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和街道

中文名 :中和街道

所屬地區: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中和街道,隸屬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地處重慶市東南邊陲、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部,跨梅江河兩岸,東接官莊街道,西鄰清溪場鎮,南與平凱街道接壤,北連烏楊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7千米,總面積26.5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立中和鎮;2011年3月,由中和鎮改為中和街道。 2011年,中和街道總人口84548人。 截至2020年6月,中和街道下轄12個社區, 辦事處駐黃楊大道北段106號。

中和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土雞為主。2011年,中和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2686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90691萬元。 [1]

目錄

簡介

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位於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北與錦江區柳江街道相接;南及東之偏南毗鄰天府新區萬安街道;其東之偏北與錦江區三聖街道接壤,東之中部與天府新區新興街道相鄰;西鄰府河、傍天府大道,與成都華陽街道和桂溪街道毗連。其中,中和街區(亦即城市建成區)約6平方公里。轄域多為平壩,僅東部有少量淺丘。最高點海拔516.2米,最低點海拔473.2米,相對高差43米;平均海拔高度477米(此系列數據尚未準確)。轄有府河、新民、朝陽、化龍、雙龍、應龍、新華、姐兒堰、會龍、觀東、勁松、東寺、龍燈山、蒲草等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中和街道辦事處址在中和街區中柏路23號,以其址為起點計,北距成都市天府廣場13公里,成都火車南站7.5公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所在地6.5公里;西距地鐵1號線世紀城站2.5公里。境內道路縱橫,有若干公路通往周邊街道、鎮鄉,有繞城高速公路經轄域北緣,有成仁公路和即將建成的成自瀘高速公路過境,其東南緊臨成昆鐵路貨運外繞線貨運車站,交通十分便捷通暢。

歷史沿革

中和場是成都市歷史最悠久的老場鎮之一,其建場年代久遠,自古便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碼頭,它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及人文精神則已成為中和場的魅力之魂。

中和場建於明代,清初屬馬軍寨管轄地。 清雍正前,鎮境曾先後建置"迎江"、"黃都"兩場,後因災毀廢,至清嘉慶時,續建新場,始名中和。

清末民初為華陽縣第三區區署所在地。

民國24 年(1935年)屬中和鄉,新中國成立後屬華陽縣第一區。

抗戰中,華陽縣疏散外東中和場(今高新區中和街道)。1945年定治中和場。抗戰勝利後,遷回市區。

1950年,華陽縣屬西南軍政委員會川西行署溫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設中和鄉。

1951年,華陽縣治所由中和鄉遷中興鎮。

1953年,置中和鎮。

1958年,成立中和人民公社。

1965年,撤銷華陽縣建制,全縣以三鎮十八公社(含中和公社、中和鎮)劃入雙流縣。

1983年,改為中和鄉。

1984年,改為中和鎮。

1985年,面積24.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767 畝。有29111 人。鎮人民政府駐中和場,轄12 個村、4 個居委會。

1996年,中和鎮幅員面積19.06平方公里,人口27491人。

1996年5月24日,雙流縣中和鎮的雙土、五岔子、建設三個村,被劃歸高新區桂溪鄉管轄。

2006年9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47號),撤銷華陽、中和兩鎮建制,原兩鎮所屬行政區域分別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雙流撤銷華陽鎮、中和鎮,設立華陽街道、中和街道。中和鎮轄4個社區、3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3.8萬人。

2010年5月2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以成辦發〔2010〕45號文件通知:採取整村或整組成建制調劃方式,將雙流縣中和街道轄區9個村整體(19.2平方公里)和華陽街道轄區會龍村、觀東村、紅松村、石河村、蒲草-1-村共5個村整體以及天府大道以東的勁松村1、2、3、4、5、6、7、9、10組和東寺村2、3、4、7組整組(15.8平方公里),面積約35平方公里的區域交由成都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管理範圍。總人口140203人,其中,戶籍人口73130人,常住人口67073人。

(注: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委託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1個街道:中和街道。委託管理的代管區域行政區劃仍屬雙流區,其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事務由代管機構管理,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武裝、行政區劃管理等政治性事務仍由雙流區管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