條件的。這些基本需要是互相聯繫的,一種需要得到滿足,另一種較高級的需要就會出現。人在某一時刻會有一種最占優勢的需要,這種優勢需要支配着人的意識和行為;不怎麼占優勢的需要則被減弱,甚至被遺忘或否定。人的需要通常總是部分得到滿足,部分得不到滿足。由於文化的特殊性,人的需要和動機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在不同文化中明顯多樣性的後面又有統一性。滿足需要,是推動人行動的動力;而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其積極作用就會消失。但人是永遠有所需求的動物。一個健康人的動機主要是出於他對發展和實現他最豐富的潛在力量和能力的需要。基本需要受到挫傷的人,如果我們願意,不妨稱之為「病人」。

本文在學術界和管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人們對它的評論有褒有貶,但無不重視它,很多管理學和管理心理學著作(包括教科書)加以引用和評介,特別是「需要層次論」的觀點被管理人員在管理實踐中加以應用。

作者簡介

馬斯洛(Abraham H.Maslow 1908—1970),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有「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之稱。早年在威斯康星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擔任講師,以後擔任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系的系主任兼教授,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1967—1968年度的主席。其學說影響較大。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人的動機理論 相關視頻

教育心理學—動機理論1
教育心理學—動機理論3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