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維農
亞維農 |
中文名稱: 亞維農 別 名: 河邊之城 行政區類別:法國 所屬地區: 法國的南部 下轄地區: 亞維儂 地理位置: 法國南部,隆河左岸 方 言: 法語 氣候條件: 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 亞維農教皇宮,亞維農聖貝內澤橋 |
亞維農(Avignon),位於法國南部,隆河左岸。在克里門特五世到1378年之間的時期,天主教從羅馬遷移至此,並受法國國王控制,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
亞維農,在古語原意是「河邊之城」或「很多大風的城」,它站在普羅旺斯大河岸邊的高坡上,凸出於周圍的平原和低谷之上,終年都有大風颳過。這樣的地勢,歷來是商家和兵家的常爭之地,因此這裡留下了很多羅馬遺址。1995年以亞維農歷史城區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
目錄
簡介
亞維農城被古老的城牆所包圍,美麗的隆河從城牆外蜿蜒流過。再遠處鮮綠的草地覆蓋在略有起伏的原野上,其間還點綴着深綠色的樹林,金色的陽光淡淡的撒在遠處的小湖和河流上,反射出磷磷的波光。這裡的空氣,陽光,草木,河流都非常純淨,這一幅寧靜安詳的的景物畫是任何畫家都難以臨摹的。
亞維儂是個很容易激起人們浪漫因子的地名,不少人一聽到亞維儂就想起彼得。梅爾的山居歲月,或直覺以為會看到滿山遍野的熏衣草與太陽花,也不管其實是前往亞維儂的市區、更別提熏衣草與太陽花其實是有它開花的時節的。教皇宮本身展現的是十四世紀時波爾多大主教獲選教皇,首次將教皇宮遷離羅馬的壯美之姿,而靜靜地等在斜坡上的隆河景觀以及知名的亞維儂斷橋等開闊的景觀則應該會是造訪亞維儂最大的收穫。在教皇宮旁的小巷弄間走走,那些個巷弄間藏着的是亞維儂沒有受到太多污染的迷人原味,小巧而樸實的歐洲味。亞維農位於法國的南部,而法國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乾燥,最高可達30多度。
亞維農最著名的景點就是教皇宮,矗立在古城池頂的就是教皇宮,中世紀時,教皇克雷蒙五世因為派系鬥爭出走羅馬,選定亞維農為駐地,此後共有7位教皇住進這裡的教皇宮。在中世紀其間,教皇因為整個意大利境內戰亂頻仍,不得不離開羅馬暫居平靜的亞維農,誰知這一住就是六百年,歷經九任教皇。根據考證資料,教皇在六百年中只回過一次羅馬,旋即又在和諸侯的權利鬥爭中失敗而被迫離開。教皇之所以選擇亞維農作為定居地,原因之一是由於其地理位置正處於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這三個最主要的基督教國家當中,隆河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自此亞維農的榮與衰就和教廷聯繫在了一起。
教皇帶來的大批隨從使亞維農在極盛時期達到9萬人口。為了自身安全教皇還築起城牆防衛整個城市,教皇宮殿更是修築的堅固無比,形同要塞,加以重兵把守。再加上宮殿建造在全城最高處,從頂部的望樓對周圍情形一覽無餘,所以絕對易守難攻。教皇居住亞維農的數百年中,歐洲正處在蒙昧的中世紀時期,生活粗鄙野蠻。所以宮室內部絲毫沒有豪華舒適的影子,舉目望去都是陰冷堅硬的石塊。只有房間的高大顯示出教皇的氣派,其餘方面和伊夫堡的牢房也差不了多少。教皇宮裡的多媒體系統做的非常好,對每一個房間的建造歷史,用途或歷次居住人的故事乃至當時的社會背景都有生動翔實的介紹。很多房間裡都發生過兇殺案,尤其是歷任教皇和其大管家(一般由馬賽大主教兼任)之間明爭暗鬥的陰謀尤其多。教皇們還無一例外的都有着大批的私生子。
聖貝內澤橋
