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人民的好书记-刘自元同志(于连平)

人民的好书记-刘自元同志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人民的好书记-刘自元同志》中国当代作家于连平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人民的好书记-刘自元同志

我用无比崇敬的心情叙述一位共产党员老前辈,看似平凡而又极为不平凡的故事。他就是人们一直敬仰的老党委书记——刘自元同志。

他把为党终身奉献的初心融化成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体现在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深深怀念……

哪里最艰苦,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去的地方。刘自元同志早在1949年参加工作,从区交通员到公社秘书、公社主任,再到党委书记直至离休,始终以普通人的身份,心和人民紧紧连在一起。1997年,他带着县委的委托,肩负使命来到了密云西北山区四合堂乡担任党委书记。

四合堂乡当时有600多户,共2000多口人,分布在七个行政村,二十八个自然村。土地都是山坡薄岭,沟沟岔岔。没有成块地,一个坝阶上种两三垄庄稼,有的石窝里只能种一棵玉米。没有一分水浇地,只能靠天吃饭。收成好时,全乡产粮不足百万斤,每年吃国家统销粮几十万斤。群众生活困苦,靠野菜补充,劳力多的户还要向生产队借粮。交通不便,七个村只有贾峪、四合堂通土路能骑自行车,其它地方只能步行,远的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电不通,晩上工作靠点煤油灯。全乡没一处自来水,吃用水要去白河或小溪泉去挑。山上光秃秃,只有祖宗留下来的部分杏树和枣树,即使有点收获,由于交通不便,也卖不出去。面对现实,他爬山越岭,走村串户,了解详情。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艰巨而沉重。经思索,他立即召开各村书记队长和机关各部门党委扩大会,分细研究制定改变贫困面貌的具体方案,并按照方案,多措并举,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施。

改变基础条件,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千条万绪,农民饥不饱食是首要问题。首先在有条件的地方,修渠打井,建蓄水池和扬水站,让部分旱田变水田。从1971年至1974年,随着“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分别在贾峪、二平台、四合堂、红星修了四条水渠(贾峪最长6000米)五个扬水站,三口大井,三个蓄水池,改善了二百多亩水浇地。村里的老人从未见过麦苗,吃上了自己种的小麦粉。这些水利设施,因时代变迁虽没延续至今,但在当时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见证了学大寨的历史记载。

对于坡沟地,实行科学种田,改良土壤,合理密植,利用伏天,在各沟岔压青棵造肥(就是将青棵杂草用铡刀铡碎压上土,经夏天腐烂运到田里),有效改善了土壤。通过不同措施,有力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农民的吃粮困境。

1971年冬,贾峪开稻田,刘自元同志亲自到村蹲点。住在农民土炕上,吃派饭,由于生活艰苦,他和农民一起喝棒渣粥,熬土豆萝卜片。披星戴月(早7点到地,晩5点收工)同农民一起推车搬石。零下十多度的寒天,累得满头大汗。手冻僵了,鞋磨破了,脚冻裂了,除了乡里必要会议从未停休过。社员们见党委书记和大家一样干,心里非常感动!倍受鼓舞,大大促进了工程进度,经过六年曲折奋斗(自1966年已开始,到1973年春节),终于尝到了自己种的稻米。

1975年,党委向全乡号召:守山养山让荒山披绿装,当代人为子孙后代造福。栗子上山,核桃进川,沟边坝堰变桑园。

在党委的号召下,各村开展了向荒山荒川进军的热潮。男女老少能挑的挑,能抬的抬,不能运水的就挖窝栽树。利用秋有利季节抓紧奋战。人们的肩膀磨出了血泡,就用破布把扁担包起来继续挑。时间久了,肩上都起了老茧,就不觉得疼了,只有一个心愿:这代人受苦,为子孙后代造福。经过三年苦战,把一棵棵幼树搬上了山川。

