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區象山社區
麗江古城區象山社區居委會隸屬古城區西安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下轄福象、玉象、俄古洛等18個村(居)民小組,到街道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清溪社區居委會,南鄰文匯社區居委會,北鄰束河街道辦事處。轄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7戶,有鄉村人口133 人,其中農業人口93人,勞動力6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2人。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氣溫12.6℃,年降水量1,100.00毫米,2006年全社區農民經濟總收入 15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25.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房屋出租為主。[1]
中文名稱: 象山社區
海 拔: 2,400.00米
年平均氣溫: 12.6℃
年降水量: 1,100.00 毫米
目錄
自然資源
麗江地處橫斷山脈三江併流區域,地形地貌複雜、山川壯麗,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共有旅遊風景點104處,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一城」即麗江古城,「一江」即金沙江,「一湖」即被譽為「高原明珠」、「東方第一奇景」的瀘沽湖風景名勝區,「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一風情」即瀘沽湖「女兒國」摩梭人風情。
人口衛生
下轄的俄古洛村現有農戶37戶,鄉村人口133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68人。其中農業人口93人,勞動力64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族。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3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2人(人員名單附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文化教育
居委會轄區內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0,666.00平方米,擁有教師52人,目前整個社區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0人。該居委會建有農村文化活動室1個。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下轄的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共有37戶通自來水,有37戶通電,有3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37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32戶。該居委會到街道的路面均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40公里。到2006年底,全居委會各個村(居)民小組已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部分村(居)民小組村已通路燈。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文地理
納西婚俗
麗江壩區過去的納西人,由於在1723年雍正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首漢族文化影響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實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辦婚姻的制度。兒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豬,酒聘娶。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等漢族傳統倫理,麗江納西與漢族、藏族聯姻的較多。在本民族內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絕對禁止同家族的人結親。結婚,一股都要經過訂親、請酒,舉行婚禮的程序:訂親,納西語叫"日蚌",意為"送倆"。男孩長至五。六歲時,父母便注意給他物色媳婦,請算命先生或祭司東巴排八字,對生辰,或者到寺廟燒香求籤。若是相中的女孩與兒子的生辰屬相相合時,父母便托媒人帶一壺酒去女家為兒子說來。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歲左右即擇日舉行討婚禮。訂婚時,男家須向女方送禮物,第一次稱為"小酒",男方送給女家白米二升(約20斤》、酒一壇(約5斤)、紅糖二至四盒、茶葉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禮物,其餘禮物的多少.視男方的富裕程度決定。小酒之後,任何一方覺得婚事不合適時,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須把所收禮物如數退還男家:茗男家想毀約,把決定通知女方即可。小酒後隔上一年半載,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禮,叫做過"大酒"。除備有過小酒的禮物外,還要贈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兩件、玉或銀手鐲一對、豬肉三十斤、現金若干等,披紅掛彩,由媒人和男家親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來的酒,稱讚酒好、酒甜,並向結親的兩家祝賀。酒席後,女方送一壺酒和兩盒紅糖或一些糙把給男家口禮。男家再將女方回贈的酒敬獻祖宗,宴請親友。"大酒"之後,雙方再不能反悔婚事。送"大酒"後的第二天,男家的至親去女家會親,從此,兩家人開始互訪。自可婚到結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個節日,都要請媒人給女家送去大米一盤(約5斤)。茶葉二包、紅糖二盒,有些地方,在豐收農忙時,男方請未婚媳婦幫助割麥一天,選送一、二馱優質小麥饋贈女方,作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節,未婚男女各自找個伴友,陪同前往對方家裡拜年。任何一方家裡有事,對方便前往幫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談話和接觸,必須嚴格遵守傳統倫理。男女二十歲左右,方擇吉日舉行婚禮,納西語叫"楚美如、意為"娶媳婦"。