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
臨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雍正七年(1729),裁九溪衛、永定衛和澧州地一部分,始設縣,取安福舊所名曰安福縣,民國3年(1914)1月,因與江西省安福縣同名,乃取壤聯澧水之意,改稱臨澧縣。
臨澧地處湘西北,屬環洞庭湖區丘陵縣,是民主革命先驅林修梅、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著名作家丁玲的故鄉。全縣轄10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籌)、1個經濟開發區、160個村(社區),總面積1203平方公里。
臨澧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全國教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國社會治安治理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先進縣、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縣、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中國煙花爆竹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40多項國家級榮譽和100多項省級榮譽稱號。[1]
目錄
建制沿革
邑地古為荊楚之域。春秋戰國屬楚。
秦贏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隸黔中郡慈姑縣。西漢罷荊州黔中郡置武陵郡,罷慈姑縣置零陽縣,屬之。
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析武陵郡地置天門郡,隸零陽縣。
西晉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立臨澧縣,屬天門郡,隋唐(公元581年後)併入澧州澧陽縣。
西東晉隸屬未變。南朝宋天門太守零陽縣;齊、梁隸天門郡,分屬澧陽、零陽縣;西魏元廓二年(555),罷天門郡,置石門郡,隸之;陳隸石門郡,分屬石門、零陽縣。
隋開皇九年(589),罷石門郡、隸澧州;大業三年(607),升澧州為澧陽郡,改零陽縣為慈利縣,分屬澧陽、慈利縣。
唐武德二年(619),復澧州;開元二十一年(733),隸山南東道澧州澧陽郡。五代隸澧州,分屬澧陽、慈利縣。
宋乾德元年(963),屬荊湖北路澧州澧陽郡澧陽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隸湖廣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分屬澧陽縣、慈利縣;至正二十四年(1364),改路為府,隸荊南道澧陽府。
明洪武十四年(1381),隸常德府;洪武廿九年(1396),隸岳州府,屬湖廣行省上荊南道岳州府澧州慈利縣。
清康熙三年(1664),改隸湖南省岳常澧道澧州直隸州;康熙九年(1670),隸岳常澧道;雍正三年(1725),隸岳州府;雍正七年(1729),裁九溪衛、永定衛和澧州地一部分,始設縣,取安福舊所名曰安福縣,縣城設裴家河(今城關鎮地)。
民國3年(1914)1月,因與江西省安福縣同名,乃取壤聯澧水之意,改稱臨澧縣,廢府州,隸武陵道;民國5年(1916),撤武陵道,改隸湘江道;民國11年廢道,僅存省、縣二級;民國25年5月,臨澧劃入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治慈利);民國29年4月,湖南省設十個行政督察區,隸第四行政督察區(區治常德)。
1949年7月24日,臨澧和平解放,隸常德行政公署(中間稱專員公署);1988年5月,地改市,隸常德市至今。
行政區劃
2015年年底,臨澧縣進行鄉鎮區劃調整調整,全縣17個鄉鎮調整為10個鄉鎮(8鎮2鄉)。
安福鎮。安福鎮轄4個建制村、26個社區,總面積135.59平方千米,總人口14.03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安福鎮轄永安、桂花、臨安、看花村4個建制村和朝陽街、人民街、文化街、河街、四季紅、迎賓路、護城、安福路、芭蕉、太平、文塘、農豐、九姊、清水、梅溪橋、鐵鑼堰、葉家廟、肖家河、太山、總廟、金寶路、大塘、楊崗、楚城、和平、月亮島26個社區。
新安鎮。新安鎮轄8個建制村、8個社區,總面積59.02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新安鎮轄右昌、白岩寺、龍鳳、李溶、古城、杉龍崗、上坪、下坪8個建制村和新馮、南閘、北郊、新西、新東、高興、文昌、樟木8個社區。
合口鎮。合口鎮轄6個建制村、1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49.14平方千米,總人口4.91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合口鎮轄龍家溪、三合、陳湖、楠橋、龍崗、硯水堰6個建制村,白鶴、管渡、群豐、大新街、中橫街、三元口、龍池堰、澧陽、芭茅、黃陵橋、富強11個社區。
四新崗鎮。四新崗鎮轄15個建制村、5個社區,總面積194.28平方千米,總人口5.11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四新崗鎮轄雙龍、雙橋、久豐、眾勝、鰲山、春湖、白雲、石墨山、青林、齋陽橋、馬家、毛花界、珠日橋、神堰、牌樓崗15個建制村和天鵝、柏枝台、金鳳山、雨台、牯牛橋5個社區。
佘市橋鎮。佘市橋鎮轄11個建制村、4個社區,總面積170.89平方千米,總人口4.19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佘市橋鎮轄青龍、雅林、大觀、豐登、高茂、雙溪、荊崗、殷家、蔣家、川崗、歇駕11個建制村和新興社區、文家店、荷花、建樓4個社區。
太浮鎮。太浮鎮轄11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142.50平方千米,總人口2.93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太浮鎮轄高公、保豐、雷水、王化、南陽、八仙、勝利、百草、長沖、萬福、響水11個建制村和衍嗣、陳二鋪2個社區。
刻木山鄉。刻木山鄉轄13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121.72平方千米,總人口4.31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刻木山鄉轄鳳興、俄井、天星、岩龍、桃樹、樓子、雙鳳、九里崗、五里堆、岩橋、黃鰲、章家湖、興隆崗共13個建制村和彭市、群玉2個社區。
停弦渡鎮。停弦渡鎮轄10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117.72平方千米,總人口3.31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停弦渡鎮轄福船、史家坪、九龍、重陽、花林坪、山洲、新溪、彭家河、月星、青山、10個建制村和古渡、杉板橋、金泉3個社區。
修梅鎮。修梅鎮轄9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115.1平方千米,總人口3.41萬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修梅鎮轄仙女、玉皇廟、水閣、雲翎、高橋、沃沙、林家埡、觀音洞、趙家巷9個建制村和七重堰、南江、楊板橋3個社區。
烽火鄉。烽火鄉轄7個建制村、2個社區,總面積97.33平方千米,總人口2.52萬人,建制村合併及村改居後,烽火鄉轄跑馬、沔泗、嘩溪橋、龍泉、藕池、烽火、南田7個建制村和觀音庵、將軍山2個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澧縣位於湘西北,澧水中下游,東、西、南三面環山,東鄰津市,南接鼎城、桃源,西與石門毗鄰,北抵澧縣,地理坐標位處東經111°24'~111°49',北緯29°17'~29°46'。南北長57.5公里,東西寬32.5公里,總面積1203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0.57%。
氣候環境
臨澧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冰凍較弱;日照充足,春季寒潮頻繁,秋季寒露風活躍;雨水充沛,但分布不勻,春末夏初雨水集中,並多暴雨,伏秋乾旱常見;四季分明,季節性強。
縣境西北有刻木山和澧縣太青山等為屏障,致使北方冷空氣南下受阻,越山後下沉,產生"焚風"效應,減濕增溫;中部有東北至西南向的銅山、古老山構成的"馬蹄形";南部有古老山、太浮山、太陽山(鼎城區境)、七姑山、阮山等形成的"撮箕口";西部有水成椏與太浮山形成的"狹山口"。冷空氣易從沔泗窪、張公廟、佘市橋三個迎風口入侵、堆積、加強,形成縣內北高南低的獨特地方性氣候。
氣溫北高南低。縣境歷年平均(系指1959-1985年的平均數,下同)氣溫:北部17.1-17.3℃,中部16.4℃,南部16.5-16.7℃;極端最低氣溫,北部-13℃,中南部-15.7℃。
常德市低溫中心。全縣歷年平均氣溫16.4℃,較周圍各縣、市、區年平均氣溫低0.1-0.4℃;歷年旬平均氣溫除8月上旬至9月中旬高於鄰近縣、市、區0.1-0.4℃外,其餘各月均低,極端最高氣溫,比北面的澧縣低2.2℃,比南面的鼎城區低2.5℃。
