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國際網絡)
互聯網(國際網絡) |
互聯網(internet),又稱國際網絡,指的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 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因特網。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結構。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截至2022年6月末,中國3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63億戶,比上年末淨增2705萬戶。中國固網寬帶的平均下載速率和移動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都居世界前列。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互聯網
- 外文名;internet
- 定 義;電腦相互連接並溝通而成的網絡
- 起 源;美國的阿帕網(ARPANET)開創時間1969年
- 分 類;技術互聯網域名.com、.cn、.cx、.cc.、top等
發展歷程
綜述 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聯網,又稱網際網絡,根據音譯也被叫做因特網(Internet)、英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有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各種不同的連接鏈路、種類繁多的服務器和數不盡的計算機、終端。使用互聯網可以將信息瞬間發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會的基礎。 因特網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由馬薩諸塞州劍橋的BBN科技參與執行 ,BBN構建了IMP(接口信息處理機) ,那是一種定製的霍尼韋爾小型機(Honeywell DDP-516 Minicomputer) [5] 。在經過BBN對軟件設計,路由,流量控制及網絡控制的設計和構建後 ,它們被分配到各個站點充當接入ARPANET的網關。BBN在1969年8月30號到年底間陸續製造了4台IMP [6] ,並開始聯機。
另一個推動 internet發展的廣域網是NSF網,它最初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建設的,目的是連接全美的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供100多所美國大學共享它們的資源。NSF網也採用TCP/IP協議,且與internet 相連。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其主要目的為用戶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着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net上開展了商業活動。隨着internet的商業化,其在通信、信息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net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球。
1968年 1968年,參議員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聽說BBN贏得了ARPA協定作為內部消息處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發送賀電祝賀他們在贏得「內部消息處理器」協議中表現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貝協議)在貝爾實驗室被提出來,1979年,在UUCP的基礎上新聞組網絡系統發展起來。新聞組(集中某一主題的討論組)緊跟着發展起來,它為在全世界範圍內交換信息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然而,新聞組並不認為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因為它並不共享TCP/IP協議,它連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統,並且很多互聯網站點都充分地利用新聞組。新聞組是網絡世界發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個檢索互聯網的成就是在1989年發明出來,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體成員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創造的,他們為FTP站點建立了一個檔案,後來命名為Archie。這個軟件能周期性地到達所有開放的文件下載站點,列出他們的文件並且建立一個可以檢索的軟件索引。檢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識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學,擁有第一個Archie的大學,發現每天從美國到加拿大的通訊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訪問Archie。學校關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這麼大的通訊流量,因此只好關閉外部的訪問。幸運的是當時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當時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計算機)發明了WAIS(廣域網信息服務),能夠檢索一個數據庫下所有文件和允許文件檢索。根據複雜程度和性能情況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簡單的可以讓網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計算機公司維護着在全世界範圍內能被WAIS檢索的超過600個數據庫的線索。包括所有的在新聞組裡的常見問題文件和所有的正在開發中的用於網絡標準的論文文檔等等。