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年-1982年),法國當代著名的先鋒小說家,他的小說以任意交叉錯結的情節和獨特的敘事風格見長,一九七八年出版的《生活的使用指南》是法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之一,被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譽為"超越性小說"的代表作。

喬治·佩雷克 (著名的先鋒小說家)
出生 1936
國籍 法國
別名 Georges Perec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他的作品集敏銳的觀察、睿智的分析、悠遠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於一身
知名作品 《W或童年的記憶》
《消失》
《生活使用說明》
《物》


目錄

經歷

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1982)是波蘭猶太人後裔,在二戰中失去雙親。作為當代最具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集敏銳的觀察、睿智的分析、悠遠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於一身。除小說《物》以外,其代表作還包括自傳《W或童年的記憶》、小說《消失》《生活使用說明》等。[1]

成就

喬治· 佩雷克的第一本小說《物》(1965)獲得了諾多文學獎。1967年,他加入"潛在文學工場"並成為主要代表人物。他嘗試各種文學和數學形式的限制:《消失》(1969)是一部沒有字母e的小說,《生活說明書》(1978年獲梅迪西斯文學獎)則按照拼圖的方式將一系列故事組合起來。在他的作品 中,這樣的遊戲無處不在,就像對身份的追尋和對消失的焦慮。


喬治·佩雷克這位祖籍波蘭的法國小說家的作品是很難譯成中文的,譬如他採取的缺字寫作、回文寫作以及他個人發明的據說至今還有待破譯的文字遊戲之謎,都會是翻譯中不可克服的障礙。這是一種小術嗎?絕對不是。喬治·佩雷克的個人遭遇使他成為一個絕不會"為遊戲而遊戲"的人。他在以個人化的方式表達着某種難以表達--甚至是不可表達的情感。佩雷克的父母是僑居巴黎的波蘭猶太人,1940年父親死於戰場,1943年母親死於集中營。這樣的隱痛是難以消除的,但為了活下去,又是必須消除的。於是佩雷克開始了寫作--這種多少可能緩解隱痛和驅逐噩夢的存在方式。在一篇名為《消失》的作品中,通篇沒有字母 e --這個法語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字母,這部作品據說是一次對母親的死於集中營的悼念。母音 e 的缺失暗示母親的失蹤。

佩雷克的小說《物》早在八十年代初就翻譯發表在《當代外國文學》上。這是佩雷克耗時近十年的一部巨著,是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包羅萬象的內容,百科全書的企圖,欲納世界於一滴水中的手法都說明這一點。作者採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來展開敘述,語言上基本是無個性的、機械說明式的,但由於作者超人的才智,小說讀起來趣味盎然。小說以巴黎一家公寓為中心,逐戶逐人地講述他們的現在、過去和未來等等,於是,初看之下平靜的一潭止水隨着平靜的敘述不知不覺地變得不可思議地喧譁與騷動起來。雖然小說敘述的是一幢靜止大樓的居民的故事,但其中的人是活的,所以故事並不僅僅發生在巴黎,而是發生在全世界。其中點題人物巴特爾布思要在全世界五百個港口畫五百幅海景畫的故事最能說明這一點。我們不時會看見一條條線索從這幢公寓射向世界各地,迴旋、糾結、融合、分叉、斷裂、續接,我們會感到作者不斷由對瘋狂的敘述逆轉向敘述的瘋狂。但這種瘋狂是冷靜的、自覺的,它是佩雷克的一種寫作策略,他以主體的自覺瘋狂克制着世界的不可預測的瘋狂,這就像他在作品中大量無盡地陳列物品名單,不是為了陳列而陳列,他是以此種方式驅逐、控訴、反對、克服物對人的奴役。這部書中大量奇異的故事仿佛是《一千零一夜》的現代迴響;再造一個世界的雄心,讓人想到巴爾扎克喬伊斯普魯斯特

