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漕運博物館
中國漕運博物館 |
中文名稱;中國漕運博物館 占地面積;6300 m² 類別;綜合博物館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地點;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中國漕運博物館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漕運廣場內漕運總督署遺址附近,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作為「運河之都」的淮安,為展示漕運文化而籌建中國漕運博物館。淮安漕運總督署遺址是2002年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漕運博物館建與漕運總督署遺址相整合,向世人完整地展現漕運古蹟和歷史。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淮安市轄區內收費景區將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開放。[1]
目錄
發展歷史
江蘇淮安位於京杭大運河畔,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便有『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之美譽。人傑地靈的老淮安除了名勝古蹟眾多,人文薈萃外,歷史上的南糧北調、北鹽南運,都途經楚州。追溯歷史:自隋代起,朝廷便在淮安(都指淮安市淮安區)設立漕運專署,宋代東南六路的糧食由淮水入汴水而至京師。到了明清時期,朝廷在淮安設立漕運總督公署,以督查、催促漕運事宜,主管南糧北調等漕運工作。漕運總督公署是朝廷的派出機構,總督一般由勳爵大臣擔任,權力顯赫,不僅管理漕運,而且還兼巡撫,因此也稱漕撫。公署機構龐大,文官武校及各種官兵約兩萬多人,下轄儲倉、造船廠等。位於楚州(今淮安區)城市中心的漕運總督公暑是歷史上主管全國漕運的機構。隨着歷史的變遷,這一建築規模宏偉、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官署逐漸被毀壞,遺址也長年湮沒於地下。2002年,在城市的建築施工中,漕運大堂、二堂及其附屬建築遺蹟被相繼發現,並出土了大批的建築石刻。漕運總督部院遺址暴露後,遂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並於2000年10月被江蘇省政府公布為第5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使這一歷史上重要的遺蹟得到充分的展示與保護,進一步較為完整的研究古代的漕運史,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在原先漕運總督部院遺址建設漕運廣場的基礎上新建一座中國漕運歷史博物館。
基本信息
作為明清兩代融「漕、河、鹽、榷」四大重地於一身的淮安繁華一時,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均駐蹕此地,漕運是明清時期我國經濟的大動脈,是當時交通運輸、物資流通、經濟往來的主要形式。當時國家管理漕運的最高機構——漕運總督署就設在今天的淮安區。
主要展品
漕運博物館於2008年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6300平方米,分地面主體兩層。地面建築採取我國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總體為「品」字形布局,東側建築為臨時展廳,西側為多功能報告廳,中間是門廳及服務空間。地下局部一層,面積5000多平方米,有三個展廳和辦公配套用房及文物庫房。在這裡,集中陳列了古代漕運(運河水上運輸)工具及附屬遺留物品,漕運總督府內工作與生活用品,曾經擔任漕運總督及其他漕運官員(如唐代副宰相劉宴、宋代范仲淹、明代的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施世倫、琦善、段祺瑞等)的信函、書札,墨跡及生活用品,以及歷代有關漕糧流通的記錄、證券、量具、代用品。
主要特色
高新科技讓歷史舞起來
館內將現代化的高科技演示與文物史料巧妙結合,全面展示了中國漕運的恢弘歷史和燦爛文化,每天遊人如織,參觀者嘆為觀止,流連忘返。序廳,180度巨幅投影捲軸與藝術沙盤模型的創意式組合,呈現出一場多感官的視覺盛宴,以具象而有震撼力的方式,還原漕運文化燦爛輝煌的歷史原貌。
船型超級互動桌更充分體現了遊客與歷史的互動。它依照船的造型,分別排布10大塊漕運民俗方面的內容,包括漕神、海神、天后廟、開漕節、高碑店廟會、漕運與西遊記、運河龍舟、生辰綱運輸、十番鑼鼓和漕運詩詞民謠。遊客選擇觸發點,桌上相應的內容隨即發生變化,並且所有畫面的變化會由桌面任意觸發位置貫穿至整個桌面。