聖貝內澤橋,這是亞維農另一處知名的景點。說起該橋還有一段故事:相傳該橋是窮苦的牧羊人貝內澤受到上帝諭示後發起修建,當時人們都嘲笑他,亞維農的市長曾指着一塊巨石對貝內澤說:「如果你當真受到了神諭,就把那塊石頭舉起來。」這根本非人力所能,但貝內澤卻真的辦到了。從這以後人們就開始踴躍捐款,貝內澤也受到大家尊重,成了聖貝內澤。橋終於修成了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傳說歸傳說,橋的修成確實給人們渡河以極大的方便。在法語國家廣為流傳的民謠「我們在亞維農橋上跳舞」指的就是這座橋。於是,亞維農橋成了很多痴男怨女約會的地點。17世紀的隆河水,沖斷了亞維農橋。這被沖斷的亞維農斷橋,更具有一種殘缺美,更讓許多人所痴迷。當我走到斷橋邊,看着落日下的斷橋,它沒有那麼破敗,更不是像長城那樣殘垣斷壁。亞維農斷橋被完整的保存着,仿佛是為了完整保存亞維農斷橋上的記憶。橋邊長滿了薰衣草,而紫色的草尖輕撫着古老的斷橋,唱着《我們在亞維農橋上跳舞》。讓連一座斷裂的橋都顯得那麼浪漫。
藝術節
基本信息
亞維農國際藝術節
成立時間:1947
國 家:法國
舉行時間:一年一度,七月上旬到八月初
邀請內容:以戲劇為主,但亦包括舞蹈、音樂、專題展覽等
演出地點:露天演出為主,亦包括劇院
演出介紹
一年一度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藝術節之一,也是各國表演團隊及藝術家夢寐以求的演出舞台。每年藝術節期間推出節目的三個禮拜之內,總是要吸引包括法國國內及國外的十餘萬名觀眾前往欣賞。「亞維儂藝術節」除了為觀眾提供世界級的演出節目以外;同時,它也是世界各重要藝術節節目總監、及表演藝術經紀人,挑選節目的地方。在亞維儂獲得成功的節目,通常很快地就會在隔年開始轉戰其它藝術節。以馬術結合現場音樂與舞蹈而推出節目的法國「辛蓋侯劇團」,1994年在亞維儂首演的節目大獲成功之後,結果這個節目從那時起就連續四年在歐陸、美國等地持續巡迴演出同一作品。另外一個有名的例子是彼得.布魯克所導演全長6小時的印度史詩《摩科婆羅達》,1989年在石礦區劇場首演後,這個要動用二百多名演出人員的製作,之後又巡演了超過二年的時間。亞維儂和世界其它幾個重要藝術節的最大不同點是:它的主要演出場地都是露天劇院。對於表演者來說,如何融合現場環境與表演內容及形式於一爐,就變得非常重要。前面的兩個製作,一個是在戶外搭設帳棚演出,另一個則以因應劇情所需而生火把來照明現場。
歷史
位於法國南部隆河下游地區的亞維儂,為法國重要的觀光區及美食產地的普羅旺斯區西邊小城。十四世紀時,羅馬教皇曾遷都此地,並在此營造教皇宮殿、城牆、修道院、及學校,而逐漸成為天主教的聖城。亞維儂一年四季都是觀光客駐足停留的景點,如今它更是以每年七月間舉辦的亞維儂藝術節聞名於世。創始於1947年的亞維儂藝術節,原先是一群人提出了在非劇院演出的構想,他們想到了邀請當時法國巴黎國立民眾劇院的導演尚.維拉來擔任導戲的工作。一開始,維拉就選擇了遠離巴黎的亞維儂城來作為演出的據點;第一年,在一周之內推出了三出都由他擔任導演的劇作。維拉在劇場藝術上面的要求,以及將亞維儂經營為全法國、乃至於全世界表演藝術重鎮的用心,使得這個藝術節逐漸成為每一年的世界劇壇盛事。五十多年來,藝術節以推出富於實驗性、前瞻性的演出為特色,並因此發掘了許多新作,也吸引了年輕、廣大的劇場觀眾。同時,亞維儂在這幾年還有計畫地引進歐美以外的劇場節目,展開大幅度的交流,例如1992年的拉丁美洲專題、1994年的日本專題、1995年的印度專題以及2012年以「台灣藝術」為重點的「亞洲」專題,不但為法國劇場引進新的刺激,也提供各國向歐洲展示獨特藝術的一扇櫥窗。
旅遊佳處
藝術節每年舉辦期間,總是會吸引到大批來自世界各地掌管文化藝術之官員、媒體記者、藝術經紀人及觀光客。同時,又因為藝術節活動還擴展到鄰近的村落,無論在教皇宮殿、教堂、修道院、咖啡廳、校園或街頭、廣場,都有戲劇、音樂、舞蹈、展覽或研討會在進行,是一個極為完整的社區劇場。共和大道上有百貨公司、名店、超市和銀行,當然也少不了各式餐廳、咖啡館;時鐘廣場還有另一處餐飲區,場中央設有一大型旋轉木馬。旁邊則是藝術節的紀念品店,T恤、海報、背包、明信片等一應俱全。廣場的一側是市立劇院,為藝術節重要室內劇場之一。另一側僻靜的巷內,一幢古建築的二樓是藝術節總部所在,其中的中庭花園在藝術節舉行期間,幾乎每天中午都會有記者招待會,中庭旁邊的記者室是媒體資料和訊息的交換場所。往北的教皇宮是亞維儂的歷史坐標、精神堡壘,當年教皇到此,引進意大利風格並建造此宏偉的宮殿,也塑造了亞維儂今日的繁華和藝術風範。現除為一古蹟供人憑弔外,每年夏天在中庭廣場上搭起2250座位的露天劇場,藝術節的重頭戲皆在此搬演;高聳的宮牆成了天然的舞台背景,斑駁的牆面燈光處理下有獨特的效果。
