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海水
人工海水是生态学一个名词。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目录
名词解释
人造海水(artificial sea water),又称人工海水,是指为了饲养海产动物,或保存海产动物的器官、组织使之按正常状态用的盐类混合溶液。 由于天然海水的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在实验室进行某些物理化学测定或者生物培养实验时,常采用人工配制的海水代替天然海水。人造海水不含悬浮物、有机物和生物物质,它是模拟常量组分(有时也包括营养盐或特殊需要的其他物质)的浓度,用无机盐类准确配制的。国外一些水族馆常采用Backhaus人造海水配方制备人造海水饲养海产生物。经试验,这种人造海水已成功饲养了许多鱼(但对于水母、珊瑚以及真蛸等无脊椎动物饲养未经试验)。目前也有些国家采用“人工快速海盐”配制人造海水,这种人造海水保留了天然海水中的有机物质等于天然海水很相似,可以成功地用于饲养海洋生物。
主要原理
人造海水是接近似于海水的离子组成、渗透压和pH而配制的,有赫布斯特(Herbst)和范特霍夫(Vant Hoff)等配方。因为海水渗透压可随地区而异(地中海沿岸的渗透压比日本太平洋沿岸、美国大西洋沿岸的要高),所以人造海水也要根据地区使用不同的渗透浓度。在制备人造海水时,通常先制成与海水等渗透浓度的NaCl、KCl、CaCl2、MgSO4(MgCl2)溶液,然后再把这些溶液按适当溶量比进行混合,这时如改变混合比,假定去掉某一成分,就可用以研究海水中特定金属离子的生理作用。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海水含有80多种元素,但含量大于15mg/L的元素不过15种,其中以钠、钾、镁、钙、氯、硫酸根、碳酸根等离子含量较多,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如:P、N、Si等和微量元素如:B、Br、Mo、I等,这些元素以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但无论怎样,依据Marcet原则:尽管海水的总盐度,或盐度是可变的,但主要组分的比值却几乎保持恒定。根据这一原则,以海洋化学、化学平衡和电解质理论为指导,根据国际标准海水常量组分,精确计算海水各组分,并运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配制的海水稳定、溶解性好,溶解后液体透明,不会出现絮凝物,不出现CaSO4、CaCO3和Mg(OH)2沉淀,保持pH值在8.2~8.3之间、KH值在7dkh~10dkh(degree carbonate hardness)之间的人造海水。
参考文献
- ↑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
- ↑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