多大風天氣。歷年出現8級以上大風,平均每月0.8天,比鄰近的澧縣、桃源縣多0.2天,比慈利縣多0.7天。 年平均降水相對率小,雨季結束較遲。年降水平均相對率為13-14%;比桃源小4-13%;且地域差異小,年降水量較穩定;雨季平均結束日期在7月5日,最遲在7月27日。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臨澧縣土地總面積為120343公頃,其中農用地96382.0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0%,其中耕地40760.25公頃;林地37341.55公頃;園地4065公頃;建設用地14620.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1%,建制鎮683.52公頃,居民點7345.5公頃,其中獨立工礦用地1074.39公頃;交通用地996.84公頃,水利設施用地4458.69公頃;未利用土地9340.7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為主、耕地和林地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31%和47%,全縣土地利用率高達91.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耕地複種指數高達253.4%,土地墾植率為35%。
水利資源
臨澧縣水利設施建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轉軌變型,即建設由興建型向配套挖潛型轉變、投入由投工投勞型向投資型轉變、質量由粗放型向精品效益型轉變,形成了臨澧縣水利建設史上繼青山工程大會戰後的又一個不同的治水特色。1986年起,水利設施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基礎地位作用不斷加強。截止2003年,18年間累計投工10174萬個,年平均565萬個;移動土石方7992萬立米,年平均542.6萬立米,投入水利建設的資金累計3.05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7812億元,自籌資金1.2688億元。本着統籌兼顧、水旱並治的原則,加大了堤垸加高培厚與興建、水庫除險保安與增建、青山水輪泵站和官亭水庫兩大灌溉工程配套改造、以渠道防滲節水和堰塘整修保水為主的農田基本效益工程建設。期間內興建、配套、整修和除險加固各類水利設施7.8萬多處,年平均4328處。其中重點是興建了烽火堤垸,新增小型水庫19座,增建電灌機埠29處33台1941千瓦,特別是對青山水輪泵站和官亭水庫兩大灌區的渠系工程及其配套項目進行了更新改造。18年間,縣內堤垸防洪大堤加長了14.39公里,使全縣大堤總長由34.05公里增加到48.395公里,保護面積由17.21萬畝擴大到18.36萬畝,保護範圍由73個村、868個組、11.936萬人擴大到80個村、931個組、12.648萬人;淨增加和恢復性增加蓄水量3140萬立米,全縣蓄引提總水量由3.9億立米增加到4.2億立米;改善灌溉面積6.08萬畝,增加抗旱面積3.66萬畝、增加排澇面積1.43萬畝。全縣有效灌溉面積由49.65萬畝增加到51.59萬畝,其中旱澇保收面積由34.8萬畝增加到37.34萬畝,穩產高產面積已穩定在22.74萬畝左右。
森林資源
臨澧縣國土總面積120343.0公頃,占全省總面積的0.57%。2013年,全縣林業用地面積51490.2公頃,按地類分:有林地26214.8公頃,灌木林地20608.6公頃,未成林造林地76.1公頃,苗圃地71.0公頃,無立木林地244.9公頃,宜林地4274.8公頃,四旁樹面積3792.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2.06%。全縣森林蓄積量117萬立方米。「十三五」林業發展目標是: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人工造林12萬畝,封山育林10萬畝,中幼林撫育4萬畝,油茶新造6萬畝,油茶低產林改造15萬畝,油茶保有面積達30萬畝以上。林地面積由目前的77.3萬畝增加到80萬畝。公益林面積持續保持在31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持續保持在42.08%以上。森林蓄積量由目前的117萬立方米增加到125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值增加到6億元以上。
礦產資源
臨澧縣處於洞庭湖盆地與雪峰山構造帶的過渡地帶,貯存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目前,縣境內發現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膏、灰岩、石煤、陶土、膨潤土、硅白土、矽砂、煙煤、礦泉水、鐵礦、錳、粘土、砂石和建築石料15種礦產。全縣共有礦山118家,其中石膏礦17家,石煤礦3家,石灰石礦20家,膨潤土礦2家,陶土礦5家,磚瓦用粘土礦31家,砂石開採企業38家,建築石料開採企業1家,礦泉水開採企業1家。
截至2018年3月15日止,全縣生產各類礦產品497萬噸,其中石膏56萬噸(一級膏1.8萬噸、二級膏2.2萬噸,三級膏52萬噸),灰岩礦150萬噸,磚瓦用粘土礦103萬噸,砂石188萬噸。全縣年產石膏粉6萬噸,紙面石膏板300萬平方米,石膏裝飾板20萬平方米,水泥116萬噸。去年實現礦產品的銷售收入9247.9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6%,實現礦業產值25974.6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3%。
臨澧縣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到2001年底,全縣共發現礦產地50處,礦產21種(含亞種);探明儲量的有6種,礦產地16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合口石膏礦),大型1處,小型礦床14處;列入《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平衡表》的礦種有3種(亞種4種),在列入平衡表的4處礦區(床)中,特大型礦床1處、大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特別是非金屬礦資源異常豐富,是全省有名「非金屬礦之鄉」,石膏資源居全國第4位、全省第1位、長江以南區域第1位,探明儲量21億噸,資源量30億噸。
能源礦產
煤:主要分布於我縣西部,探明儲量1094千噸。銅山、新鋪一帶煤質為焦煤或肥煤,灰分20-35%,揮發分20-35%、硫3%左右,最高5%,屬高硫煤,發熱量5000-6500大卡/公斤;官亭、杉板、佘市等地煤質為高灰分低變質長焰煤,灰分23.51-44%,硫一般<3%,發熱量4558-6470大卡/公斤。
石煤:主要分布於我縣東部和西部。東部石煤主要分布於烽火鄉觀音庵、高家灘一帶,石煤估算儲量1695萬噸,發熱量可達1209-2400大卡/公斤,但分布範圍小,且含有鈷等多種有害元素。西部石煤主要分布於樟樹、觀音洞-大豐、龍鳳山、鐵灣等地,估算儲量6440萬噸,石煤灰分70-88%,揮發分一般大於10%,發熱量一般大於1000大卡/公斤。
黑色金屬礦產
鐵礦:主要分布於停弦、修梅的大小銅山一線,已查明小型礦床1處,估算總儲量300萬噸。
釩礦:我縣東部石煤中伴有五氧化二釩,品位一般0.35%,未探明儲量。
鉬礦:我縣東部石煤中伴有鉬礦,品位可達工業要求,未探明儲量。
非金屬礦類礦產
石膏:根據湖南省地勘局403隊提供的資料,我縣具有工業價值的石膏資源分布在合口、歇駕兩個礦區,總儲量C+D級202156.52萬噸。其中:合口礦區C+D級180076.52萬噸,屬特大型礦床;歇駕礦區C+D級22080萬噸,屬大型礦床。在兩個礦區總儲量中C級二水石膏48519.63萬噸,占總儲量的24%;硬石膏153636.89萬噸,占總儲量的76%。兩個礦區可分4—7個礦層,礦層累計厚度一般在60米左右,單層厚度在3.70—35.50米。礦層厚度大且穩定,實為罕見。
膨潤土:根據湖南省地勘局403隊提供的資料,該礦產在我縣修梅鎮白土坡村出露情況好,易於開採。省地勘局403隊(1988年)對該區5.2km2範圍進行了普查工作。其中對白土坡礦區1.3km2範圍開展了淺鑽普查評價,計算的表內D級儲量668.75萬噸。據桂林工學院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工作證實,在礦區外圍2.5km2範圍,均有膨潤土礦產出,厚度一般在4-6米以上,概算資源儲量可達到大型礦床規模(5000萬噸以上)。
硅石礦:硅石礦分布於我縣太浮鎮六合村,距鎮政府約15公里,距縣城約42公里。至鎮縣均有公路、據桂林工學院非金屬材料研究所資料證實,硅石礦在葉家山地段,礦層長450米,寬200米,厚40米,儲量180萬m3,477萬噸。在寨頂地段,礦層長500米,寬200米,厚度50米,儲量312萬m3,828萬噸。兩處合計總儲量492萬m3,1305萬噸,屬中-大型礦床。該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易於露天開採。
瓷土礦(高嶺石、伊利石礦):瓷土礦產於我縣烽火鄉花果、白龍泉村,距縣城約12km。礦區處於楊子准地台鄂黔褶帶中,瓷土礦產于震旦系下統江口組地層中。礦體長達16km,礦體所在層位的總厚度約60米,風化深度達50-60米,礦石預算儲量600萬噸,屬大型規模。
