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华细鲫

中华细鲫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华细鲫,(Aphyocypris chinensis,命名者:Günther;命名时间:1868年),属于鲤形目,鲤科,细鲫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溪流。集群性小型鱼类。口端位,口裂向后方倾斜,唇薄,无须。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有腹棱。鳃耙短小,稀疏。鳞片大,侧线不完全。

目录

简介

背鳍iii-6-7;胸鳍i-11-13;腹鳍i-6-7;臀埔iii-7-8。侧线鳞3-7,侧线后的纵列鳞30--36。背鳍前鳞13--14,围尾柄鳞12--14。第一鳃弓外侧鳃耙5-8。下咽齿2行,2.4-4.3,2.4-5.3,3.5--4.2或2.4--5.3。脊椎骨4+28-29+l。鳔2室,前室稍短,后室较长大。腹腔膜为白色

标准长为体高的3.5~4.0倍,为头长的3.4~3.9倍,为尾柄长的4.0~4.7倍,为尾柄高的7.0~7. 5倍。头长为吻长的3.5~4.1倍,为眼径的3.0~4.0倍,为眼间距的2.0~2.5倍,为尾柄长的1.0~l.3倍,为尾柄高的1.5~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1.7倍。体小,呈长形,稍侧扁。腹棱不完全,仅从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头背部较平,头后部稍高。头较长且阔,眼后头长约与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吻圆钝,较短,其长度约与眼径相当。口端位,口裂略向上倾斜。上颌向后伸达眼前缘下方,下颌向前突出,稍超过上颌前端。唇较薄。无触须。眼小,位于体纵轴的稍上方,眼径约为眼后头长的l/2。眼间较阔且较平坦。鼻孔较大,位于眼前缘上方,离眼前缘很近。鳃耙短,呈三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较细长,呈圆锥形,末端稍尖,微弯曲。背鳍外缘略向外突出,无硬刺,其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后,至吻端的距离远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较长,末端后伸可达腹鳍起点。腹鳍末端可达肛门。臀鳍较长,其长度小于臀鳍起点至尾鳍基部距离的l/2,无硬刺,其起点在背鳍基部的后下方。尾鳍叉形,上下叶稍尖,约等长。肛门紧靠臀鳍基部起点之前。鳞片较大,侧线不完全,最后一个侧线鳞不进腹鳍基部上方,多数仅达胸鳍中部上方。体背部为深黑色,腹部为灰白色。背鳍、腹鳍和臀鳍为微黄色。体侧从鳃盖稍上方至尾柄基部中央有一条较宽的黑色纵行条纹,较直,背鳍后体包较前段色深,成年个体较明显。在背部正中从头顶至尾鳍基部背缘亦有一条较窄的黑色条纹,背鳍后颜色较深。

评价

中华细鲫为一种小型鱼类,常见个体长为30~50mm,采到的最大个体长为46mm。数量较少。未见到在同一生活区内存在较大的种群,无经济价值。喜生活在水质清新的池塘、稻田、沟渠、水库及江河中;喜集群,游泳迅速,生长缓慢,一龄鱼可达性成熟 ,生殖季节在5- 6月,怀卵量较少。

体细长,稍侧扁,体高略大于头长。上下颌前端不具相吻合的突起与凹陷。无口须。眼间隔宽平。侧线很短,不达腹鳍基部的上方。背鳍较后,其起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小于至眼后缘的距离。尾鳍无黑斑。体长约55mm。集群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田、沟渠、池塘、湖泊等静止水体或河流缓流处。每年4~5月为生殖季节。个体小,易饲养,可作为实验材料鱼及水簇养殖饵料鱼。广泛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东部各水系。[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