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他争取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和比拉尔收留的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玛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完桥撤退的时候,自己却被敌人打伤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目录
内容简介
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说,但全书情节局限于三天之内(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
西班牙内战进行了很久,战争惨烈。1937年春季,共和国政府军总部准备向法西斯叛军发动反攻,以收复马德里西北重镇塞哥维亚。在塞哥维亚与瓜达拉哈之间有一座铁桥,这可能成为叛军支援部队的通道,于是负责指挥反攻的前苏联将军高尔兹决定炸毁这座决定战争成败的铁桥。而炸桥任务就交给了爆破手、美国志愿人员罗伯特·乔顿。
罗伯特·乔顿原是美国蒙大拿州米苏拉市大学的一名西班牙语教师,曾到西班牙研究语言和考察风土民情。乔顿是在1936年夏季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行列中去的。乔顿接受任务后,由老游击队员安塞尔莫作向导,背着两箱炸药,来到了距铁桥不远的一支游击队的驻地。
铁桥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敌人对此十分清楚,因此派了重兵予以把守。桥下的磨坊和原筑路工人住的房子里分别驻扎着守桥敌军,铁桥两端的岗楼里也有哨兵把守。乔顿意识到,如果没有游击队的帮助,他根本就无法完成炸桥任务。 于是,罗伯持来到游击队的营地,见到了玛丽亚。她是在三个月前被游击队从敌人手里解救出来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恢复,玛丽亚的身体己经逐渐康复,现在在游击队里帮助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老婆比拉尔做些炊事工作。比拉尔十分支持炸桥行动,但她认为由于风险太大,而回报又太少,很可能游击队内部会有人反对这项行动。因此,她建议罗伯特应该尽量争取邻近的爱尔·索多率领的游击队的支持。 罗伯特在安塞尔莫的陪伴下,趁天黑前观察了铁桥的结构以及附近的地形,并在心里谋划好了炸桥的方案。
巴勃罗坚决反对炸桥一事,他认为自己会因此受到牵连。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是很英勇的,可现在有了一些资产后,已经丧失了斗志。其他的游击队员纷纷批评巴勃罗的懦弱,巴勃罗羞愧地离开了营地。第二天早饭后,比拉尔带着罗伯特和玛丽姬前去爱尔·索多的驻地,在路上,她极力撮合罗伯特和玛丽姬交往。
罗伯特、比拉尔和爱尔·索多制定了炸桥的计划:爱尔·索多率领他的队伍割断山上的电话线,再进攻驻扎在筑路工人房子里的守敌;巴勃罗的小队割断山下的电话线,然后攻打磨坊里的敌军。最后大家在桥头集合,一起撤退。只是撤退时所需的马匹不够,爱尔索多打算晚上到敌人的军营里去偷。在返回途中,比拉尔先行,故意把罗伯特和玛丽亚留在后面,好让他们有机会单独待在一起。他们手挽着手,并行在荒草丛生的山上。玛丽亚的单纯可爱,打动了罗伯特,他想在战争结束后把她带到美国并和她结婚。他会重新回到大学去教书,而那时的玛丽亚可就成了大学助教的夫人了。罗伯特的梦很甜蜜,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些也许就是一种奢望。
马蹄声惊醒了沉睡中的罗伯特,他起身打死了敌人的一名暗哨。但死者身亡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除了一封普通的家书,这不由得使他对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非理性感慨万千。随后,附近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原来爱尔·索多昨晚偷马时被敌人发觉,他们跟踪而至并将游击小分队团团包围。爱尔·索多率众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割下了爱尔·索多的头颅。
罗伯特分析敌人几天来的种种动向,认为他们已经知道了共和国军的反攻计划,而且,正在进行防御部署。情况有变,他给高尔兹将军写了封信,建议他暂停这次反攻,随后将信件交给了游击队员安得烈。
凌晨两点钟左右,罗伯特从比拉尔那里得到消息,巴勃罗为了阻止他炸桥,伤了他带来的雷管逃走了。罗伯特很是恼火,但现在他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天亮之前,游击队员们都整理完毕,准备去炸桥。就在这时,巴勃罗带着五个人和五匹马返回了营地。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帮助罗伯特去炸毁铁桥。大家对巴勃罗的回归表示欢迎,然后趁着夜色向铁桥进发。
安得烈带着信几经周折,来到共和国政府军驻地,遇到了国际纵队的主要领导人、法国革命者安得烈·马蒂。在失望、野心和怨恨的驱使下,马蒂扣留了安得烈,打算告发高尔兹通敌卖国。
在《真理报》特派记者克拉科夫的努力下,马蒂被迫释放了安德烈,并向在前线视察的高尔兹将军报告了此事。而当高尔兹将军获悉信件内容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罗伯特隐藏在埋伏地点,对现在的局势很是担心:西班牙人民固然非常顽强,可是法国的封锁却越来越紧,也得不到美国的即使这次反攻取得胜利,明天又会怎样呢?西班牙人民已经奋战一年了,最后的胜利能否实现呢?