婚禮由新郎家族中能幹的長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辦。迎親的前幾天,新郎家的院子內要搭大篷,在大門和院中扎迎親牌坊。富有人家還掛宮燈、字畫,到處張燈結彩。在洞房的門框上方,掛一個用紅紙徒糊的篩子,上插三支用柳樹或桃時作的箭,井在紅紙上寫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驅邪得福。正式迎親的頭天,媒人帶領男家親友及吹鼓手,抬着迎親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餅和餌炔(米或糯米蒸熟後,再在木模內壓成講),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開(過去的價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女家將男家彩禮放在院中的方桌上,舉行簡單的點收儀式。送禮的人在女家吃過茶點或便飯即返回。當晚,男家在院中擺上糖果、蜜餞、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鄰村的青年。男女青年們邊唱祝婚歌、邊跳舞,猜拳歡笑,以示慶賀。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們憧憬着未來的幸福生活,歡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雙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稱"壓床".象徵新郎今後如伴友家一樣,兒孫滿堂,全家多幅。第二天正式迎親,大宴賓朋,又叫"辦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親友,帶着新娘婚禮時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換上男家送來的新衣服,外罩紅大褂,頭插首字和鮮花,再蒙上紅布頭帕,一邊拜祭祖先、拜別父母親友,一邊哭泣,表示捨不得離開他們。新娘坐轎或是步行,全憑男家的經濟條件與路程遠近而定。但她必須在同族長輩、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妝,一般有大木柜子兩個,箱子一對,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數套套,繡花鞋一、二十雙,火具、銅鍋、銅盆,銅壺、銅盤,銅勺,銅鎖和銅製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妝用品,隨同新娘送至男家:送親隊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開路、意為清除穢氣,驅逐邪惡,大吉大利,途中,"少年們爭先恐後搶奪新娘蓋臉的紅頭帕,搶到手後,由新娘用喜糖換回。新郎穿長衫、馬褂,帶着禮帽在門前迎候(也有親自前往女家迎親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開花轎門帘,扶新娘出轎,然後躬身向送親的人們致謝。新娘進大門時,必須跨過門檻正中的"馬鞍"(是用大紅紙包貼在門尷上的),意思是跨過"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員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廚屆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後進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換上新娘送的栓有紅絲線的新鞋,表示今後永不分離,然後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內脫下紅大褂,重新梳妝打扮。過一會,伴友們簇擁着新郎,新娘至堂屋,舉行"分大小儀式",即依長幼親疏拜謝新郎方面的長輩,最後敬拜來賓儀式結束後,按照傳統習慣,男女賓客分別入席就座·男賓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為上賓,坐於首席,女賓席上,新娘的母親和伴女最受尊重:其餘來賓,依長幼親疏入座。喜宴至少擺六盤六碗,新郎向男賓席敬酒,新娘到女賓席勸飲.親朋們開懷幀飲,祝新夫婦永結同心。夜晚,青年們圍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歡樂調,有的通宵達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點盛請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來敬酒。來賓興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榮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後,有些地方有鬧洞房的習俗。第三天新人回門,由女家宴客。早餐後,妝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親屬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親,並帶去茶、糖、肉、餌塊等禮物;快到娘家時,新娘放聲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見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後,新夫婦先拜祖先,繼拜父母和長輩,最後向客人敬酒行禮:新郎行三禮九叩,新娘行四禮八拜。客人們暢飲祝福,並送新娘一些禮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專席上去敬酒,同時戲弄刁難他們,如在端給他們的大碗衛放根長粉絲;用馬尾毛或頭髮把肉一塊塊串在一起,把米飯堆得又滿又尖等等,當晚,夫妻倆必須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應回贈些酒、糖之類的禮物給女兒、女婿。第四天如果新郎與新娘如離麗江古城近,就同游麗江古城街,給路遇的親友散發喜糖。第五天,新娘獨自回娘家省親,同母親。姐妹、女伴談話。父母則再次教育她待人處事、生活等方面的規矩和禮節。但新娘當晚必須返回夫家。在婚姻關係中,麗江壩區納西盛行姑舅表親優先婚配(納西話叫"阿貝則美該",意為"舅舅可以強認姑母的女兒為兒媳")。依照傳統風俗,舅父的兒子有優先娶姑表姐妹的權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無權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殘或八字與兒子不合時,才允許她嫁給外人。
發展重點
該居委會下轄的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失地少地農民,青少年就業成一大問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利用區位優勢,引導村民發展第二、三產業,鼓勵村民外出務工。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視頻
麗江古城區突發森林火災,直升機吊桶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