石灰石礦:石灰石礦產於我縣官亭、新安、修梅等地,賦存在三迭系、二迭系、奧陶系地層中,儲量豐富,品質優良。據403隊資料,僅新安鎮白岩礦區2.2km2範圍,探明儲量5924.45萬噸,其化學成份如下:CaO52.39%、MgO0.11%、SiO25.76%、Al2O30.22%,屬優質石灰石,現已主要用於水泥生產。石灰石礦一般裸露地表,可露天開採,運輸條件方便。
高硅白土礦(玻屑凝灰岩):礦區位於修梅鎮白土坡村,高硅白土呈穩定層狀,產於新生代上第三系,埋層淺,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
高硅輕質粘土礦:高硅輕質粘土產於烽火鄉擔良山、雲珠山一帶,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比重0.7-0.9,吸附性強。工業分析結果如下:SiO287%、Fe2O33.5%、Al2O36.1%、CaO0.5%,其物理性質近似於硅藻土。
煤系高嶺土:煤系高嶺土分布於停弦渡鎮九龍橋-新溪一帶,賦存於侏羅系香溪煤系地層中,為煤層頂底板,經鑽探揭露厚度20-65米,儲量在億噸以上。工業分析結果如下:SiO244.58%、Al2O334.11%、Fe2O3<2%,是優質的陶土原料,現在主要用於日用、建築陶器生產。
區域人口
臨澧縣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要求,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人口普查,查清了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全縣人口發展變化情況,獲得了大量、詳實的人口數據和信息資料,圓滿地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務。
人口總量
全縣總人口50560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9780人比,十年共增加65829人,增長14.97%,年平均增長1.4%。
全縣戶籍人口45194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9568人比,十年共增加32381人,增長7.72%,年平均增長0.7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18%。戶籍人口中非農業人口86941人、農業人口364478人、戶口待定人口530人,分別占19.24%、80.65%和0.11%。
全縣常住人口400839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1971人比,十年共減少111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1439人,占35.29%,增長98.24%。常住人口占戶籍人口比重為88.6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11%。流出人口大於流入人口,屬於人口淨流出縣。
家庭戶規模
全縣共有家庭戶141929戶,家庭戶人口471068人,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3.32人,與全省平均水平一致,比全國平均水平多0.2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3人比,減少0.01人。二人戶、三人戶和四人戶戶數占家庭戶戶數的67.46%。三人戶和二代戶的核心家庭戶比重,分別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7.61%和14.73%。家庭戶規模縮小,主要是由於生育水平低、遷移流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響。
性別構成
全縣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55532人、女性250077人,分別占50.54%和49.46%。性別比(以女性人口為100)為102.18,低於全國105.20%和全省105.81%的水平。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48%比,下降4.30%。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228781人、女性人口223168人,性別比為102.52%;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00729人、女性人口200110人,性別比為100.31%。
年齡構成
全縣總人口中,0-14歲人口64709人、15-64歲人口390443人、65歲及其以上人口50457人,分別占12.8%、77.22%和9.98%,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2%、高4.62%和0.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8%、高2.69%和1.11%。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較,分別下降5.35%、上升3.03%和2.32%。對照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即形成老齡社會的國際上的通常看法,我縣已成為老齡人口型縣。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表明人民生活和醫療保健水平提高,生育率較低,老齡化進程加快。
民族構成
全縣總人口中,漢族人口495321人,占97.97%,土家族等29個少數民族人口10288人,占2.03%。少數民族人口中,土家族人口9442人,占91.78%。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少數民族個數由22個增加到29個,少數民族人口由2044人增加到10288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由0.5%上升到2.03%。
受教育程度
全縣總人口中,6歲及以上人口478097人,其中小學137374人、初中212257人、高中82226人、大學31121人,分別占28.73%、44.40%、17.20%和6.51%。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由24832人減少到13143人,文盲率由6.02%下降到2.9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10%;每十萬人有大學生人數由1762人增加到6155人,增長2.49倍,比全省平均水平7595人少1440人、比全市平均水平6274人少11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數和文盲率的變化,反映了十年來我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分布與流動
全縣總人口中,8個鎮人口319389人、9個鄉人口186220人,分別占63.17%和36.83%。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城鎮人口增加83103人,增長35.17%。城鎮人口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49%。城鎮人口中,安福鎮104316人、合口鎮54029人和新安鎮56548人,分別占32.66%、16.92%和17.71%。澧北四鄉鎮人口155266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0.71%。總人口中外來人口53660人,占10.61%。戶籍人口中外出人口145302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人口60925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比較,增長1.19倍。表明十年來我縣城鎮化水平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加快,人口流動大量增加。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0.1億元,比上年增長8.3%。分產業看,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8.62、60.89和80.57億元,同比增長4.2%、7.9%和10.3%,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9.7%、34.9%和55.4%,分別拉動GDP增長0.8、2.9和4.6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1.4:33.8:44.7;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353元,比上年增長8.4%。
年末擁有城鄉勞動力294315人,就業283131人,就業率96.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年內新增就業8618人,其中,城鎮4913人、農村370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896人;年末登記失業率3.01%。
