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民的好書記-劉自元同志(於連平)

人民的好書記-劉自元同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人民的好書記-劉自元同志》中國當代作家於連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人民的好書記-劉自元同志

我用無比崇敬的心情敘述一位共產黨員老前輩,看似平凡而又極為不平凡的故事。他就是人們一直敬仰的老黨委書記——劉自元同志。

他把為黨終身奉獻的初心融化成使命的高度責任感,體現在幾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深深懷念……

哪裡最艱苦,就是我們黨員幹部應去的地方。劉自元同志早在1949年參加工作,從區交通員到公社秘書、公社主任,再到黨委書記直至離休,始終以普通人的身份,心和人民緊緊連在一起。1997年,他帶着縣委的委託,肩負使命來到了密雲西北山區四合堂鄉擔任黨委書記。

四合堂鄉當時有600多戶,共2000多口人,分布在七個行政村,二十八個自然村。土地都是山坡薄嶺,溝溝岔岔。沒有成塊地,一個壩階上種兩三壟莊稼,有的石窩裡只能種一棵玉米。沒有一分水澆地,只能靠天吃飯。收成好時,全鄉產糧不足百萬斤,每年吃國家統銷糧幾十萬斤。群眾生活困苦,靠野菜補充,勞力多的戶還要向生產隊借糧。交通不便,七個村只有賈峪、四合堂通土路能騎自行車,其它地方只能步行,遠的十幾里,甚至二三十里。電不通,晩上工作靠點煤油燈。全鄉沒一處自來水,吃用水要去白河或小溪泉去挑。山上光禿禿,只有祖宗留下來的部分杏樹和棗樹,即使有點收穫,由於交通不便,也賣不出去。面對現實,他爬山越嶺,走村串戶,了解詳情。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艱巨而沉重。經思索,他立即召開各村書記隊長和機關各部門黨委擴大會,分細研究制定改變貧困面貌的具體方案,並按照方案,多措並舉,一步一個腳印付諸實施。

改變基礎條件,努力增加糧食產量。千條萬緒,農民飢不飽食是首要問題。首先在有條件的地方,修渠打井,建蓄水池和揚水站,讓部分旱田變水田。從1971年至1974年,隨着「農業學大寨」的高潮,分別在賈峪、二平台、四合堂、紅星修了四條水渠(賈峪最長6000米)五個揚水站,三口大井,三個蓄水池,改善了二百多畝水澆地。村裡的老人從未見過麥苗,吃上了自己種的小麥粉。這些水利設施,因時代變遷雖沒延續至今,但在當時確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也見證了學大寨的歷史記載。

對於坡溝地,實行科學種田,改良土壤,合理密植,利用伏天,在各溝岔壓青棵造肥(就是將青棵雜草用鍘刀鍘碎壓上土,經夏天腐爛運到田裡),有效改善了土壤。通過不同措施,有力提高了糧食產量,改善了農民的吃糧困境。

1971年冬,賈峪開稻田,劉自元同志親自到村蹲點。住在農民土炕上,吃派飯,由於生活艱苦,他和農民一起喝棒渣粥,熬土豆蘿蔔片。披星戴月(早7點到地,晩5點收工)同農民一起推車搬石。零下十多度的寒天,累得滿頭大汗。手凍僵了,鞋磨破了,腳凍裂了,除了鄉里必要會議從未停休過。社員們見黨委書記和大家一樣干,心裡非常感動!倍受鼓舞,大大促進了工程進度,經過六年曲折奮鬥(自1966年已開始,到1973年春節),終於嘗到了自己種的稻米。

1975年,黨委向全鄉號召:守山養山讓荒山披綠裝,當代人為子孫後代造福。栗子上山,核桃進川,溝邊壩堰變桑園。

在黨委的號召下,各村開展了向荒山荒川進軍的熱潮。男女老少能挑的挑,能抬的抬,不能運水的就挖窩栽樹。利用秋有利季節抓緊奮戰。人們的肩膀磨出了血泡,就用破布把扁擔包起來繼續挑。時間久了,肩上都起了老繭,就不覺得疼了,只有一個心愿:這代人受苦,為子孫後代造福。經過三年苦戰,把一棵棵幼樹搬上了山川。

