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科恩
喬·科恩 (1954年11月29日 - ) 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是一位編劇、導演、製片、剪輯。與其弟伊桑·科恩的「科恩兄弟」組合在美國甚至世界獨立影壇都幾乎是無往不利的金字招牌,也是所有演員期望與之合作的對象之一。
喬·科恩 | |
---|---|
出生 | 1954年11月29日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紐約大學 |
職業 | 編劇、導演、製片、剪輯 |
目錄
早期經歷[1]>
- 從演職員名單中,非常明確哥哥喬爾是導演,弟弟伊桑是製片,兩人合作撰寫劇本。但現實工作中卻沒有這樣明確的區分,兄弟倆總是一起策劃、一起寫劇本,一起去看電影,片場上經常看到他們竊竊私語,交換着只有他們才懂的意見,甚至在生活中他們都共同撫養一個他們收養的孩子。出生在1954年的喬爾·科恩是哥哥,三年後出生的伊桑·科恩是弟弟,他們共同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州,這也是科恩兄弟到念大學時才離開的家鄉。喬爾·科恩在著名的紐約大學攻讀電影,而伊桑·科恩則是在德州大學簡短的中轉以後才從普林斯頓畢業的。
職業生涯
- 1984年,科恩兄弟花了80萬美元和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影片《血迷宮》。該片在當年紐約電影節和法國多韋爾電影節上引起轟動。被美國電影界稱為「新世紀的電影神童」。這部黑色犯罪影片被很多人看作是希區柯克式的懸念作品,但影片呈現出的一些特徵又把它和希區柯克作品截然分開。雖然希區柯克作品中的警察大都愚蠢,而這部犯罪影片裡乾脆就沒有一個警察形象出現,其殘忍黑色的程度也比希區柯克更強烈。和希區柯克大多相對工整的用鏡相比,片中鏡頭出現的一些獨特的視點和鏡頭方式,也更為開放更為詭異,從形式上表明了它的80年代身份。影片獲得第一屆桑丹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成為獨立製片史上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而影片這些內容和形式上的基本特徵,甚至影響了以後很多的美國影片,尤其是1990年以後出現的大量獨立製片作品,而在大約十年後成為一種潮流。
- 《血迷宮》的成功,當時只是表現在影片成本與票房的比例上,至於影片所產生的難以估量的重大影響,還要再等上幾年才能顯露出來。直到1987年,科恩兄弟才再度推出他們的新作《撫養亞利桑那》,三年後的1990年又推出《米勒十字路口》。三年一部作品,似乎難以滿足不耐久候的影迷,但每一部作品的推出,都令所有人無法忘掉兩個人展現出的驚人才華。在傳統影片題材範圍內,講述一個並不十分特別的故事,風格化的手法,陰暗的黑色調子,讓你在明白故事之後,又恍惚於迷離的手法。這一切,都使得所有看過這一對兄弟影片的觀眾和影評人,難以忘掉他們平和的怪異、溫柔的誇張和彬彬有禮的黑色幽默。
- 1991年的《巴頓·芬克》,是科恩兄弟正式走上國際影壇的揚威之作。此前的三部影片,都僅僅是在想像與現實的疆界上逡巡,而從這部影片開始,科恩兄弟步入了二者之間廣闊的灰色地帶。這部影片給科恩兄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盛譽,影片還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大獎,他們從此躋身世界級大師名導行列。
- 接下來,1996年的《冰血暴》獲第49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1年的《缺席的人》獲第54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2003年科恩兄弟推出《難耐的殘酷》,2004年是大明星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黑色喜劇《師奶殺手》,2006年兩人又參與了20位名導演合拍的《巴黎我愛你》。這一對編、制、導全面合作的兄弟組合,更以其近乎傳奇的合作方式,為他們的成功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2007年,他們的《老無所依》大放光彩,贏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各項大獎,可謂實至名歸。2008年,他們又攜自編自導的新片《閱後即焚》出現在各大電影節上,繼續「招搖」。
主要作品
- 1984《血迷宮》
- 1987《撫養亞利桑那》
- 1990《米勒的十字路口》
- 1991《巴頓·芬克》
- 1994《金錢帝國》
- 1996《冰血暴》
- 1998《謀殺綠腳趾》
- 2000《逃獄三王》
- 2001《缺席的人》
- 2003《難忍的殘酷》
- 2004《師奶殺手》
- 2007《老無所依》
- 2008《閱後即焚》
- 2009《嚴肅的男人》
- 2010《大地驚雷》
主要榮譽[2]>
- 奧斯卡金像獎
- 獲獎
- 第80屆(2008) -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80屆(2008)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80屆(2008)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69屆(1997)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冰血暴 Fargo (1996)
- 提名
- 第88屆(2016)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間諜之橋 Bridge of Spies (2015)
- 第83屆(2011) -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大地驚雷 True Grit (2010)
- 第83屆(2011)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大地驚雷 True Grit (2010)
- 第83屆(2011)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大地驚雷 True Grit (2010)
- 第82屆(2010) -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嚴肅的男人 A Serious Man (2009)
- 第82屆(2010)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嚴肅的男人 A Serious Man (2009)
- 第80屆(2008) -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73屆(2001)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逃獄三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 第69屆(1997)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冰血暴 Fargo (1996)
- 第69屆(1997) -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冰血暴 Fargo (1996)
- 戛納電影節
- 獲獎
- 第66屆(2013)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
- 第54屆(2001) -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缺席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 第49屆(1996) -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冰血暴 Fargo (1996)
- 第44屆(1991)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巴頓·芬克 Barton Fink (1991)
- 第44屆(1991) -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巴頓·芬克 Barton Fink (1991)
- 提名
- 第66屆(2013)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
- 第60屆(2007)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57屆(2004)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老婦殺手 The Ladykillers (2004)
- 第54屆(2001)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缺席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 第53屆(2000)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逃獄三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 第49屆(1996)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冰血暴 Fargo (1996)
- 第47屆(1994)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金錢帝國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 威尼斯電影節
- 獲獎
- 第75屆(2018) - 金獅獎-最佳編劇獎巴斯特的歌謠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2018)
- 提名
- 第75屆(2018) - 金獅獎巴斯特的歌謠 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2018)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提名
- 第48屆(1998) - 金熊獎謀殺綠腳趾 The Big Lebowski (1998)
- 艾美獎
- 提名
- 第69屆(2017) - 艾美獎-最佳限定劇冰血暴 Fargo (2014)
- 第68屆(2016) - 艾美獎-最佳限定劇冰血暴 Fargo (2014)
- 美國金球獎
- 獲獎
- 第65屆(2008) - 電影類-最佳編劇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提名
- 第71屆(2014) -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
- 第65屆(2008) - 電影類-最佳導演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
- 第59屆(2002) - 電影類-最佳編劇缺席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 第54屆(1997) - 電影類-最佳導演冰血暴 Fargo (1996)
- 第54屆(1997) - 電影類-最佳編劇冰血暴 Fargo (1996)
- 歐洲電影獎
- 提名
- 第13屆(2000) - 環球銀幕獎逃獄三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 第11屆(1998) - 環球銀幕獎謀殺綠腳趾 The Big Lebowski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