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青少年身心健康專業委員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青少年身心健康專業委員會2022年7月26日,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青少年身心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暨首屆國際青少年身心健康交流大會在北京貝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會議中心舉行。

目錄

會議簡介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主辦,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青少年身心健康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承辦,北京貝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獨家支持,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專業委員會、中國藥文化研究會[1]藥食同源分會等單位協辦。

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領導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因疫情影響,部分境內外專家學者和嘉賓通過線上方式參會。

專委會成立

宋建平秘書長現場宣讀專委會成立批覆文件;宣傳部負責人侯喆宣讀專委會成員名單,宣布張世君主任為名譽會長,蓋海山主任為總顧問;宣布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徐孟洲、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王雨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心理教師楊春燕、向雷書法技藝創始人張向雷、朗瑪峰創投董事長肖建聰為專委會顧問;宣布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沈凱為專委會會長,北京廣譽遠中醫門診部有限公司院長李玫、中國中藥協會亞健康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董建國、江蘇大學教授狄榮科、西南大學教授楊東、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劉霞、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心理教師宋麗波、首都醫科大學教師郭飛飛、北京孚安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震、北京貝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擁軍為副會長;宣布知否(青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鍾麗萍為專委會秘書長,邰俊峰、朱巍、劉奇思等為專委會副秘書長。

宋建平秘書長現場為專委會授牌,並為名譽會長、總顧問、顧問、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等頒發了聘書。

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青少年身心健康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專委會會長沈凱教授在就職報告中從三方面闡述了專委會成立的初衷、意義以及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的關注點。沈凱會長認為,青少年的健康,既是個人問題,也是家庭問題,更是國家問題、社會問題。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青少年的近視、超重、脊柱側彎、心理抑鬱等問題普遍出現。比如視力方面,根據人民網的信息,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眼1億以上;心理方面,《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發布的信息表明,中國目前患抑鬱症的人數達9500萬,其中50%為在校學生。這些數據已表明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形勢嚴峻。專委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匯聚更多的社會力量,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工作做得更好。期待在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的指導、監督和幫助下,專委會能做出更多成績,為國家為社會為千千萬萬個家庭做出應有的貢獻,使專委會成為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面旗幟。

具體要求

沈凱會長在就職報告的最後強調,國家2019年推出了《健康中國行動》,明確把處於青少年時期的中小學生健康促進列為15個專項行動之一,並在用眼、體重、睡眠、運動、營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這不僅為專委會提供了政策依據,也為專委會提供了行動指南。

據沈凱會長介紹,專委會成立之後,將從七個方面開展活動,分別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學習力提升、科學運動、文化影響、法律保護、投資促進等。現場七位代表分別從這七個方面作了發言。

江蘇大學狄榮科教授在視頻中介紹了可用於療愈焦慮、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精神問題的顱骶療法。狄教授表示將在專委會的引領下,改革創新,凝聚力量,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努力奮鬥,用「顱骶技術」托起明天的太陽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資深心理教師、心理諮詢師[2]宋麗波博士表示,現在的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低齡化、心理問題越來越多且嚴重,搭建青少年身心健康事業交流、合作、發展國際化平台,正是青少年以及家庭需要的及時雨。

遠在新疆的韓玉才老師通過遠程視頻介紹了自主開發的青少年《身心腦學習力》系列課程和青少年《學能優塑身心腦全息療法》技術體系,運用心理學原理設計團體治療遊戲、融合音樂、繪畫、舞動、運動提升青少年專注力、記憶力、學習力,希望在專委會的指導下探討打造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服務體系。

齊創體育創始人孫玉山強調了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健康的意義,並介紹了工作中遇到的通過運動促使青少年身體、心態發生改變的實例。

天擎傳媒楊雨晨則介紹了正在推進的智慧社區「中華好少年」活動與青少年文化素質培育的關係。

北京西宣律師事務所李坤英律師從法律素養的養成角度,探討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朗瑪峰創投的楊菲則圍繞青少年學習力與未來科技人才培養發表看法。她認為青少年如何提高面向未來的學習力,是今天青少年課內外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企業代表願意與專委會攜手共進,深化研究。

通過交流和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專委會的成立恰逢其時,符合健康中國戰略、健康中國行動等新時代社會形勢發展要求,並期待專委會能夠更好地承擔歷史使命,組織更多專家參與到這個宏偉大業中,把個人價值、專委會宗旨與時代責任、民族未來緊緊地連在一起,為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