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城市韌性的時空格局演變及驅動因素研究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城市韌性的時空格局演變及驅動因素研究》,黃杰 著,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中國城市韌性水平日漸提升。然而,由於不同城市面臨的不確定性擾動和未知風險空前多樣,且各城市在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方面空間異質性特徵明顯,從而導致各城市的韌性水平差異顯着。而城市韌性的空間差異勢必會對城市系統、城市可持續性發展以及區域協調發展提出嚴峻挑戰。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精確定量測度我國城市韌性水平,探究中國城市韌性的空間差異及驅動因素,可為「十四五」時期中國城市韌性的提質增效及韌性城市建設的統籌推進提供有力支撐。

本書全面梳理了國內外關於城市韌性研究的相關文獻,發現無論是在測度方法還是在研究內容上,中國城市韌性的研究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深入。首先,本書使用2005-2018年我國282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將我國經濟板塊劃分成東中西三大地區以及南北兩大地區,從經濟、社會、生態、基礎設施四個維度構建了我國城市韌性水平指標評價體系,利用熵值法測度了我國城市韌性的綜合水平;其次,運用二階段Theil 指數測算了中國城市韌性的總體空間差異,並依照東中西和南北方的空間尺度進行分解,進而揭示其差異大小及來源;再次,利用Kernel 密度估計方法、Markov鏈等方法對全國和各地區城市韌性的動態演進趨勢進行了深入探究;最後,從經濟增長、市場規模、技術創新、對外開放、財政規模、金融發展6個方面出發,運用分位數回歸方法識別各驅動因素在不同分位點處的作用大小和方向,以考察中國城市韌性時空演進特徵的深層次原因,並根據實證分析結果提出了提升中國城市韌性的具體路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