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吳松弟,樊如森,陳為忠,姜修憲,黃婷 等 著,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目錄

內容簡介

《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變遷》:

《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變遷》為「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的其中一卷,也可以理解為叢書的綜述卷。論述了港口-腹地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相關問題。港口,指對外通商的沿海沿江港口,以及位於邊境或內陸交通要道的通商處所。腹地,在歷史地理學方面,主要指的是位於港口城市背後的港口吞吐貨物和旅客集散地所及的地區範圍。

《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變遷》主要探討了如全球化下近代中國經濟地理的早期演化,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的城市的成長,經濟區域的形成與發展,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與變遷等問題。

《龍頭崛起:長江三角洲經濟空間格局變遷研究(1843-1942)》: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近代時期開埠通商非常早、開放程度非常高、市場經濟發育非常完善、近代工業非常發達的地區,依靠口岸貿易、國內貿易和近代工業,成為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書中首先關注1843年以來約開商埠制度和國內政治改良奠定的經濟秩序形成的過程,進而分商埠區、絲產區、棉產區研究城市工業的進口替代及其催生的工業化浪潮。在1843年到1942年的一百年間,在全球網絡與地方生產網絡、大宗生產方式和柔性生產方式的交織下,各城市具有資源比較優勢的工業都獲得長足的發展,城市的分工協作水平顯着提升,進而形成了專業化的工業空間——產業區。城市工業的實力及城市間產業的分工協作關係對傳統城鎮格局產生了顛覆性影響,使原有的基於行政體系而形成的蘇州、杭州兩個中控型城市體系,轉變為以上海為中心的聚合型城鎮體系。

《看得見的手:地方政府與近代閩江流域經濟變遷》:

《看得見的手:地方政府與近代閩江流域經濟變遷》依託「港口-腹地」與近代經濟變遷研究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以近代福州開埠與其腹地經濟發展的互動為中心,梳理近代閩江流域經濟地理的演進過程,揭示閩江流域對外貿易的發展及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變遷軌跡,探討近代閩江流域經濟地理布局和經濟發展脈絡,並分析環境、政府、市場等因素對貿易和區域經濟地理變遷的作用機制。

《競爭與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關研究(1854-1931)》:

《競爭與合作:近代通商口岸常關研究(1854-1931)》通過梳理近代通商口岸常關的產生背景,解釋了近代常關的分化與沿革的歷程,探討了近代常關的稅收狀況,深入解讀了常關與海關的權力運行機制,並對近代常關貿易格局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強調了這一時期常關的地位與作用。

《大港變遷:上海外貿埠際轉運研究(1864-1930)》:

《大港變遷:上海外貿埠際轉運研究(1864-1930)》是對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對象和範圍的一次延伸拓展研究,是「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研究」叢書其中一卷,以1864-1930年的上海外貿埠際轉運變遷為研究對象。上海的埠際貿易指的是上海與其他口岸間的貿易往來,這種貿易往來有着複雜的內容和不同的性質,可以根據貿易性質的不同將上海埠際貿易劃分為幾種類型,分別反映上海不同功能經濟中心和中轉樞紐港的影響力。

《大港變遷:上海外貿埠際轉運研究(1864-1930)》以1930年作為研究下限,試對1864-1930年間上海外貿埠際轉運進行梳理與分析,提供這一時期內上海外貿埠際轉運的變化情況。

《從城市發展到區域變遷:近代中國通商口岸體系對經濟地理格局影響的研究》

《時局與地域:全面抗戰時期雲南的經濟開發與經濟建設研究》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2.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