喬治·佩雷克在法國文學史的地位隨着時間的推移日益堅固和重要。一九九二年,佩雷克逝世十周年時,法國文學界為之舉辦了多種紀念性的活動,現在,他在世界文壇的價值也越來越大,對持與其相異的語種的作家也不無啟發。對以漢語寫作者,佩雷克無疑是一塊他山之石,但是恰恰如此,多譯一些他作品中可譯的作品會是有意義的。

喬治·佩雷克是"潛在文學工場"(oulipo)的重要成員,這個實驗文學團體一九六零年成立於巴黎。它的寫作原則是挖掘語言的潛力,按照事先設定的形式,結構和限制,將字母,詞語或句子進行拆解重組,試圖探索一種語言的鍊金術。參加者有十幾個作家和數學家。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成員還有雅克·本斯克洛德·貝爾熱等,在國外的通訊員中,最著名的就是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他的《寒冬夜行人》和《命運交叉的城堡》在結構上所進行的創新顯然是對oulipo寫作觀念的實踐。

作品

不過由佩雷克的作品改編成的電影卻少之又少,一九七四年,法國青年導演Bernard Queysanne改編自佩雷克小說的處女作《沉睡的人》應該算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了,影片獲得了當年的法國讓維果獎。這部散文式結構的黑白電影講述一個普通的年青學生打算在喧鬧的城市中與世隔絕以體驗一種最極簡化的生活,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的生活越來越單調,行為也越來越機械,然而他的內心卻愈加能更清晰地觀察這個世界,他每天不斷的沉思和冥想自己就好像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與各式各樣的人群交流,同樣在思考自己以前的生活狀態。

整部影片的風格很像同屬於七十年代的杜拉斯的作品,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只有人物的行為動作,臆想中的場景和長得不能再長的長鏡頭,還有就是大量的畫外音,由一個女聲用法語朗讀出男主角每天的日記,這無疑是一部個人風格化的實驗電影,而且你如果不懂法語的話可能理解起來會有點問題,不過除去語言關,影片的其他方面比如攝影,剪輯等都還有不少值得細看的地方,畢竟是得過獎的東東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九八零年的《埃利斯島傳說》是佩雷克生前最後一部打上自己標籤的影像作品,實際上它還是佩雷克與法國電影人羅伯特·鮑伯(Robert Bober,曾經是特呂弗《四百下》《射殺鋼琴師》《朱利斯與吉姆》的助理導演)一起去埃利斯島旅遊時隨手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講述二十世紀初美國移民的歷史和現狀,回到巴黎後佩雷克還為影片寫了解說詞。

位於美國紐約的埃利斯島曾經是移民檢查站和進入美國這個遍地黃金夢幻國度的前哨站,大概有超過四成的美國人祖先都曾經在這個二十八公畝大的小島居住過。一八九二至一九二四年間,約有一千六百萬的移民在埃利斯島上停留,等待移民局檢查通過。

埃利斯島的移民港口在一九五四年被關閉了,可是人們希望到美國實現美國夢的願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第三部《Je Me Souviens》其實是一部實驗戲劇,同樣改編自佩雷克生前的劇本,拍攝於一九九零年,導演是法國新浪潮時期的著名演員Sami Frey,他曾經在瓦爾達的《克萊歐的五到七》弗朗敘的《特蕾絲》,戈達的《法外之徒》等不少經典影片中有過精彩的演出。

《Je Me Souviens》是他一個人自導自演的獨角戲,全部在舞台上完成,其實整整七十分鐘只有一個場景就是西裝革履的Sami Frey騎着一輛自行車在黑夜中前行,然後口裡嘰哩呱啦地念叨着一段段又長又難懂的話語,也沒細聽不知道講個啥,反正是越講越激動,車也是越蹬越快,然後就看到自行車後面的舞台布景和燈光隨着他的話在不停地變,時而升高時而落下時而加道具時而減,其實那自行車根本就沒動,整體感覺就像看Sami Frey在騎健身腳踏車一樣,比較荒誕。不懂法語的還是算了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