2017年我縣共完成省重點民生實事9項,分別是:農村危房改造897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8100人;農村公路提質改造112.72公里;農村公路安保設施建設91.99公里;新增城鎮就業4913人;城市棚戶區改造5080套;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4462人;孕產婦產前免費篩查3500戶;新增社會治安視頻監控攝像頭100個;新增養老服務床位259張;行政村配電網改造7個。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8595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4630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88617萬元,同比增長8.9%;其中教育支出37268萬元,比上年增長4.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8762億元,比上年增長31.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54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農林水支出51328億元,與上年持平。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56568萬元,增長4.4%。其中:種植業產值275875萬元,增長7.85%;林業產值17409萬元,增長14.64%;畜牧業產值312460萬元,增長0.62%;漁業產值41883萬元,增長1.91%;農業服務業產值8941萬元,增長8.09%。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3420公頃,比上年下降0.66%;棉花種植面積3920公頃,比上年增長31.99%;油料種植面積29500公頃,比上年下降1.24%。
主要農產品產量穩中有升。糧食總產量35.0836萬噸,增長4.21%;糧食總產中稻穀產量31.8317萬噸,增長1.14%。棉花產量7938噸,增長27.09%。油料產量52573噸,增長0.43%;其中油菜籽產量52065噸,增長0.85%。蔬菜產量240422.5噸,增長33.62%。水果產量66105噸,增長0.96%。全年牲豬出欄47.82萬頭,增長1.12%;家禽出欄1826.25萬羽,增長0.46%;羊出欄14.25萬隻,下降0.56%。全年可養殖水面4070公頃,增長6.82%;水產品產量26570噸,增長3.26%,其中鮮魚產量24710噸,增長3.19%。
民生水利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700處,比去年增長32.6%;共完成水利投資5億元,比去年增長66.7%;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350萬立方米,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26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66.67公頃。清淤擴容堰塘1500口、疏洗渠道1000公里,維修改造大小機埠76處。
第二產業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98.81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7.2%;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總產值58.3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8.89億元,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21億元,增長9.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8.68億元,增長2.0%。在全縣11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工業企業產值比重有所提高,占規上工業的51%,比去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輕、重工業分別完成總產值68.77億元、71.66億元,分別增長10.8%、24.2%;從區域來看,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增長較快,全年完成產值107.3億元,比去年增長25.6%,占全部規上企業產值的76.4%。從8大主要行業分布看,化學纖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很快,分別完成產值6.9億元、3.9億元、4.0億元,分別增長42.5%、29.4%和24.7%;造紙及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品業增長較快,分別完成產值5.5億元、23.8億元、11.5億元、17.0億元,分別增長19.9%、19.7%、15.7%、13.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則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年實現產值16.0億元,下降10.8%。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減。全年發電量6447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3.8%;水泥280.1萬噸,比上年增長7.3%;機製紙及紙板14.3萬噸,比上年增長10.0%;平板玻璃147.7萬箱,比上年下降39.8%;化學纖維31059噸,比上年增長15.7%;石膏124.3萬噸,比上年增長31.4%;大米94605噸,比上年增長4.0%;紗28128噸,比上年增長11.7%;衛生陶瓷製品1144.04萬件,比上年增長31.8%。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06億元,比上年增長21.05%;上繳稅收1.37億元,比上年增長8.3%。規模工業全年上繳稅收1.52億元,同比增長4.4%。
全年工業消耗電力31007.5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為53.03萬噸標煤,比上年增長6.05%;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為3.5%,萬元產值單耗為0.38噸標煤。
全縣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4家,其中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4家,有勞務建築分包企業3家,共完成產值75654萬元,增長28.5%;實現利潤1440萬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75654萬元,增長28.5%。
第三產業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15.81億元,增長17.1%;按城鄉分,城鎮13.70億元、鄉村2.1億元,分別增長17.3%、16.4%;按類別分,餐飲收入0.69億元、商品零售15.12億元,分別增長5.7%、17.7%。
全年郵政通信事業完成業務總收入21161.9萬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7247.7萬元,比上年增長15.5%;郵政(含代理業務)3914.2萬元、比上年增長12.13%。年末擁有固定電話用戶2.4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5.27萬戶;寬帶上網用戶6.6萬戶。[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全縣共有在崗教職員工3279人。其中:普通高級中學596人,職業高中(職業中專)106人,教師進修學校22人,普通初級中學1141人,小學1327人,其他教職工87人(含機關單位教職工)。年末擁有各類學校87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職業高中(職業中專)1所、初中17所、小學65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共設教學班949個,全年在校學生40762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學班120個,在校學生6768人;職業高中(含女子職校)42個班,在校1517人;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3.7%。初中201個班,在校學生9661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100%。小學584個班,在校學生22816人;小學畢業生為升學率100%。全縣共有幼兒園87所,幼兒班373個,在園幼兒10644人。小學階段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全縣擁有校舍面積69.27萬平方米。全年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2447萬元,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325萬元。