战斗打响了,敌人的哨兵应声倒下。罗伯特拎着炸药箱和安塞尔莫跑到桥下,迅速而又牢固地将手榴弹梆在炸药上,并把炸药固定在桥上。在将导火线安装妥当后,两人迅速埋伏到路旁的岩石后面。敌人的卡车向桥头驶来。罗伯特按动了火药线。随着一声巨响,铁桥被炸毁了,桥的中段飞到了半空中。
任务完成了,安塞尔莫却牺牲了。罗伯特望着他的尸体,心里充满了愤怒:如果巴勃罗不把雷管抢走,他就可以在远处按动药线,而安塞尔莫也许就不会牺牲了。
巴勃罗和比拉尔率领的游击队在与敌人的交火中伤亡惨重,被迫退回到松林里。玛丽亚已经将马匹牵到这里等侯着他们,此时只要突破敌人的火力封锁,然后骑马穿过大道进入对面山坡上的树林就可安全脱险。全体队员都冲了过去,可罗伯特却不幸中弹落马。他摸了摸左腿,知道腿骨已经折断,自己难逃一劫。打算与敌人拼死一搏。
他忍着剧痛翻过身来,靠在树后将一挺轻机枪对准从大道上驶过来的一大队骑兵。他手扳着枪机,静静地等待着敌军军官走到阳光照耀的地方来。他感到自己的心正贴着布满松针的山地跳跃着。[1]
创作背景
1936年初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是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志法西斯政权之间的第一次较量。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进步力量在这场斗争中失败了。当时,世界各地无数国际主义战士奔赴西班牙前线,大力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作为战地记者,海明威目睹了这一壮举,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
人物介绍
罗伯特·乔丹
罗伯特·乔丹是一名教西班牙语的美国老师,由于受到他祖父的思想影响,乔丹的一生都为了共和事业而奋斗。当西班牙内战开始之后,乔丹刚好在西班牙进行考察学习,因此他毫不思索地站在了西班牙共和国的一边,积极地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之中。在共和国政府军的反攻时,乔丹接到命令深入敌后去炸毁一座桥梁。虽然乔丹深知这次任务的危险性非常大,但是依旧毫不退缩地领命前往。乔丹一路上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游击队的配合之下成功将桥梁炸毁,在撤退的过程中受了重伤,于是他告别爱人与战友,自己一个人留下狙击追兵。结果是悲惨的,但是乔丹用他最后伟大的牺牲精神证明了他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更加证明了他是一个配得上英雄称号的人。
安塞尔莫
安塞尔莫不是游击队员,他负责的是共和国与游击队之间的往来联络。他带领罗伯特·乔丹进入山中,联系上山的游击队。他是乔丹忠诚的拥护者,义不容辞地执行乔丹的命令。山中三日,安塞尔莫主要帮助乔丹稳定游击队,侦察敌情,最后协助乔丹炸毁敌桥。由于巴勃罗的破坏,乔丹不能用引爆器引爆炸药,只好用手榴弹替代,这样,近距离爆破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安塞尔莫安静地伏在地上,这个六十八岁的忠于共和国的老人、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比拉尔
