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民大會堂建造之謎

人民大會堂建造之謎這一驚人的建造奇蹟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很多觀眾都知道人民大會堂,但很少有觀眾知道這座建築面積達到171,800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要大的建築是如何建造的?1958年10月28日的天安門廣場,工地上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然而,這動工的第一鍬,卻挖得一個人憂心忡忡。誰呢?——時任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的沈勃。沈勃當時是國慶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主管大會堂工程的設計工作。那麼,沈勃在擔心什麼呢?[1]

目錄

20多萬立方米的土方

被義務勞動大軍搬走

沈勃最擔心的就是建造時間。根據中央的指示,大會堂必須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前建成,竣工日期被定在1959年國慶,施工部分要求在1959年8月底必須完成。 那麼,建造大會堂,究竟難在哪兒呢?

首先就是巨大的拆遷量。要想把大會堂蓋起來,第一要務就是解決天安門廣場的動遷問題。 天安門拆遷的住戶,有能力找房子的,都選擇了自行解決住房問題。沒能力解決住房問題的住戶,大都被安置在今天北京的三里屯虎坊橋和平里一帶。由於搬遷工作的迅速完工,大會堂工程在1958年10底順利開工,國慶工程指揮部正式成立。然而,工程剛一開動,車輪就被迫停了下來。怎麼回事呢?大會堂工程的地質條件複雜,要挖到四米深的老土層才能保證地基的穩固,但是動工之後,指揮部發現,實際上,地基要挖到8米深,劇增的土方量立刻導致了人手不夠的問題。天安門廣場萬人大會堂的建設需要支援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地,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到大會堂報名參加建設的熱潮。開工不到一個月,一支壯觀的「義務勞動大軍」就出現在大會堂的工地。他們沒有建制,更沒有報酬,但卻在大會堂工地上沒日沒夜的干。很快,多出來的20多萬立方米的土方,被這支義務大軍搬走了。眾人拾柴火焰高。大會堂工程的地基部分,在義務勞動大軍的幫助下,進展得很順利。但是,開工沒多久,問題又出現了——大會堂工程所需的材料,供給不足了。鑑於大會堂工程的特殊政治意義,周恩來總理指示,工程所用材料必須全部使用國貨。

土法救急

安裝萬人大禮堂的頂棚

國慶工程指揮部向全國各省市求援。很快,全國各地的工廠、工人全情投入到為大會堂工程趕製材料的工作中去。全國上下一盤棋。原本無材可用的大會堂工地,很快變為了一個聚集全國材料的建築博覽會。不論是品種、數量,還是規模,大會堂里很多材料,當時在世界工程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由於是史無前例,所以大會堂工程面臨的最大瓶頸,就是技術難關。1959年初,一個大難關,擺在了大會堂工程面前。就是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的頂棚。這裡高33米,相當於十層樓高,這個頂棚「滿天星斗,水天一色」的設計理念,來自於周恩來總理。要把這個理念建造出來,就非常有難度了。因為頂棚不但高,而且跨度巨大。為了實現原有的理念,如此大的跨度內,是不能有一根立柱的。那麼,這個大頂棚要用什麼來支撐呢? 鋼樑。整個萬人大禮堂分為三層,一層大廳和二、三層挑台。每一層均沒有立柱,是用12根這樣的鋼樑撐起來的。但是,三次鋼樑起吊都失敗了。就在這時,建工部一位名叫包瑞林的工程師想起了一個土法兒,而這個「土法兒」還真救了急。