文化旅遊
2017年末擁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擁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紀念館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2保護目錄2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708場、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電視台1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53793戶,無線數字電視用戶22800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全年各類新聞稿件被市以上轉播14911秒,比去年下降23.44%;其中被省電視台轉播1861秒;新聞稿件被中央電視台轉載4篇,比去年增長300%。
全縣擁有國家AAAA和AA級旅遊景區(點)各1處,湖南省風景名勝區1家,鄉村旅遊運動示範基地1家,三星級旅遊飯店2家,旅行社和旅行社門市部6家。2017年旅遊項目總投入1.15億元,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1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7%和18.1%。旅遊業呈現健康穩步發展勢頭。
體育事業
2017年,全縣共有體育館2座,運動場(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場)78個,游泳池(游泳跳水場館)3個,綜合房(館)及專訓練房館共50個。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3項次,年內參加全民健身運動人數1.8萬人,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3萬人左右;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53個。在市以上運動會獲得獎牌129枚。其中,金牌57枚、銀牌36枚、銅牌36枚。電腦體育彩票布點31個,全年完成銷售額3405萬元。
醫療衛生
全縣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97家,同比下降6.59%,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6個,鄉鎮衛生院17個,村衛生室309家,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65個;擁有在職員工2491人,比去年增長56%,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49人(在編人員高級職稱98人、在編人員中級職稱413人、在編初級及以下854人),比去年增長30.6%;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21人;註冊護士721人;鄉村醫生328人;全縣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生數1.8人;編制床位數1632張,實際開設病床1844張;全年接種一類疫苗34500針次,接種率95%;完成螺情調查2098.22萬平方米,滅螺868.22萬平方米,滅蚴180萬平方米;疫區敞放牛羊等草食性家畜淘汰率達到100%.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17年,全縣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8元,增長8.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4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1元,增長8.2%。
全縣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998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人均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2595元,占消費總支出的16.2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979元,比上年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88元,比上年增長3.9%。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16萬人,比去年增長6%;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登記參保人數23.5萬人,基本持平;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39.69萬人,比去年下降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5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0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4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5萬人,比去年增長15%。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180人,比去年下降34.36%,其中:城鎮5442人,比去年下降39.9%;農村15738人,比去年下降32.2%。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519.23萬元,與去年持平,其中:城鎮2782.66萬元,比去年下降32.2%;農村3736.57萬元,比去年增長6.44%。全縣共有各類養老機構147所,比去年增長120%;全縣各類養老機構供養老人5030人,比去年增長144%,其中社會福利院供養老人500人、敬老院供養老人1696人,分別增長150%、17%。
基礎設施
城市建成區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4.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園林面積486.6萬公頃,比去年增長0.57%,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93平方米,比去年增長10.7%;擁有城市供水管道153公里,比去年增長0.81%;擁有城市供氣管道228公里,比去年增長27%;擁有城市排水總管道144.34公里,比去年增長15%,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06%。
電網改造穩步推進,供電基礎設施全面加強。2017年全年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總投資金額7188萬元。涉及柏枝鄉雨台村中低壓配電網改造等工程、110千伏芭蕉變配套送出10千伏芭永線路新建等工程、縣城朱荷堰2號公變台區配變電網改造等工程、修梅鎮沃沙村中低壓配電網改造等工程、10千伏合杉線等5條10千伏線路新建改造,33個行政村電網改造,8個縣城台區以及5個光伏扶貧村新建。強化供電設備運維,10千伏線路跳閘次數較去年同期下降48%,供電可靠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資源環境
耕地保護與用地保障平衡發展。全縣擁有土地面積1203.88平方公里。其中,擁有耕地面積44806.04公頃,基本農田面積36677公頃;批准建設用地80.95公頃,建設占用耕地29.92公頃。實施省以上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個,整治建設規模862.36公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大295.49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24.55%。
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已發現礦種26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8種。非金屬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石膏儲量居全國第4位、全省第1位。
全年營造林面積31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2.37%。