對教皇宮
鄰近教皇宮前的廣場和時鐘廣場,則是街頭藝術家的重要據點,每日由近午到深夜,演出不輟。越過廣場,正對教皇宮,是「亞維儂」的售票處和行政中心,有海報板、節目單和報評供戲迷參考,也是劇場工作者交換心得和經驗的最佳地點。每天子夜時分,節目方才結束,常見觀眾三五成群坐在廣場邊咖啡廳,談論、批評、交換心得,直至凌晨一、二點方休。這般熱烈討論,參與藝術的氣氛,再次印證藝術節的熱力。這樣的現場交流方式、自由與興奮的氣氛並置,對於表演藝術工作者而言想必有着拓展視野、啟發創作靈感和激發人心的助益。其實不僅僅是在晚上演出結束後,即便是在白天的街道旁露天咖啡座和餐廳,亞維四處都可看到遊客悠閒地坐着喝咖啡、談天說笑或討論前晚所看過的作品。五十二年來,它因藝術而重生、蓬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熱愛表演藝術(尤其是戲劇)的人們,也發掘、造就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和團體。亞維儂與歐洲其它八個城市已經被選為「公元2000年的文化城市」。
歷史名人
畢加索創作的《亞維農的少女》
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完成於1907年,油畫,244厘米,現位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畢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畢加索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後來長期定居法國。他的父親是一位藝術教師。他自幼喜愛藝術,15歲時以優異成績進入巴塞羅那美術學校,後來轉入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他於1900年來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極大的同情心描繪窮人的生活。此時,他的作品充滿悲劇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藍色調,使他的畫上充滿孤獨和絕望、災難與不幸的感覺。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其創作的「藍色時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畢加索創作生涯的「粉紅色時期」。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描繪馬戲團人物為主,形象雖然憂鬱,卻並不孤寂。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於是,他畫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亞維農的少女》。
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誌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維農的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畢加索這幅《亞維農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為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了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參考來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