和Archie一樣,它的接口並不是很直觀,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費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聯網應用的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人----這些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個分類互聯網信息的協議。這個協議,1991年後稱為WWW(World Wide Web),基於超文本協議――在一個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連接的系統,當你閱讀這些頁面的時候,你可以隨時用他們選擇一段文字鏈接。雖然它出現在gopher之前,但發展十分緩慢。 由於最開始互聯網是由政府部門投資建設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於研究部門、學校和政府部門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務於研究部門和學校的商業應用之外,其它的商業行為是不允許的。90年代初,當獨立的商業網絡開始發展起來,這種局面才被打破。這使得從一個商業站點發送信息到另一個商業站點而不經過政府資助的網絡中樞成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學被開發出來。當時學校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菜單系統可以通過局域網訪問學校校園網上的文件和信息。緊跟着大型主機的信徒和支持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的擁護者們的爭論開始了。開始時大型主機系統的追隨者占據了上風,但自從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宣稱他們可以很快建立起一個原型系統之後,他們不得不承認失敗。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們很快作了一個先進的示範系統,這個示範系統叫做Gopher。這個Gopher被證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後的幾年裡全世界範圍內出現10000多個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知識。在一個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個數字選擇你想要的菜單選項即可。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選擇全世界範圍內的所有Gopher系統。
當University of Nevada(內華達州立大學)的Reno創造了VERONICA(通過Gopher使用的一種自動檢索服務),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強了。它被稱為VeryEasyRodent-OrientedNetwideIndextoComputerizedArchives的首字母簡稱。遍布世界的gopher像網一樣搜集網絡連接和索引。它如此的受歡迎,以致很難連接上他們,但儘管如此,為了減輕負荷大量的VERONICA被開發出來。類似的單用戶的索引軟件也被開發出來,稱做JUGHEAD(JonaysUniversalGopherHierachyExcavationAndDisplay). Archie的發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堅持Archie是Archier的簡稱。當VERONICA和JUGHEAD出現的時候,表示出非常的厭惡。
網絡核心協議
計算機網絡是由許多計算機組成的,要實現網絡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必須要做兩件事,數據傳輸目的地址和保證數據迅速可靠傳輸的措施,這是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丟失或傳錯,Internet使用一種專門的計算機語言(協議),以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地到達指定的目的地,這種語言分兩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和IP(Internet Protocol網間協議)sure網絡營銷理論。 TCP/IP協議的數據傳輸過程:TCP/IP協議所採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組交換方式。所謂分組交換,簡單說就是數據在傳輸時分成若干段,每個數據段稱為一個數據包,TCP/IP協議的基本傳輸單位是數據包,TCP/IP協議主要包括兩個主要的協議,即TCP協議和IP協議,這兩個協議可以聯合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協議聯合使用,它們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協議把數據分成若干數據包,給每個數據包寫上序號,以便接收端把數據還原成原來的格式。 (2)IP協議給每個數據包寫上發送主機和接收主機的地址,一旦寫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數據包就可以在物理網上傳送數據了。IP協議還具有利用路由算法進行路由選擇的功能。
(3)這些數據包可以通過不同的傳輸途徑(路由)進行傳輸,由於路徑不同,加上其它的原因,可能出現順序顛倒、數據丟失、數據失真甚至重複的現象。這些問題都由TCP協議來處理,它具有檢查和處理錯誤的功能, 必要時還可以請求發送端重發。簡言之,IP協議負責數據的傳輸,而TCP協議負責數據的可靠傳輸。
網絡相關命名
互聯網、因特網、萬維網三者的關係是:互聯網包含因特網,因特網包含萬維網,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設備組成的網絡就叫互聯網。所以,即使僅有兩台機器,不論用何種技術使其彼此通信,也叫互聯網。國際標準的互聯網寫法是Internet,因特網是互聯網的一種。因特網可不是僅有兩台機器組成的互聯網,它是由上千萬台設備組成的互聯網。
因特網使用TCP/IP協議讓不同的設備可以彼此通信。但使用TCP/IP協議的網絡並不一定是因特網,一個局域網也可以使用TCP/IP協議。判斷自己是否接入的是因特網,首先是看自己電腦是否安裝了 TCP/IP協議,其次看是否擁有一個公網地址(所謂公網地址,就是所有私網地址以外的地址)。 因特網是基於TCP/IP協議實現的,TCP/IP協議由很多協議組成,不同類型的協議又被放在不同的層,其中,位於應用層的協議就有很多,比如FTP、HTTP、SMTP。只要應用層使用的是HTTP協議,就稱為萬維網(World Wide Web)。之所以在瀏覽器里輸入百度網址時,能看見百度網提供的網頁,就是因為您的個人瀏覽器和百度網的服務器之間使用的是HTTP協議在交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