環境治理紮實推進,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全年對中央環保督查組進駐期間交辦的群眾信訪17個交辦件和1個派送件,13件省市環保部門及省市人大執法檢查反饋的問題在規定時間內全部辦結;責令整改企業14家,立案處罰14家,問責17人;完成27台燃煤小鍋爐污染整治,淘汰黃標車270台,關閉11家小造紙企業。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廢物(渣)處理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均達100%,工業廢氣處理率99.80%,每萬元工業產值廢水排放量18.78噸/萬元,每萬元工業產值廢氣排放量2.57萬標立方米/萬元,每萬元工業產值固體廢物排放量0.22噸/萬元;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城市污水處理率、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城區大氣監測結果:二氧化硫:0.0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22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0.90毫克/立方米、臭氧:0.081毫克/立方米、PM10:0.071毫克/立方米,PM2.5:0.049毫克/立方米。[4]
歷史文化
臨澧文化
臨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臨澧縣是楚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境內現存宋玉墓、宋玉城、申鳴城等文化遺蹟,尤以九里楚墓群氣勢恢宏,聲名遠播。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設安福縣,1914年改稱臨澧縣。全縣名士輩出,人才代有,民主先驅林修梅、開國元勛林伯渠、文學巨匠丁玲都是臨澧這方熱土的兒女。
宋玉是兩千多年前的楚辭賦家,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與屈原齊名。他被流放到雲夢澤即現在的臨澧縣望城鄉宋玉村後,不忘報國之志,憂國憂民,在與廣大勞動人民的廣泛接觸後,不僅寫下了傳世千古的詩辭歌賦,而且留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2008年,宋玉傳說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保護名錄項目。
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價宋玉的代表作《九辯》時稱讚道:「《九辯》,本古辭,玉取其名,創為新制,雖馳神逞想,不如《離騷》,而悽怨之情,實為獨絕。」
宋玉在臨澧生活的時間較長,清同治《安福縣誌•流寓》載:宋玉「嘗居於邑,有城與廟,及看花山,放舟湖諸跡,後歿,葬邑之峪溪河南岸」。如今宋玉賞花、泛舟的湖光山色都成了臨澧縣的景點,成了臨澧縣歷史的一部分。
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有關宋玉的故事有:「乾隆戲水放舟湖」、「宋玉魂懲趙美人」、「看花山麓著《九辯》」、「泛舟湖旁編《楚辭》」、「1忠魂悼宋玉」、「文星隕落峪溪河」、「宋玉託夢勸學」、「農夫廟中教子」、「窮書生募捐修書院」、「宋玉顯靈助八樵」等。現擇幾則簡介於下:
「看花山麓著《九辯》」。宋玉居住臨澧之後,白天躬耕壠畝,夜晚秉燭苦讀。閒暇時,他常沿溪而行,在附近的小山上栽種了許多的山花。不日,宋玉在山邊結一草廬,每日1廬中,開始了他《九辯》的艱苦創作。宋玉的一群朋友也常常聚於草廬之中,與宋玉飲酒弈棋。不覺時光飛逝,轉眼到了深秋九月,他又來到山上,只見滿山花草已漸枯萎。宋玉好生傷感,猛然驚醒:百花雖艷,終有凋落之時,我終日沉迷於酒杯棋藝,《九辯》何日著成?不覺自責有加。當即,宋玉從廬中衝出,抱着那副古棋,憤然棄入峪溪河內。從此,宋玉閉門謝客,潛心創作,一部《九辯》終成萬世經典。這座山後人也就稱為看花山,直至今日。
「放舟湖中編《楚辭》」。秦滅楚後,楚國人滿懷「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復國大志。然而,秦國的統治者不斷加強對舊時楚人的鎮壓,所有為楚國1的文人學子、辭賦詩文都在他們的打壓之下。宋玉作為楚國舊臣,對楚國懷着很深的感情,他又恨自己空有報國之心,而無報國之力,終日沉默寡言。一天正值屈原忌日,他聯想到恩師的教誨,精神為之一振,發誓以恩師為楷模,著書述志,以傳後人。自此,宋玉懷着對屈原的思念,着手將老師的《離騷》與自己的新作《九辯》合編成冊,名為《楚辭》。為了避開時事的紛擾,宋玉每日駕舟獨往,泊於湖心,專心於《楚辭》的編寫。後來,人們就把他泊舟寫作的湖叫做放舟湖。
「峪溪河杏壇施教」。宋玉被放逐臨澧之後,為使楚文化在這裡發揚光大,他效法孔子,杏壇施教,在峪溪河南岸的高坡上,設立了「楚辭書院」,將附近農戶漁家的子女,不問貧賤全部免費收來書院進行啟蒙教育。從此,這裡倡教助學之風日盛,一時間,「山野窮覓無頑童,農舍盡聞吟書聲」。後人為紀念他倡教的功德,不僅為其建廟四季祭祀,還在他杏壇施教的地方募捐修建了「九辯書院」。相傳在修建「九辯書院」的時候,萬事俱備,只差8根三丈立柱無處尋覓,急壞了修建書院的主持。忽一日,天上雷雨交加,一陣大風將宋玉廟揭去天蓋,殿中8根立柱齊齊倒下,其中一根立柱上赫然留下兩行字:「興教蓋萬世兮,供我何慷;願他日之遴風兮,皆此棟樑。」人們知道,這是宋玉把人們供奉他的大殿拆了,將立柱獻出來建造書院。
「楚大夫託夢責村夫」。「九辯書院」建成後,鄉里學風昌盛。一年,天遇大旱,地里莊稼眼看顆粒無收,農夫心急如焚。有的村夫對自己的孩子說:現在肚子都快填不飽了,讀書又有什麼用,還是回家幫助澆水抗旱。於是,有不少孩子便中途輟學。當天夜裡,那些輟學學生的父母,個個做了同樣一個夢,夢見宋玉責備他們鼠目寸光,遇到困難就荒廢了子女的學業。第二天一早,那些受到宋玉夢中責備的村夫都帶着自家的孩子來到宋玉廟中叩拜,並把孩子送進書院繼續讀書。至今,在宋玉村一帶,仍保留有孩子啟蒙前先到宋玉廟或宋玉墓叩拜宋玉,然後再進學校讀書的習俗。「養兒不讀書,好比餵籠豬」也成了這一帶勸學的俗理。
宋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歷代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文心雕龍》稱:「屈宋逸步,莫乏能追」;李白說:「屈宋長逝,無堪與言」;杜甫詩讚:「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歐陽修云:「宋玉比屈原,時有出藍之色。」歷代文人泰斗無不視其為宗師,引為楷模。因此,有關宋玉的傳說這一口頭民間文學,無論是對宋玉本人,還是對楚辭文化進行學術性研討,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
節日習俗
正月十五。是上元佳節。《嘉靖常德府志》載:「剪紙為燈,糊以竹格,飾以五彩,有繡球、走馬、蓮花諸類,雖無閩浙刻絲剪絹等項,亦頗精巧。好事者作為燈謎,夜則相聚以猜,名曰『打鼓燈'。婦女相邀成隊宵行,名曰『走百病'」。由此可見,常德地區燈謎活動之盛、花樣之多。正月十八燒燈,人們扎草船,船上貼紙馬,送至江邊焚之,寓意為去災。
舊時,上元節人們還要做小雞般大小麥窩十二個,以象徵十二月,然後把每個麥窩標記某月放入甑中蒸熟,待冷卻後取視,根據每個麥窩中水的深線有無推斷某月水旱。
三月三。農曆三月三,臨澧各地以地菜煮雞蛋當作節日食品,至今仍盛行此俗。地菜子即薺菜,有清肝明目,調理脾胃等功能。當地人在這天還要進山採摘香蒿,然後將其洗耳恭聽淨磨碎拌上糯米粉,用糖或黃豆粉加糖作心,做成一個個扁圓的粑粑入入甑中,蒸熟後取出,紮緊田墈、屋角的蛇眼。據說用此法可讓毒蛇死於洞中。
清明節。臨澧歷來有清明掃墓的習俗。人們備具牲禮上祖先、親屬墳地祭祀,插掛山紙修整墳堆。解放以來,在清明節前後紀念革命烈士,已成了常德人民的新風尚。每年這段時間,各地的學校、單位或個人,都紛紛到革命紀念地去祭奠烈士,在烈士紀念啤前獻花圈,講述先烈事跡,進行各種悼念活動。
臨澧還有在清明節「插柳於門,人簪一嫩枝,謂能辟邪」的風俗。
穀雨茶節。穀雨前采的茶(稱雨前茶)最為清香,在穀雨節品嘗新茶,也就相沿成習,成為民間的茶節。常德講究做「擂茶」。
青節。常德是祖國的糧倉之一,現在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農業生產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農事節氣活動非常隆隆,插秧被稱為「青節」,收穫被稱為「黃節」。伴隨這兩大節氣,有一系列古老的習俗。
過了穀雨,就到插秧時節了。剛剛過去的這一段,耕牛特別辛苦,農家要給牛以犒勞,把穀雨節定為「牛生日」。這一天,給牛放假,用藥水給牛洗澡,讓牛吃甜酒沖雞蛋,舊俗還要在這一天以雞、魚、肉「三牲」和黃花、南粉、木耳「三齋」敬祀牛王菩薩。
到秧田滿壠的時候,人們敲鑼打鼓地來到田頭,燃放炮竹,推出一位最會作田的老「作家」,下田扯第一把秧苗,然後,各家各戶才下田扯秧,稱之為「開秧門」。
插秧田叫「關秧門」。各家各戶插秧田時,幫工不分男女、尊長、晚輩,都可以抓些田泥往田主身上、臉上糊、意為糊住倉口,可以五穀豐登。田主身上泥被糊得越多心裡越高興,田主也可以回擊,若被回擊者不服,則可以帶上滿身泥漿在田主被子上打滾,田主只是阻撓,並不生氣。如果當年風調雨順,人們在慶賀豐收時都要談到:「搭幫今年糊倉糊得緊。」若遇上災年,人們還會互相所怨:「唉,中怪今年沒有糊好倉。」
