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二世為什麼簽訂柏林條約
柏林簽約 |
亞歷山大二世為什麼簽訂柏林條約俄國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引起英、奧等國的強烈不滿。同年,德、俄、英、奧、法、意、土在柏林舉行會議,7月13日,各國簽訂《柏林條約》以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雖然這是俄國外交戰線的一次失敗,但新的條約還是保留了一部分戰果。保加利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獲得了廣泛的自治,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和羅馬尼亞獲得了獨立。俄國在這場戰爭中還獲得了此前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大片領土,南比薩拉比亞和摩爾達維亞,黑海沿岸的巴統等地併入俄羅斯版圖。[1]
柏林會議(德語: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會議。在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後,強國希望重建巴爾幹半島的秩序。因此,德國首相俾斯麥代表德國舉行會議,邀請各國出席,以平衡英國、俄羅斯與奧匈帝國的利益。與會國包括歐洲強國與奧斯曼帝國。
會後,俄奧關係卻漸漸變差,而巴爾幹民族問題並沒有得到完滿解決。經過回教帝國數個世紀的統治,保加利亞與數個主要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國家終於在會後獲得強國確認,成為獨立民族國家。會議目的主要是修改聖斯特凡諾條約的條款,讓土耳其保得住君士坦丁堡。此舉防止俄羅斯在打敗土國後,向巴爾幹擴張。最後,與會國家簽訂了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黑山獲得獨立;保加利亞得到自治;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劃歸奧地利管理。
柏林會議前後十餘年間,俄國近東政策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避免外交孤立,保證黑海兩海峽的安全和確保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優勢地位。
1878年歐洲大國為修改俄國和土耳其簽訂的《聖斯特凡諾條約》,在柏林召開的國際會議。
1878年的《聖斯特凡諾條約》,引起英、奧的強烈不滿。英、奧反對俄國在巴爾幹擴大勢力,反對在巴爾幹半島建立大斯拉夫國家保加利亞。奧匈帝國外交大臣G.安德拉希提議召開國際會議,重新審議和修改該條約。英國欣然贊同,並以武力脅迫俄國讓步。俄國因剛結束戰爭,內外交困,無力再戰,被迫同意參加會議。
1878年6月13日柏林會議開幕。參加國有德、俄、英、奧匈、法、意、土耳其,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希臘、伊朗被邀參加會議,但沒有表決權。德國為東道國,O.von俾斯麥任會議主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