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人治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目錄

名詞解釋

通過規範人倫關係、道德觀念和其他價值系統來治理國家和民眾(與「法治」相對),是中國古代儒家政治哲學中最重要的治國理念。這種理念強調人在政治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希望君主具備聖賢的人格,選擇有道德和有才幹的人治理國家,教育和感化臣民。在中國歷史上,這種治國理念通常伴隨着一個理想的期待,即實現君、臣、民三者之間的和諧相處,也就是「仁政」。

引例1

人治所以正人。 (《禮記·大傳》鄭玄注) (人治就是用來規範人倫關係的。)

引例2

情性者,人治之本,禮樂所由生也。 (王充《論衡·本性》) (人治究其根本在於治理人的情感和欲望,而這也是制定禮樂的原因和依據。)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是指由中華民族所創造或構建,凝練、濃縮了中華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詞或短語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詞。這些術語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達之中,諸如,「天下為公」「民惟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這些術語構成了中華民族思想的基礎和表達方式。

人類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點,這些特點也反映在其語言、文化傳統、思想和觀念上。面對不同自然條件的挑戰,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產和生活形態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異。譬如,在人們生產活動和生活樣式上,熱帶和溫帶肯定不同,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巒地區當然有差異,沙漠地帶和沿海地區顯然有別,牧區和農業區也會有許多迥異之處。這些生產活動和生活樣式的特點逐漸積澱凝結並且通過詞語即術語的方式固定下來,就必然影響到民族的文化樣式、行為習慣和精神特質。這些術語所表達的民族文化樣式、行為習慣和精神特質,反過來又闡釋、維護和強化着其賴以出現和發展的特定生產和生活形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