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上帝想看她的舞蹈(為生歌唱)
作品欣賞
也許上帝想看她的舞蹈
讀了《鄧肯自傳》,我不知為什麼想起了台灣作家三毛,也許因為她們都是愛的純粹,愛的率性而為。不同的是,三毛為荷西的愛,樂於將自己投身與婚姻。鄧肯則對婚姻拒絕的很徹底,僅有的一次短暫婚姻也禁錮不住她那顆嚮往自由的心。對於愛,在不停的尋找,不停的失敗中,升華了她對舞蹈的不斷追求,對藝術的終生痴迷。
這是一本傳記,記錄了一位舞者的一生,而這位舞者就叫伊莎朵拉·鄧肯,現代舞的鼻祖。在19世紀初期,高雅藝術僅限於戲劇和芭蕾的歐洲,對於那種對音樂,對詩歌,對自然,自由伸展全身的舞蹈,絲毫不能理解。這不亞於我們聽慣了鄧麗君,就不屑於周杰倫的狀態。
而伊莎朵拉·鄧肯,這位天生的舞者,在六歲時就可以帶領孩童在舞蹈中尋求美感,在10歲時就紮起辮子,冒充成年人辦起舞蹈班的女孩兒,在以後的不停顛簸中,以其超絕的自信,像一個天使一樣,把她的優美舞蹈帶到人間。她的舞蹈融合了希臘諸神的傳承,融合了歐洲著名雕塑和繪畫的唯美,在四肢柔軟的揮舞中,帶給人一種無法言語的陶醉。
但是,在那樣一個年代,人們的守舊,嘲諷,鄙棄,不停地壓迫着一個舞蹈天才,窮困在早期伴隨着伊莎朵拉·鄧肯,她不停地輾轉英國與法國,像一個流浪藝人一樣,在富人和權貴的晚宴中,掙來微薄的房租和食物。 但是自信的伊莎朵拉·鄧肯,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當她在為生活不得不在啞劇,戲劇中扮演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而不能完全展示她的舞蹈時,她憤怒了,決心再也不參加這樣毫無個性和自我的演出,當一家並不重視她舞蹈的劇場老闆以高薪邀請她時,面對她的拒絕,瞠目結舌,拂袖而去。而在數年後,這位老闆在她專舞演出後,手捧鮮花感慨萬千,理解了她當時的態度。這就是伊莎朵拉·鄧肯,這位自信的舞者帶給世界的一份堅持。 這樣的事例在伊莎朵拉·鄧肯的一生中很多次出現,一個鋼琴家聽聞自己的曲子被她編成舞蹈,十分憤怒,找上門來理論,他認為沒有人能理解他的藝術,而鄧肯在他面前立即翩翩起舞,立時吸引了鋼琴家的目光,驚訝地說:這就是我幻想中的感覺。
在鄧肯的一生,詩人,畫家,音樂家,甚至是費地南德國王都曾為她的舞蹈着過迷。在她的一生也有無數個愛人閃過,在沒有婚姻的情況下,她擁有的兩個孩子,沒能伴隨她成長起來,一次意外,塞納河奪走了他們,一年以後,一次萬眾瘋狂的演出後,她的圍巾滑進車輪,也奪走了這位著名的,一生都在舞蹈與愛中徜徉的天使。 也許上帝覺得是時候了,她留給凡間的已經夠多了,上帝也想看看她的舞蹈,所以召回了他的天使,只留下人間最美的舞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