走近淮安廳前,靜態的玻璃影像門畫面隨即發生變化,一名從徐州南下的信使,快馬加鞭前往淮安,有加急密函上報漕運總督。伴隨着畫外音「聖旨到,速開城門」。
實景還原令人亦真亦幻
在歷史廳,有組清江造船廠彩繪雕塑。工人們正在製作一艘漕船,只見他們按照各自的分工進行鐵釘連接、鋦加固、拼接榫構、麻絮桐油礪灰捻縫、船底塗漆,儼然就是一部真人演示版的漕船施工工藝圖。
在文化廳里一艘根據明清相關文獻記載按比例縮小復原製作的漕舫。船頭是一個巨大的「獅子」頭,波浪形的毛髮像涌動的運河水;船尾則是寓意平安的良渚文化的圖騰神徽。這艘漕舫為明末清初督運漕糧的一種官船,名為「太平舟」,也叫「飛虎舟」。
淮安廳的河下古街,有種亦真亦幻的錯覺。張記銅鋪內爐火熊熊、淮豐米行里五穀滿倉、淮賓樓美酒飄香、清溪館的宴席上擺着軟兜長魚、開洋蒲菜、平橋豆腐、欽工肉圓等淮揚名菜,兩位士子觥籌交錯、談詩論文……
上萬館藏細說漕運歷史
作為古代衡器使用的石權、鐵權、方升、方斗,交納公糧後官府發給的文字憑據——完納漕糧執照,清漕運總督楊錫紱上奏乾隆皇帝的奏摺,由漕運官員繪製的《清山東運河備覽》,記載衛漕部隊規章制度的清漕標中營炮隊條規殘碑,漕幫的幫規《道德真經》……這些都是漕運的文化信息載體,是漕運文化變化發展的物證。
在淮安廳的一個櫥窗內靜靜地安放着從河下古鎮龍泉窯瓷片堆積遺址發掘的上萬張瓷片。瓷片旁是經考古人員修復的碗、盤、盞、爐和高足杯等,計有30多種。2008年9月17日,由南京博物院和楚州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淮安市楚州區河下古鎮發現了一處大型元、明龍泉窯碎片遺址,出土了11萬片21.8噸龍泉窯青瓷片,其中不乏龍泉窯中的精品瓷片,為官窯御製進獻皇家使用。龍泉窯產於浙江龍泉縣,如此大量的龍泉窯瓷器集中到楚州與它的漕運樞紐地位密不可分。
漕運遺韻展區以展陳楚州(今淮安區)出土的精品文物為主,包含古代書畫、陶瓷類、金銀玉石類等。書畫藏品以王鎮墓出土的字畫為代表,其中包含傳世極少的夏昶、謝環、馬軾、夏芷等名家的遺作。瓷器有六朝醬釉印錢紋雙耳罐、明青花花卉紋蒜頭瓶、清乾隆款鬥彩八寶紋碗等,其中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獸耳蓋罐是元代青花瓷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27件國家一級文物。
東南大學建築規劃設計院經深入調研後,設計了兩套規劃方案。兩套方案是作為一個新景點進行策劃的,一古一今,各有千秋,但總的原則是以地下為主,地上一層,總高度不超過楚州(今淮安區)古城標誌性建築——鎮淮樓,不破壞周邊整體空間效果。本次規劃設計的兩套方案中,一套方案具有古典風格,地面建築以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為主,與漕運總督署遺址公園周邊建築、環境相協調,其建築面積為5170平方米,地面建築總體為「品」字形布局。而另一套方案具有現代氣息,其地面建築採用現代建築風格,並在其中融合了部分傳統建築元素,總建築面積為4678平方米,地面建築總體為「正」字形布局。
文物廳
設計理念是「用現代手段演繹古代文明,用藝術語言在線真實」。集中展示淮安區從新石器時代青蓮崗文化到歷朝歷代精品文物。全面展示了淮安古城的歷史文化成就,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厚實的文化積澱。
願景廳
淮安在運河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繼承與發揚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淮安曾經是運河漕運時代的璀璨明珠,更將是運河人文的先行者和力行者,推動了兩淮與運河地帶和旅遊產業的發展。
淮安廳
運河廳
歷史廳
序廳
180 度巨幅投影捲軸與藝術沙盤模型,將漕運概念高度濃縮。
多媒體原
上海九楊團隊,經過長時間的文獻資料搜集和研讀,專業的導演和策劃、製作人員對漕運歷史的特殊性的研究和創意製作,爭創國內一流水平的策劃和製作。歷經半年時間的構思和創作。多媒體影院劇場和多媒體展項的原創設計,在開館後得到了業內專家和領導的頗高評價。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淮安市轄區內收費景區將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開放。免費時間為待疫情結束,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護士證等與醫務工作相關資格證件)可享受景區門票免費。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窮游小伙來到淮安漕運博物館,見證幾百年的漕運歷史,360影視 ,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