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在北京成立,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生态学学科的各个领域。自成立以来,动物生态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描述性研究转向了机理性探索和理论、学说的验证和发展。在传统的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生理生态学[1]、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保护遗传学等。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保护区建设、有害动物的防治和管理等方面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也逐渐应用于种群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目录
合作交流
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国内外动物生态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的合作交流,跟踪全球动物生态学研究热点,引领动物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培养动物生态研究领域的新型人才;服务于国家需求,在有害生物管理和濒危动物保护方面提供科学支撑,并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贡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动物生态学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科逐渐齐全,队伍逐渐强大,研究水平日趋提高,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从单纯的描述性研究转向了机理性探索和理论、学说的验证和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在继续发展传统的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生理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新学科。此外,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保护区建设、有害动物的防治和管理等方面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尤其是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得原有的种群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研究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拓宽了研究的深度和宽度。目前在全球变化对动物种群、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动物对极端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动物行为策略的机理研究,生物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动植物间的协同进化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动物的管理及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和领域,这些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研讨会
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从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到2001年与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品牌会议“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会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这个会议已经举办了14届,成为我国动物生态学界的一个品牌会议,2018年的参会代表达640人。
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将紧密跟踪国内外动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热点和重大进展,在传统生态学研究领域基础上,继续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引入大数据[2]分析和智能化研究领域,推动跨学科研究领域;同时注重培养青年研究人才,拓宽学术交流,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推动本分支学科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入侵动物以及有害动物管理等方面做出贡献。
特色活动
从2001年启,与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 “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会议”,目前已经举办了14届。
历届主任:张洁、黄玉瑶、张知彬、王德华、李明。
参考文献
- ↑ 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 ,搜狐,2019-06-09
- ↑ 大数据有什么作用? ,搜狐,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