经过植桑,由原来的一季养蚕变成了春秋两季,蚕茧产量逐年提高,到七十年代末,年产蚕茧25万多斤,收入达70多万元,四合堂乡被誉为全市“蚕桑之乡”。到1983年,由于无人再收购蚕茧,蚕桑事业随之退出历史

四十多年过去了,四合堂的山山岭岭,春天栗花飘香,秋天果实累累,压弯了父辈的腰,孙子数钱美!党委的号召变成了现实。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利用自然资源滚雪球、办企业。

四合堂山场多,荆棘丛生。大山上的曲梨,木质坚硬,经久不腐。人们喜欢将它做家具把,结实耐用。做架枝,几年不用换。刘书记了解后就想:如果把它加工成改锥把销出去,用量很广,岂不是一笔收入。本地资源,不用外购原材料。于是,他同党委成员商议后,就借用四合堂中学三间房,从各村选拔了七八个聪明能干的年轻人到外地学习加工技术,办起了首个小型加工厂。

随着市场需求,需要扩大再生产,三间房已不能满足使用。他向上级申请,协调了三万块钱启动资金,买下了百平公路指挥部在青龙背的35间工棚,吸纳了本乡三十多名男女劳力,半年时间就还清了借款,到年底,还纯赢利6万多元,不仅使乡集体获得了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部分家庭补充了生活所需。

随着发展,这个加工厂,由小变大,扩充了多项加工设备,聘请了北京大厂家的师傅做技术指导,产品远销外地。后,改名“修配厂”。1991年,四合堂遭受洪灾,迁到了密云十里堡镇至今。

“党的干部,不管职位高低,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和他们贴心、交心,置身普通群众之中,绝不能以领导自居。”这些话,刘自元同志经常对机关干部讲。严格要求干部不搞特殊化。否则,群众就不会接近你。那时节,党委经常组织机关干部下乡包村,吃住在农民家里。白天和农民一起干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人们对领导无拘无束,从不称谁书记、乡长、主任,都随便称老刘、老张、老李。干部和群众心贴在一起,无话不谈。不管严寒酷暑,每个季节,党委带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翻山越岭,逐个村、队检查,冬查农田基本建设,春夏秋进行备耕、播种、管理、秋收的工作。考核干部的工作责任,学优促短。农忙时,机关干部由党委领导分别带领到各村抢荒。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分不出谁是领导谁是农民。常年,机关除几名值班人员外,其余都下沉在各村。

当时,农民凭粮证买粮,没有细粮。下乡的干部只能和农民一起吃粗粮和自种的农家菜,很少见肉蛋类食品。即使生活如此艰苦,由于领导带头,机关干部无不任劳任怨,齐心协力。到现在每逢回忆,让我留恋不已……

刘自元同志和蔼可亲,对村干部工作上严格要求,对生活上处处关心。下乡吃派饭,派到哪是哪,(生产队长派饭)从不让村干部特殊招待。有时到村,他宁肯饿肚子不进干部家门(村没办公室),开会都在自家。有一次,到我们村将近中午,我恰好出门遇见,好不容易才让到家里吃顿便饭,他总是怕给干部添麻烦。村干部有时到乡里办事,赶上中午,他总是张罗自己掏钱去食堂买饭。他经常对机关干部说:“我们下乡,村干部对我们满腔热情,他们到乡里来,咱们也不能冷淡,要给他们关心和温暖。”村干部工作上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耐心指导工作方法。每年秋后,村干部撂挑子是党委最棘手的事。对此,党委一班人要逐一做安抚稳定工作,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

1973年,我刚二十几岁,受党员推荐和党委委托,我担任了贾峪村支部书记。首次被推上村的领导岗位的我,光有热情,没有工作经验,像一棵新栽的幼树,经不住风吹霜打,刘自元同志和党委一班人把党的关怀温暖化作甘甜的乳汁耐心哺育我成长……