經過植桑,由原來的一季養蠶變成了春秋兩季,蠶繭產量逐年提高,到七十年代末,年產蠶繭25萬多斤,收入達70多萬元,四合堂鄉被譽為全市「蠶桑之鄉」。到1983年,由於無人再收購蠶繭,蠶桑事業隨之退出歷史

四十多年過去了,四合堂的山山嶺嶺,春天栗花飄香,秋天果實纍纍,壓彎了父輩的腰,孫子數錢美!黨委的號召變成了現實。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銀山。利用自然資源滾雪球、辦企業。

四合堂山場多,荊棘叢生。大山上的曲梨,木質堅硬,經久不腐。人們喜歡將它做家具把,結實耐用。做架枝,幾年不用換。劉書記了解後就想:如果把它加工成改錐把銷出去,用量很廣,豈不是一筆收入。本地資源,不用外購原材料。於是,他同黨委成員商議後,就借用四合堂中學三間房,從各村選拔了七八個聰明能幹的年輕人到外地學習加工技術,辦起了首個小型加工廠。

隨着市場需求,需要擴大再生產,三間房已不能滿足使用。他向上級申請,協調了三萬塊錢啟動資金,買下了百平公路指揮部在青龍背的35間工棚,吸納了本鄉三十多名男女勞力,半年時間就還清了借款,到年底,還純贏利6萬多元,不僅使鄉集體獲得了經濟收入,而且解決了農村富裕勞動力就業。同時,也為部分家庭補充了生活所需。

隨着發展,這個加工廠,由小變大,擴充了多項加工設備,聘請了北京大廠家的師傅做技術指導,產品遠銷外地。後,改名「修配廠」。1991年,四合堂遭受洪災,遷到了密雲十里堡鎮至今。

「黨的幹部,不管職位高低,永遠是人民的勤務員,要和他們貼心、交心,置身普通群眾之中,絕不能以領導自居。」這些話,劉自元同志經常對機關幹部講。嚴格要求幹部不搞特殊化。否則,群眾就不會接近你。那時節,黨委經常組織機關幹部下鄉包村,吃住在農民家裡。白天和農民一起幹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人們對領導無拘無束,從不稱誰書記、鄉長、主任,都隨便稱老劉、老張、老李。幹部和群眾心貼在一起,無話不談。不管嚴寒酷暑,每個季節,黨委帶機關幹部和村幹部翻山越嶺,逐個村、隊檢查,冬查農田基本建設,春夏秋進行備耕、播種、管理、秋收的工作。考核幹部的工作責任,學優促短。農忙時,機關幹部由黨委領導分別帶領到各村搶荒。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分不出誰是領導誰是農民。常年,機關除幾名值班人員外,其餘都下沉在各村。

當時,農民憑糧證買糧,沒有細糧。下鄉的幹部只能和農民一起吃粗糧和自種的農家菜,很少見肉蛋類食品。即使生活如此艱苦,由於領導帶頭,機關幹部無不任勞任怨,齊心協力。到現在每逢回憶,讓我留戀不已……

劉自元同志和藹可親,對村幹部工作上嚴格要求,對生活上處處關心。下鄉吃派飯,派到哪是哪,(生產隊長派飯)從不讓村幹部特殊招待。有時到村,他寧肯餓肚子不進幹部家門(村沒辦公室),開會都在自家。有一次,到我們村將近中午,我恰好出門遇見,好不容易才讓到家裡吃頓便飯,他總是怕給幹部添麻煩。村幹部有時到鄉里辦事,趕上中午,他總是張羅自己掏錢去食堂買飯。他經常對機關幹部說:「我們下鄉,村幹部對我們滿腔熱情,他們到鄉里來,咱們也不能冷淡,要給他們關心和溫暖。」村幹部工作上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時間幫助解決,耐心指導工作方法。每年秋後,村幹部撂挑子是黨委最棘手的事。對此,黨委一班人要逐一做安撫穩定工作,解決存在的各項問題。

1973年,我剛二十幾歲,受黨員推薦和黨委委託,我擔任了賈峪村支部書記。首次被推上村的領導崗位的我,光有熱情,沒有工作經驗,像一棵新栽的幼樹,經不住風吹霜打,劉自元同志和黨委一班人把黨的關懷溫暖化作甘甜的乳汁耐心哺育我成長……