青年的食品,多以「胙粑肉」、大碗酒為主,佐以魚蝦和鹽蛋。胙粑肉的作法:把500克重的肉切成八塊(老秤二兩一塊,是插秧肉的規矩),用炒糯米粉,紅曲米、辣椒粉、五香粉、鹽粉與肉拌合,放進大陶壇內壓緊,用膠泥密封,醃製而成。隔冬製作,插秧時食用。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常德地區的盛大節目之一。相傳,這天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投江自盡的日子。常德沅、澧流域,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以紀念屈原,是千多年來盛行不衰的傳統風俗。唐朝沈亞之的《屈原外傳》,就有「每值原死日,(楚人)必以筒貯米,投水祭之「的記載。《荊楚歲時記》有「五月五日競渡,俗傳為屈原投汩羅日,傷其死,故掌舟楫以拯之」的記載,可見這風俗已相當古老了。以前,每到農曆四月下旬,便有熱心人士自發地籌備龍舟競渡事宜。龍舟一般為13米多長,1米多寬;頭窄而方,厚且堅,沒有雕刻的龍頭作裝飾,經得起在堆滿巨石的磯頭上猛力衝撞;尾尖而向上翹約2米,沒有龍尾作裝飾,只在尖端一面作標誌的旗幟;舟中設鑼鼓架,架上插兩面小旗。橈手共37人,穿着與旗幟顏色一致的服裝,英姿颯爽,威武雄壯。舟頭一人,是劃「棒頭」的,也就是領隊。此人老練沉着,機智勇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平時在舟頭作些花樣表演,每到關鍵時刻才下橈猛劃,舟如箭飛。第2倉一對戰將,名叫「破水」,平時也不下橈,一旦與對方交鋒,就下橈破浪,為舟添翼。第3倉一對「分水」橈,第4倉一對「引水」橈,橈手都是得力幹員。第5倉至舟尾,有10多對橈,盡由氣力莽壯的年輕小伙充當橈手。舟尾穩坐一位久歷水戰、經歷豐富的艄公。他熟悉水情,能識惡浪、辨漩流、睹風向、奔坦途,保證舟身平穩輕快,懂得見機而作;另有一位機靈的「保艄」,充當他的助手。打鼓倉里的鼓手,除以鼓點統一全舟橈手的動作、鼓舞士氣外,還肩負着判斷局勢,指揮戰鬥的重任。
端午節,臨澧各地均以粽子、鹽蛋為節日食品。粽子以角粽為主,有灰水粽、鹼水粽、清水粽等品種,精緻的粽子中還包有赤豆、湘蓮、火腿、紅棗等配料。五月五日也是古代的「衛生節」,這一天,常德各地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懸掛艾、蒲香草,謂之「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劍斬萬邪」;身上還要佩繡花的香荷包、五彩絲線纏制的小角粽、沉香泥印製的香餅和檀香木雕刻的飾物;用蒼朮、白朮、芸香等燒煙熏屋除疫;在小孩耳、鼻、額上抹雄黃;合家吃雄黃酒、蒜子煮莧菜等。據說雄黃可以去邪氣、蒜子、莧菜可以清除腸胃積滯的毛髮異物等。五月五日傳說又是藥王菩薩生日,稱「藥王節」,有「五月五日,百草都是藥」的民諺,民間有這一日上山採藥的習慣,老人喜歡在這一天用生豬板油一塊,蘸滿雄黃,裹在蒜球上,或以蟾蜍一隻,口中塞入「香墨」(高級墨)一塊,高懸在屋樑上,以備日後生有疔皰癤或被蚊蟲毒物叮咬時取用。三伏常德氣候以三伏天最熱,最高溫度可達攝氏四十二度,故稱「三伏炎天」。流行有「熱在三伏」的諺語。
伏天有節令食品,臨澧人講究在起伏時吃老薑燜子雞,老薑羊肉湯,老薑肉片湯、白胡椒蒸水魚,糯米紅棗蒸豬板油拌以冰糖等。
六月六。臨澧各地普遍把農曆六月六這一天當作嘗新節。有的地方則選六月新谷登場的一個辛卯日嘗新;有的地方季節較晚,六月六這天,以七線禾穗,置飯上蒸熟,象徵豐收在望。節日中,要先以新米飯敬祖先,再以新米飯給狗嘗。然後合家聚食。這一風谷,來源於常德各族人民中共同流行的傳說:谷種是狗從王母娘娘那裡帶到人間的,所以新米飯不忘記狗的功勞。由於六月六是常德氣候較乾燥,太陽光照射較強烈的日子,各地都有在這一天翻曬衣被、書籍等物的習慣,有「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的諺語。據說這一天曬過的東西,可防霉除蛀。這一天,寺廟祠堂,都要翻曬經書族譜,故又稱「曬譜節」。
七月七。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在臨澧也很流行。這一天晚上,大人往往不叫小孩早睡,在天井或曬穀坪中看雙星銀河會。女孩子則喜歡在這一晚,對着朦朧的新月作「乞巧」的遊戲。乞巧的遊戲一般有穿針、浮針、水底看月等多種。穿針是用絲線穿進極小的繡花針,看誰先穿過為巧;浮針則用臉盆盛水,以誰能把針投水中,浮而不沉為巧;水中看月是墨水滴入水中,以每滴墨水在水中不散,且映有一個月亮為巧。在這一天,取鳳仙花法染指甲,也是女孩子的樂事之一。常德農村姑娘中,還有在「七夕」敬「七姑娘」的舊俗。傳說,七姑娘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姑娘,會繡百花,就是沒有繡過白果花。有人告訴她,白果只在半夜開花。為了學傳統繡白果花,她每晚都到樹下去等。封建的父親認為她有不規矩的行為,大怒之下,用扁擔打斷了她一隻腳,她含冤於七夕夜在茅廁自縊而死。姑娘們的花繡得好,常認為是七姑娘教的。因此,初學繡花的姑娘,總喜歡做一隻寸多長的繡花鞋,在七夕夜掛於茅廁中,求七姑娘教會她挑花繡花。至今,還有《七姑娘》的民歌在常德農村流傳。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祖宗節。舊俗,從七月初十起,各家各戶接祖先回家奉祀,俗稱「接老客。」每日三餐供奉,至十五夜,焚燒「靈屋」及大量紙錢「送老客」。還在宅旁野地焚化紙錢打發孤魂野鬼。此俗已日漸消亡。
黃節。這是與春天的青節相對應的扮禾節。如遇豐收,農村里殺豬宰鵝,捕魚撈蝦,準備黃節食品,以招待扮禾客,此節尤以湖區為盛。沅、澧兩岸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戶戶都種了很多田,扮禾時總忙不過來,自古以來就有各方來人打工的習慣。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臨澧各地普遍有「設酒果對月飲之」的風俗,這一晚月亮初升的時候,在月光里擺下時新瓜果、中秋月餅和酒,全家團聚賞月,故有「團圓節」之稱。月光下,大人常向小孩子講些有關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張果老月下打草鞋》等等,但《八月十五殺家韃子》的故事似乎更受小孩歡迎。它表了人民對剝削階級的仇恨心裡和人民的團結反抗精神。一直流傳不衰。中秋之夜,常德文人多在德山河面乘舟玩月吟詩,也有群眾自帶絲竹管弦,在湖上吹打彈唱。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期間,常德的婦女有在頭上簪桂花或房中插桂花的習俗,街上也常有人叫賣桂花,南貨作坊則忙於製作桂花油、桂花糕、桂花糖。因此,城鄉處處桂花香。
九月九。又稱重陽節,「九」這個數字,古人認為屬「陽」,故稱「九九」為「重陽」。這一天,舊時要「飲茱萸酒,蒸菊花糕」佩帶茱萸,登高避疫。此俗,現已演變為秋遊或爬山運動,公園則在這段期間舉辦菊花展覽。
金秋。臨澧人把農曆十月稱為金秋,又稱「小陽春」,民間有「十月有個小陽春,田裡不滿山上尋」之語,農村常在十月上山採集藥材、山蒼子、野栗、毛竹等山貨,以增加收入,故常德山區人民,對十月有特殊感情。十月,農村又忙於彈棉花,準備冬天的被服,村村彈花聲此起彼伏,十分熱鬧,故俗語諺有:「春織蓑衣夏打麻,十月立冬彈棉花。」
臘八。農曆十二月稱「臘月」,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臨澧有在臘日除塵之俗,臘月初八、十八、廿八,家家戶戶要打掃揚塵,清除污穢,可算是傳統的衛生日。臘八又是釋迦牟尼成佛之日,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以供佛,後亦通行於民間。但民間並不吃「臘八粥」,卻流行作「臘八豆」,即將黃豆蒸熟、發酵、加薑絲、粉鹽等製作而成。
年節。從臘月廿四起,被稱為年節,臨澧興在廿四日這天過「小年」。全家團聚,吃一頓豐盛的晚餐。目前,城市裡已不太講究了,但在農村中還有保留。
廿四日相傳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舊俗在廿三日夜裡要備些果品祭祀灶王,求他在上天奏事時隱惡揚善。
「大年」三十,合家團圓,舊俗先接祖先,後吃團年飯。
在舊社會,除夕年關,是究人的鬼門關,凡欠了債的,債主必來逼債,而究人則千方百計躲債。如果你被債主尋到了,他可以拿走你家中的任何東西抵債;中要躲到半夜子時,依常德的風俗,就算隔了一年,即使與債主碰個滿懷,也只能互道「恭喜發財」,而有能提債務的事了。大年三十夜,臨澧有守歲之俗,合家圍爐團坐,送別舊歲,迎接新年。
臨澧年節的吃食,也都要含有吉利的意思,如有的人家,團年飯一定要有十二道菜上桌,表示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菜(財)」。有的人家,要備一條紅鯉魚,稱為「團年魚」,表示「年年有餘」。有的人家,還備有一碗「四季蔥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津市一帶,除夕要吃夜酒、夜粑粑和上春盤。夜酒是一種糯要甜酒,夜粑粑是一種印有吉利字眼的粑粑(用密蘸着吃),春盤裝的是時新生菜,唐朝杜甫有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可見這風俗是很古老的。
祝壽。臨澧有祝「三十六」和「六十」壽辰的舊俗。三十六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人到三十六必借生日沖喜。老人過了六十以後,要加壽一歲,名叫「添壽」。解放前人壽短,把「人上六十」看成是一件大事,認為花甲倒轉,「又是一世人了」。因此,六十大壽的慶典是極其隆重的。祝壽講究女祝實齡,男祝虛齡。[8]
民間藝術
竹馬燈:竹馬燈也是一種地花鼓,表演形式,區別在於它所用的曲牌完全是戲曲曲牌。我縣的竹馬燈一般均採用花鼓戲音樂,配有演唱戲文。竹馬燈一般由兩男一女表演,一個鬚生,一個小生,一個旦角,各人右手執一根馬鞭,"騎"在紙糊篾扎的"馬"上"馬"的韁繩,做着"馬兒"碎步小跑的動作,沿"紗爬拐"的路線(即橫8字)作循環穿行,邊跑邊唱。