什麼土法呢?就是用兩個鋼的龍門架,固定鋼樑。在原來的樑上頭,加一個水平梁。然後,做一個菱形鋼架固着在鋼樑上邊,改變鋼樑的受力結構,就像外科手術里,給病人骨折的部位打上夾板。1959年3月30日,在趕製了三天三夜之後,菱形鋼架做好了,大會堂工地現場第四次試吊。當天,周總理親自來到現場觀戰,「土法」立刻見效,鋼樑順利升空,平穩就位!歡呼聲在工地響起,工人們激動地抱在一起。然而,十個月的完工期限早已過半,留給大會堂工程室內部分的施工時間,已所剩無幾了。指揮部召集全體施工人員頭腦風暴。不出幾天,架子工就想到了一個絕招兒:搭吊架!就這樣,僅用時40天的時間,大禮堂頂部的圓弧工程就勝利完工。通過這個立體吊架,國慶指揮部總結出經驗,巧幹是加快工程進度的關鍵。很快,大會堂工地上掀起一股創新之風,誕生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創新工具和施工方法,推動着大會堂工程到達最大馬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來自北京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的李瑞環木工隊——創製人李瑞環的創新之處在於用計算數據代替了傳統的放大樣模式。

10個月完成了世界奇蹟

1958年,李瑞環率領木工隊進駐大會堂工地時,考慮到大會堂工程工期短,要求複雜的情況,就決定用自己研發的計算竅門,代替放大樣。[2]

李瑞環結合自己多年實踐的經驗,總結了多種數據表和計算公式。木工們幹活時,只要在表格里查找數據,對照公式之後,就可以直接下料了。為了避免表上的公式太多,工人記不住的困難。李瑞環又編出十幾種順口溜,把表格變成便於記憶的「土公式」。李瑞環的這套方法既准又簡便,幾分鐘時間就能下好料,木料截好之後,裝上去一看,準保嚴絲合縫。對於大會堂工程來說,更重要的是它快。在1959年初,李瑞環木工隊曾接受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要在7天的時間內,支起大會堂東北角的一段外檐模板。從任務量看,7天已經很緊了,但沒想到,採用這種方法,任務只用了三天半的時間,就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李瑞環木工隊當年在大會堂的工地,沒人催也沒有趕,所有的鞭策都來自大夥腦子裡的一根弦——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這種不顧一切的忘我精神,使大會堂工程建設的十個月,變成了奇蹟頻發的十個月。北京市六建公司的鋼筋青年突擊隊,承擔了常委會辦公樓的鋼筋施工任務。按工程要求在深達9米的建築工程底部要綁紮完680噸基礎鋼筋。在過去,這相當於一年半的工作量,現在的期限卻只有16天!當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進入結構工程施工階段,有一項任務的工期被拖延了近5天時間,鋼筋工突擊隊又接受了趕回工期的任務,他們採取了「見縫插針」的方法,把綑紮鋼筋的工作插擠在木工活的間隙中幹完。他們留困難,送方便,讓木工先把模板支完,自己採取白天預製綁紮成形,夜間往模板里放的辦法。他們創造的工藝流程,既保證了質量,又加快了進度,原計劃5天綁一層鋼筋,結果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接二連三地創造着奇蹟!

北京六建鋼筋突擊隊的隊長就是原北京市副市長張百發,對於鋼筋突擊隊為什麼能接二連三地創造着奇蹟呢?精神,是整個大會堂工程的催化劑,甚至是原動力。不計回報,不顧一切,這種忘我的精神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很快變成了可能。為了保證座椅的質量,不論颳風下雨,負責測量的工人都不停工,確保每一張牛皮紙,都在當天送到製作桌椅的車間,以免牛皮紙受潮變形,做出來不準確。

就這樣,經過幾個月緊張的工作,大禮堂里的9997個座位,終於在看不見大禮堂的情況下順利設計、製作完成。就這樣,從外到里,從地下到天棚。一個又一個難題被攻克,1959年8月底,大會堂奇蹟般地按期完工。1959年9月24日,大會堂正式交付使用。短短十個月,人民大會堂這座世界奇蹟,就這樣,在中國人民的智慧、汗水和奉獻中誕生了。 這裡是人民的殿堂,這裡是當之無愧的共和國殿堂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