1979年,由於勞累過度,患嚴重的神經衰弱,換屆時,我申請撤出支部班子,徹底休息。書記把我叫到他辦公室,耐心地對我涚:「你的情況黨委了解,但從組織的角度考慮,不能單因身體原因就把職務撤的一乾二淨,於情於理對你不公平,黨委不能這樣做。你可以先任副職,安心調理身體。工作,你能做多少做多少,以養病為主。」隨後,他親自在支委會上,表明了黨委的態度,並叮囑其他成員工作上要照顧我,多給些關照。

劉自元同志帶領的一班人,處處把黨的關懷溫暖體現給基層幹部,基層幹部將黨委視為娘家。有組識的體貼溫暖,對自己擔負的工作有使不完的勁,始終保持不懈的初心,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那時的口號是:「學習焦裕祿,學習王國福,活着干,死了算,小車不倒只管推,有口氣就要為黨做貢獻!」

劉自元同志自1949年參加工作,從順義八區交通員,東田各莊公社秘書,太師屯鄉駐鄉指導員,北莊公社主任,四合堂鄉黨委書記,縣水利局黨委副書記直至1990年離休。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工作,堅守黨的初心,嚴守黨的紀律,平易近人,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走到哪兒都和人民打成一片。用老百姓的話說:「老劉當官不像官,同咱貼心,那可是位大好人。」在四合堂工作十年,差不多每村每戶叫什麼名字提起來無一不曉。調到水利局後,每逢騎車遇上四合堂村民他都要下車熱情握手打招呼。

他嚴守黨的紀律,把清政廉潔放在首位。曾記得他給黨委定下紀律:一不收禮,二不送禮,三不受請,下鄉吃派飯,鄉里來客,各口歸各口管,黨委成員不陪吃陪喝。有需要作陪的,飯後按規定交飯費糧票。回想起那時真是風清氣正啊!

劉自元同志雖多年任局級領導,但他和普通職工沒任何區別。水利局沒蓋住宅樓之前,他們一家六口三個兒女還有老母親始終在東門外租住兩間破舊的小平房裡。直到水利局住宅樓建完後,他才和其他職工一樣分了一套房。兒子結婚,始終和他住在一起。兩個女兒婚後都是自己籌錢買的住房。老伴始終沒工作,三個兒女,除兒子按規定頂替,在局下屬工程隊當了一名普通工人。兒媳和女兒女婿都在企業上班,無一安排到機關事業單位。他常說:「孩子們的事,憑他們自己的本事,能幹啥就幹啥,我絕不能以職權之便,搞特殊化,破壞黨的紀律,因而影響黨在群眾中的聲譽,讓群眾看着心裡不舒服。」

劉自元同志一生樂觀向善,不管工作及生活如何艱苦,從未見他悲觀急躁過,總是給人一種親切感。和他接觸不會產生因身份不同的距離疏遠,到他家裡非常熱情,所以他工作過地方,大部分同志一直保持着和他的聯繫。

今年1月疫情高峰,他因肺部感染住進醫院。病重期間,我們去看望:只見他稀疏的白髮間,那慈善的面容雖己消瘦,但仍顯岀似乎很精神!可能是他不願讓我們看出病痛而強忍着吧……

事實上他的手腫得像包子一樣,呼吸困難。掙扎着扶着床上的小桌,想和我們說幾句話,幾次都被急促的喘息打斷。此情此景,看在眼裡,痛在心中……泉涌的淚水強抑,不敢溢出……一個多小時後,他揮手讓我們走,因為那天特別冷。他目送我們岀門,看的岀他的眼圈也紅了……我們倒退着腳步緩緩走岀病房,心裡有着千萬個不舍,更想多陪老書記多呆一個時辰,因為這時間多麼珍貴呀!但又怕他累着。

1月27號,噩耗傳來,我不願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也明知道這是早晩的結果,他的生命定格在93歲上。

我們敬重的老書記走了,他留給人民的是他對黨的赤誠忠心!是對人民無限的愛!是對肩負使命的高度責任感!他創造事業的功績將傳頌子孫後代。他在四合堂十年的變化,山水林田路有目共睹,將載入史冊。人民將永遠永遠懷念這位貼心的好書記……[1]

作者簡介

於連平,網名蓮花。1947年生人,中共黨員。喜好文學,願在平台向各位老師學習,並借文學形式發揮夕陽餘輝,歌頌黨,弘揚社會正能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