1979年,由于劳累过度,患严重的神经衰弱,换届时,我申请撤出支部班子,彻底休息。书记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耐心地对我涚:“你的情况党委了解,但从组织的角度考虑,不能单因身体原因就把职务撤的一干二净,于情于理对你不公平,党委不能这样做。你可以先任副职,安心调理身体。工作,你能做多少做多少,以养病为主。”随后,他亲自在支委会上,表明了党委的态度,并叮嘱其他成员工作上要照顾我,多给些关照。

刘自元同志带领的一班人,处处把党的关怀温暖体现给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将党委视为娘家。有组识的体贴温暖,对自己担负的工作有使不完的劲,始终保持不懈的初心,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那时的口号是:“学习焦裕禄,学习王国福,活着干,死了算,小车不倒只管推,有口气就要为党做贡献!”

刘自元同志自1949年参加工作,从顺义八区交通员,东田各庄公社秘书,太师屯乡驻乡指导员,北庄公社主任,四合堂乡党委书记,县水利局党委副书记直至1990年离休。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坚守党的初心,严守党的纪律,平易近人,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走到哪儿都和人民打成一片。用老百姓的话说:“老刘当官不像官,同咱贴心,那可是位大好人。”在四合堂工作十年,差不多每村每户叫什么名字提起来无一不晓。调到水利局后,每逢骑车遇上四合堂村民他都要下车热情握手打招呼。

他严守党的纪律,把清政廉洁放在首位。曾记得他给党委定下纪律:一不收礼,二不送礼,三不受请,下乡吃派饭,乡里来客,各口归各口管,党委成员不陪吃陪喝。有需要作陪的,饭后按规定交饭费粮票。回想起那时真是风清气正啊!

刘自元同志虽多年任局级领导,但他和普通职工没任何区别。水利局没盖住宅楼之前,他们一家六口三个儿女还有老母亲始终在东门外租住两间破旧的小平房里。直到水利局住宅楼建完后,他才和其他职工一样分了一套房。儿子结婚,始终和他住在一起。两个女儿婚后都是自己筹钱买的住房。老伴始终没工作,三个儿女,除儿子按规定顶替,在局下属工程队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儿媳和女儿女婿都在企业上班,无一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他常说:“孩子们的事,凭他们自己的本事,能干啥就干啥,我绝不能以职权之便,搞特殊化,破坏党的纪律,因而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声誉,让群众看着心里不舒服。”

刘自元同志一生乐观向善,不管工作及生活如何艰苦,从未见他悲观急躁过,总是给人一种亲切感。和他接触不会产生因身份不同的距离疏远,到他家里非常热情,所以他工作过地方,大部分同志一直保持着和他的联系。

今年1月疫情高峰,他因肺部感染住进医院。病重期间,我们去看望:只见他稀疏的白发间,那慈善的面容虽己消瘦,但仍显岀似乎很精神!可能是他不愿让我们看出病痛而强忍着吧……

事实上他的手肿得像包子一样,呼吸困难。挣扎着扶着床上的小桌,想和我们说几句话,几次都被急促的喘息打断。此情此景,看在眼里,痛在心中……泉涌的泪水强抑,不敢溢出……一个多小时后,他挥手让我们走,因为那天特别冷。他目送我们岀门,看的岀他的眼圈也红了……我们倒退着脚步缓缓走岀病房,心里有着千万个不舍,更想多陪老书记多呆一个时辰,因为这时间多么珍贵呀!但又怕他累着。

1月27号,噩耗传来,我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也明知道这是早晩的结果,他的生命定格在93岁上。

我们敬重的老书记走了,他留给人民的是他对党的赤诚忠心!是对人民无限的爱!是对肩负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他创造事业的功绩将传颂子孙后代。他在四合堂十年的变化,山水林田路有目共睹,将载入史册。人民将永远永远怀念这位贴心的好书记……[1]

作者简介

于连平,网名莲花。1947年生人,中共党员。喜好文学,愿在平台向各位老师学习,并借文学形式发挥夕阳余辉,歌颂党,弘扬社会正能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