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里台好風光(陳友)
作品欣賞
二十里台好風光
說到古驛站古龍不得不不說說古龍境內的十里台和二十里台。
在古龍採風團採風期間我有幸來到了二十里台,二十里台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村落,隸屬於立強村,有60幾戶人家,分散居住於崗上和崗下,崗上高出崗下有5米之多,黃沙堆積,和三站望海屯、二站大崗子、四方山以及相鄰的大青山相同,屬於新生代第三世紀的水沖崗,土質肥沃,崗上崗下茂密的玉米、穀子等農作物把二十台包圍其中,一條灰色路面從綠色中直穿而入。我們站在崗下想找人詢問這裡的情況,司機師傅吸完一支煙,看有三兩個人從對面走來,才打破了二十里台清晨的寧靜,他們主動向我們打招,問我們的來意。得知我們是來採訪的,便熱情地向我們推薦這裡年紀最長的一位老人,並說這位老人是本村的歷史性人物,最了解二十里台了。
我們沿着一條悠長的鄉間土路,按照村民的指引找到了史廣發老人的家,老人是土生土長的二十里台人,今年雖86歲高齡,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只是說話吐字有些含糊不清,我們聽起來很是吃力。但我們還是在老人那裡了解到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早在清朝就有這個屯子,那時叫「八家戶」,據說當時有八戶人家在此居住,以放牧為生,崗子的東側半坡處有一條土路,當地老百姓叫「趕牛道」,其實這條趕牛道是一條驛路,站人騎馬送信用的,過往的商隊也走這條道,是八家戶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解放後政府改名叫「二十里台」。可惜的是這條趕牛道在30年前就消失了,被老百姓種上了莊家。此路上連接着十里台下連接着三十里台,三台按照地勢呈C字形分布,各台之間距離均在三公里左右,過三十里台就是杜爾伯特的塔拉哈鎮,塔拉哈也是古驛站,為古龍站的下站。站丁經過時可以在此歇息,或打尖吃乾糧,或放馬吃草。可見,趕牛道是連接着古龍至塔拉哈的一條古驛路,二十里台則是驛路上的路標,這是沒錯的。
我們沿着老人的思緒,追溯着二十里台的歷史,史料有記載,古龍至塔拉哈驛路是1685年(康熙24年)設立,八家戶屯建於1880年(清光緒6年),前後近200年。《肇源驛站史略》記載:「驛路路旁設有路標,每隔三里三就有一個路標,普通路標是用一尺寬,一米長、一尺厚的青石製成,露出地面的部分一尺半左右,頂部是漫圓形,一般沒有文字,重要路標刻有里數或站名等文字。」
據說二十里台是有路標的,是由黃土堆砌而成,由於年代久遠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紅塵之中。但在站人心裡則是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可以想象,這裡有驛路時還是荒蕪人煙的一代黃沙崗,站人一路風塵打馬揚鞭來此駐足歇馬,八戶人家到來後,在這裡繁衍生息,逐漸形成村落,村落里的人們並沒有使用二十台這個名字,而是取名為八家戶這個名字了。
可以推斷,以遊牧為生八戶人家為滿族人或蒙古人,漢人是後來闖關東湧入的,也就是清末大放荒時期「移民實邊」過來的。小村至今還有滿族人居住於此,或許他們才是這裡的土著。隨着土地的大面積開發,滿族人改變了遊牧狩獵生活,融入到漢人之中,開始從事種植業,使荒嶺變桑田。
三百多年過去了,古道以及路標已不復存在,但這條古驛路承載的厚重歷史是永遠無法泯滅的,為了紀念它的功勳,解放後政府將「八家戶」這個小村改名為「二十里台」,讓二十里台這個消失的路標永遠矗立在高高的沙崗之上,矗立在子孫後代的心中。
採訪結束後,我們並沒有離開,我登上山崗,看那漫山遍野的綠色良田,感覺被莊家包裹着,吐須的玉米一排排一陣陣,拔穗的穀子彎着腰,風吹過後,綠浪翻滾。偶爾幾顆老榆樹點綴其中,似看青的農夫,也有成片的楊樹林,樹葉在正午的陽光下似戰士的盔甲閃着銀色的光芒。
靜謐的二十里台,就像站丁剛剛馳騁而過,急促的馬蹄聲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在廣袤的綠野盡頭。這是二十里台人世世代代耕耘出來的沃野良田,從此,二十里台不再荒蕪,趕牛道不再淒涼。
幾聲汽笛嘶鳴,我們在幾縷炊煙中駛離了安詳而又生機勃勃的二十里台,回歸屬於我們的喧囂驛站。
作者簡介
陳友,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