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工民主黨福州市委員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福州市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一個民主黨派,是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是以醫藥衛生界知識分子為主,有代表性的高、中級知識分子[1]組成。
目錄
概況簡述
1930年8月,在農工黨創建之時,福州市就有一批農工黨員,直接在本黨中央和福建省工作委員會領導下開展活動,經歷了由逐漸認識、靠攏到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發展道路。先後參加了「福建事變」、抗日救亡和迎接福州解放的重大鬥爭,為福州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
1950年1月,農工黨福州市整理委員會成立,月底改組為農工黨福州市工作委員會,開始直接主持和領導全市農工黨基層組織的活動,在本黨福建省工作委員會和中共福州市委的領導下,宣傳和發動全市農工黨員踴躍投身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和「三反五反」運動。1954年3月正式產生農工黨福州市第一屆委員會,全市農工黨員以高度的政治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1978年11月,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召開恢復組織活動會議,着手整頓、健全和鞏固基層組織。1980年4月,市委會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傳達農工中央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號召全市農工黨員圍繞福州市經濟建設中心「出主意、做實事」,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為促進福州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可貴的努力。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領導下,大力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構建和諧福州建科學發展之言,獻維穩促和之策。市委會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從2002年以來,連續8年的政協全會發言都圍繞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得到了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採納,取得了豐碩的參政議政成果。同時,市委會廣泛發動廣大農工黨員為推進海峽西岸建設區建設、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建功立業;積極挖掘潛力,組織廣大農工黨員投入「海西春風春雨光彩」行動,開展抗災救災、服務新農村、醫療扶貧、捐資助學等富有實效的社會服務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組織發展
隨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日趨完善,民主黨派[2]政治地位不斷提高,農工黨福州市組織從1950年的64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1386名黨員,下轄1個縣級市委會,5個總支委員會,5個區工委會,64個基層支部的一支生機勃勃的隊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將繼續發揚本黨優良傳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海峽西岸兩個先行區建設大局,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上,續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新篇章。
農工黨福州市整理委員會成立,1954.3農工黨福州市第一屆委員會成立,至今已是第十一屆市委會。
農工黨福州市第十一屆委員規模38人,實有委員36人。其中:主委1人、副主委6人,常委16人。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現有黨員1388人,其中男692人,女696人。在職的801人,退休的587人。醫務界的851人,占61.3%;教育界338人,占24.4%;科技界128人,占9.2%;其它界別71人,占5.1%。大專以上學歷1062人,占76.5%。高級職稱429人,占30.9%;中級職稱682人,占49.1%。高中級職稱1111人,占80.0%。平均年齡52.6歲。
班子領導
所屬組織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現有2個地方組織(福州市委會、福清市委會)、5個區工委會、64個基層組織(其中,總支5個、市直屬支部或支部委員會15個)。從地域分布來看,有福州(市委會)、福清(市委會)、連江縣(總支)、閩侯縣(總支)、長樂市(支部)。
專 委 會
機構編制
十一屆市委會設立4個職能工作部門,即1室3處(辦公室、組織處、宣傳處、諮詢服務處)。市委會機關共有編制16人,其中,行政編制14人、工勤事業編制2人。有科級職數9人(其中領導職數6人、非領導職數3人)。現有工作人員15人。
任職簡況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現有省人大代表2人(其中省人大常委1人);省政協委員1人;市人大代表6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協委員16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4人);各區(市、縣)人大代表12人,其中常委7人;各縣(市)區政協委員59人,其中常委18人。在各區縣(市)區政府擔任實職的有2人。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3日,被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授予「農工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參考文獻
- ↑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搜狐,2021-07-20
- ↑ 我國八大民主黨派 ,搜狐,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