蚌殼燈:蚌殼燈有幾種表演形式。一種是一男一女(舉蚌殼的除外)表演。女的裝成小旦,躲在蚌殼內,時開時合,甚為漂亮,稱她為蚌殼精;男的裝扮成打漁郎,頭戴草帽,肩背漁簍手執漁網,稱他為打網的。這種蚌殼燈每當互相發現後,彼此表示驚喜與愛慕,做一些互相挑逗,表達男情女愛的動作,最終以漁郎網到蚌殼精如願以償而表演結束。另一種蚌殼燈則有一個扮演鷸鶴精的演員,與蚌殼精相鬥,在表演時則是互相想辦法如何逮住對方,最後鷸鶴啄到了蚌殼精,蚌殼精則夾住了鷸鶴的嘴,互相都不能逃脫,在相互掙扎時,被漁郎一網雙收。表現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境。[5]
風景名勝
林伯渠故居
林伯渠故居位於臨澧縣修梅鄉涼水井村,離縣城約13公里。該故居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1985年,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關心下,林老故居按歷史原貌進行了修復,鄧小平同志還為其親筆題寫了「林伯渠同志故居」金字門匾。2013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林伯渠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築。林伯渠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故居由於年久失修,僅存一道封火牆。為紀念跨越二個世紀的革命家林伯渠誕辰100周年,臨澧縣委縣政府於上世紀80年代動工修復。
故居座北朝南,為三進,每兩進之間設一天井,有正房14間,雜室5間,建築面積857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兩側封火牆造型,室內門、窗、壁、望板、地板均用木板拼合,並刷塗桐油成深褐色,後堂屋「九牧世家」之匾牌,高懸樑上。整個建築古樸典雅,且「詩禮伴家」之氣息濃厚。故居內開設六個陳列室、陳列林伯渠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圖片、照片和文物資料。故居前有稻田,後有茶山,左曬場,右池塘,腰圍約4米的千年古柏巍然屹立於前曬場中央,一派莊重肅穆的氣象。「林伯渠同志故居」匾牌是鄧小平親筆題寫。
丁玲紀念館
丁玲紀念館建於上世紀90年代,座落在臨澧縣城朝陽東街,為一橫兩層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磚混結構單檐碧瓦,琉璃屋脊,前出檐廊,廊柱直達檐極。館前置圍牆,形成院落。院門左嵌「早春園」石刻,由原國家副主席王震題寫;院門右懸掛館名,為原文化部代部長賀敬之撰,院中塑丁玲半身像。紀念館分三大廳,展出丁玲生平巨幅照片389張,分六大單元記述其光輝一生。陳列有丁玲著作、文稿、獲獎證書,面模、衣物等一百多件。館內百花吐艷,佳樹常青、修竹茂密、四季如春。
宋玉廟
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澧州詩人李群玉從洛陽參加制考落第歸來,他決心以屈宋為師,痛飲讀楚騷,抒發其「巴歌掩白雪」之憤。一日,他來到澧陽郡長樂鄉浴溪河邊宋玉墓(今臨澧縣望城鄉看花村)拜祀宋玉。同時發起修復宋玉墓,並在宋玉城東門外修建宋玉廟。公元1884年(清咸豐四年),安福大財主蔣光業之侄蔣明試捐巨資進行為期二年的大規模整修和擴建。修復後的宋玉廟占地約15畝,分為三進,內塑宋玉像,懸掛一口高一丈有餘的鐵鐘。自唐至清,宋玉廟香火旺盛,遊人不斷。不少文人騷客前來拜祀,在此留下華章。茲錄清道員蔣徽陶《謁宋玉廟七律一首》:「雄才自者擅騷壇,痛我遲來興欲闌。駐馬頻瞻新廟貌,入門猶見古衣冠」。解放初至70年代在宋玉廟內開辦宋玉學校,70年代中期宋玉廟全部被拆,搬至宋玉城北門外,建成現在的宋玉小學。宋玉廟遺址今雖已成一片棉地,但昔日之古剎之氣尚存。
石墨山
在縣城東南12.5公里處,橫跨四新崗、柏枝兩鄉地域,隸屬武陵山余脈的石墨山,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3.9公里,面積13.65平方公里。海拔平均高度120米,主峰高度達148米。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四海名揚,流傳古今的石墨山,不僅有其美麗的自然外貌:青松蒼翠、百鳥爭鳴、奼紫嫣紅;還有着內在的質感美:據晉書史載,東晉宰相車武子,年少家貧,又甚愛讀書習字,石墨山主峰左端有一石台,系天然石墨,被時常登山學習的車武子發現,便以石代墨,日習月讀,潛心鑽研,終成一代名相。由此演繹出的「囊螢夜讀」的千古佳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立志成才,流芳百世。除此之外,相傳石墨山是座充滿靈氣的山,說是一地理先生途經此處時,發現這裡瑞光祥照,十條蒼龍如潮湧般匯集於石墨山,是塊風水寶地,故有世人亦稱石墨山為十脈山。
風光獨秀的石墨山,山形高聳,含煙帶雨,滴翠泛青、鬱鬱蔥蔥,為舊世「安福八景」之一。有古詩詠贊:「翠聳石墨山,山石點如漆。囊螢車武子,夜蘸生花筆」。
牛頭山
牛頭山座落在距杉板鄉駐地2.5公里以南,縱向長20里,橫向寬10里,海拔高350米。相傳原來這裡是一條河,叫楊家河,秦始皇趕山路過此地時,正好天亮了,於是形成了一座山。
牛頭山整個山形酷似臥牛,頭北角南,頭頂平坦。山頂有兩口水井,常年不枯,水源不斷,據說是牛的兩隻眼睛。中間有兩個小凸,叫膝蓋凸,據說是牛的膝蓋。後面有一條小山埂,據說是牛的尾巴。相傳南宋岳飛抗擊金兵時,岳飛的手下戰將高寵挑鐵滑車12輛正是此山。當挑至最後一輛時,高寵被鐵滑車壓死,於是,便葬在該山的北邊山腰上,名叫千紫墳。後人為了紀念高寵,於乾隆五十六年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廟,叫高寵廟,又叫高二觀。1958年後原寺廟全部搗毀,目前山上又新修了一座廟宇,遊人香客可環山進入此廟,燒香拜佛,祈求平安。
青山
青山,位於縣城西北38公里處。這裡綿延起伏的山巒,杉松青蔥,翠竹滴綠,腳下的澧水河古老而恢弘。
這裡不僅積澱着豐富的自然景觀:山水唇齒相依,即有原始而天然的山魂雕塑,又有流動而變幻的水韻樂章。而且還蘊藏着厚重的人文景觀「養在深閨人未識」。
青山水輪泵站:亞洲第一。
青山水輪泵站橫亘在清水中下游,素為「澧水明珠」之稱的洞子坪上。其257米長、高17.2米高的混凝土主壩和384米長、高13.2米高的副壩,氣勢恢宏地將桀傲的澧水攔腰斬斷。控制澧水流域面積15259平方公里,把粗狂張揚的河水變成了一湖平靜安閒的碧波。漫步在泵站大壩上公路橋或人行橋時,觀河水中的湖水,能不感覺到「人定勝天」的奇蹟!
青山灌溉工程:世界第一。
以長藤結瓜、蓄、引、提相結合的青山灌溉網絡,建有主、干、支、斗渠1098公里,灌溉面積為53萬畝。沿着整齊而色清的青石岩千步雲梯而上,那四條排列有序粗圓倒虹吸管,如出水姣龍、直呼雲霄。雲梯兩邊,松竹扶疏、婆婆弄影,清新的空氣,透人肺腑,儼然人間仙境。長達945米的冉坡灣隧洞,自然流暢;橫跨道水的群英渡槽長達1200米,高聳人云,猶如一道倒懸的彩虹。
青山是美麗動人的。她兼容着拙樸之美和質感之美。
太浮山
太浮山又名獨浮山,亦名彰龍山,相傳漢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聞名於世,
故改名叫太浮山。位於常德市臨澧縣城西南12公里,石門縣城東南約40公里,綿亘於石門、臨澧、桃源、鼎城四縣交接部,有「雞鳴四縣」之說。
太浮山東西綿延40餘里長,南北展布16.7里寬,面積4300公頃,主峰第一峰,謂之太浮金頂,海拔605.5米。太浮山山體為扇形,地勢奇特,有99嶺,33岔,系沅澧之名山。
整個太浮山面積4300公頃,最高海拔605.5米,有99嶺,33岔。其「二十四景」江南聞名。自漢代中葉至清代末年,是佛道兩教興盛和發展時期。宋元時期形成了以桃源縣桃花源、臨澧縣太浮山、石門縣觀國山、慈利縣五雷山四大道教聖地。歷代修建寺廟宏觀,至清末尚有金頂大廟、鐵瓦廟、漢王廟、俗聖觀、王通廟、玉皇廟、浮山寺、二水寺、觀音寺、廣樂寺等,是洞庭48福地之一。歷史上遊人如織、香火鼎盛近二千餘年。2001年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太浮山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文化積澱非常深厚。山上奇峰峻峭,層巒疊翠,谷幽崖險,常年白雲繚繞,嵐氣騰騰。山下水庫星羅棋布,松竹掩映,山、水、石、林巧合成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岩、泉、樹、藤自然成趣,天作之景異常醉人。二十四景點綴其間,風光獨特,一年四季,鳥語花香,氣候宜人。遊人置身於這大自然美妙仙境之中,無不感到心曠神怡,嘆為觀止。其豐富的景觀資源由五個方面組成。[6]
城市榮譽
全國文化先進縣 全國科技進步縣 全國教育工作先進縣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 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 全國社會治安治理先進縣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先進縣 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縣 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 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 中國煙花爆竹之鄉 中華詩詞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