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可追溯至建校初期。1951年8月,云南民族学院(2003年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创立,即以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要任务,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干部轮训部,简称“干训部”,进行少数民族干部的非学历轮训教育。中间一度停止办学,直至1975年,又重新恢复了干部轮训部,简称“干训部”,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在职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学制1年。1978年秋,招收在职民族干部中专班,学制2年,颁发中专毕业证书,由非学历教育扩展至学历教育领域。1982年,学校成立了夜大函授部,举办函授、夜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干训部开展了少数民族干部脱产学习、专科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1983年,干部轮训转为正规培训,干部轮训部更名为干部专科部,简称“干专部”。1998年6月,学校整合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将干部专科部和夜大函授[1]部合并,组建成人教育学院,统一进行成人高等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教育的管理工作。2007年6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10月,继续教育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科,招生与学生管理办公室,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办公室等4个科室机构,教职工21人。

目录

学历教育

多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学院继承和发扬了云南民族大学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云南民族大学的办学优势,先后与省外名校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学习、借鉴了省外名校好的办学经验,引进了特色专业,增加了招生指标,缓解了本科计划过少的压力,提升了云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实力。深入云南省基层、边疆民族地区,设立校外站点,拓展生源,组织教学,成为重要的办学基地,增强了学校在继续教育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办学类型有函授,业余(夜大);办学层次有专科、专升本、高起本,涉及经济学[2]、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54个本专科专业,约400门课程。从2010级起,开设了网络课堂,将部分课程改为网络教学,运用现代远程网络技术手段,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灵活掌握学习时间,成效显著。

为充分发挥云南民族大学服务云南民族宗教事务的作用,学校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合作举办云南省第二届宗教界人士学历教育班。2016年1月入学,学员125人,其中,高起本58人,专升本2人,专科65人。云南省第二届宗教界人士学历教育班,是云南省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的典型范例。

2019年10月,成考报名人数5825人,在校生17000余人。

非学历培训教育

早期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干部的短期轮训,学习内容为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正规化的学历教育发展起来,并成为主体教育业务后,非学历培训教育依然保留下来。1980年代,举办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培训,如“全省回族干部培训班”,“民族工作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班”,“民委主任岗位培训班”等。

2015年7月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云南民族大学为第五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基地设立在继续教育学院。10月16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继续教育处处长高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文波,学校副校长王德强、李炳泽,省博士后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李玉红等领导,出席授牌仪式。201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高级研修班。2019年9月,在香格里拉市举办了“智能感知网络技术与应用高级研修班”。

教学成果

云南民族大学的继续教育,已经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10余万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大批毕业生成长为领导干部、企业家、作家、学者、新闻工作者等优秀人才,有的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厂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国家公务员、金话筒、全国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全省优秀县(市)委书记、云南省先进个人、云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厂长、云南省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云南省优秀乡镇企业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嘉奖,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拥戴。

视频

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相关视频

云南民族大学各族学子版《唱支山歌给党听》
云南民族大学:面向澜湄国家 深耕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