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性粒細胞(外文名:neutrophil)是在瑞氏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

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具有分葉形或杆狀的核,胞漿內含有大量既不嗜鹼也不嗜酸的中性細顆粒。[1]

目錄

中性粒細胞偏低

"如果病人中性粒細胞的減少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都比較嚴重,那麼就要考慮做一個骨髓的檢查。所以具體的診斷和用藥,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準。中性粒細胞偏低怎麼辦中性粒細胞是人體內一種具有免疫功能的白細胞,當它低於人體的正常值,就叫做中性粒細胞偏低或者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當它低於0.5×109\/L時叫做中性粒細胞的缺乏。那麼中性粒細胞減少有哪些原因呢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甚至可以起源於一個感冒、一個病毒感染、一個細菌感染或者是一個特殊的感染包括結核、HIV等。第二個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藥物,各種各樣的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精神科、神經科用藥,抗內分泌的一些抗甲亢藥物也有可能會引起中性粒細胞的減少。維生素的缺乏包括葉酸維生素B12、銅的缺乏也可以會導致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另外機體的一些免疫系統疾病,也可以導致一些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減少。除此以外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是良性的、家族性的中性粒細胞的減少。"[2]

正常參考值

0.40~0.75(40%~75%);(1.80~6.30)×109/L

臨床意義

1.增多

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癤癰、膿腫、肺炎、闌尾炎、丹毒敗血症、內臟穿孔、猩紅熱等),各種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鉛中毒、汞中毒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減少

見於傷寒、副傷寒、麻疹、流感等傳染病、化療、放療。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