山中游击队的实际领导是比拉尔, 她是原来游击队长巴勃罗的妻子, 西班牙内战初期, 她随同巴勃罗一起攻打民团, 肃清法西斯分子之后撤入山中打游击。当罗伯特·乔丹奉命而来时,巴勃罗意识到任务的危险和艰巨,因而拒绝配合行动,比拉尔主动站起来,同意炸桥并取得游击队其他队员的赞同和支持,因而取代巴勃罗,成为这支游击队的实际领导人。 比拉尔是一个女巫式的人物,身上带着浓重的宿命的影子,但同时又是反法西斯战士,是迎着死亡的勇士,同时她身上又体现着爱和情欲、是热情的西班牙的象征。
玛利亚
玛丽亚是乔丹的爱人。玛丽亚的父亲是亲共和的镇长,法西斯分子反攻倒算的时候,杀害了玛丽亚的父亲和母亲,又对玛丽亚肆意蹂躏,在把玛丽亚押解南方途中,恰遇比拉尔游击队炸火车,玛丽亚被比拉尔救了出来。此时的玛丽亚心力交瘁,身心受到极大损伤,在比拉尔的爱护下,玛丽亚渐渐恢复,当罗伯特·乔丹来到游击队之际,玛丽亚与乔丹一见钟情,在比拉尔的撮合下,玛丽亚和乔丹结合了,而且相爱至深,炸桥的任务完成之后,正在撤退途中,乔丹受了重伤,玛丽亚忍死诀别,被游击队员带往不可知的远方。短短的三天之中,玛丽亚得到了乔丹,又很快失去了他,但由于乔丹的爱,玛丽亚的精神生命最终恢复了。玛丽亚走向远方,象征着爱的不灭。如同海明威其他小说的女主人公,玛丽亚温柔可亲,柔情似水,爱情突然来临,而又猛然失去。
巴勃罗
巴勃罗在西班牙内战之前,是个为斗牛士服务的马贩子,内战初期,他领头进攻民团,并且杀死了投降的民团队员,之后聚起镇子里的农民和酒鬼将镇子里的法西斯分子和有法西斯倾向分子全部杀死。法西斯反攻倒算时,他带领一支人数不多的游击队进入山中。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巴勃罗的战斗意识日渐减弱,意志逐渐消沉。
当罗伯特·乔丹进入山中时,巴勃罗已经是拥有几匹马的阴郁的消沉者,而且也是坚守“狐狸原则”的狡猾者。乔丹的到来,第一要炸桥,第二要战斗,这都违背了巴勃罗的消极和“狐狸原则”,因此巴勃罗拒绝与乔丹合作,而且不许其他人配合乔丹行动,甚至不允许乔丹炸桥,因为这种行动要招来敌人的清剿,危及自身的安全,在比拉尔和游击队其他队员的坚持下,巴勃罗不得已放弃了这种态度,然后数次为难,几次掣肘,甚至是破坏。为使乔丹不能如期炸桥,夜里偷走了乔丹的爆破器材,之后无路可投而回到了游击队,并且招来了五名其他地方的游击队员,协同乔丹炸桥,在撤退途中,为了得到这五名游击队员的五匹马,巴勃罗杀了他们之后才撤向格雷多斯大山。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作者通过乔丹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爱情与职责的问题、个人幸福与人类命运的问题。当炸桥后撤离现场时,他不幸受伤,大腿骨折断了。他不愿带累同志们,决意独自留下,想起和玛丽亚两情缱绻时,感到心灵沟通,合二为一,这时就坚决劝姑娘跟大家一起撤走,因为这是她的责任,她走就等于他们俩一起走。乔丹一心以集体利益为重,要求最后走的游击队员把那支子弹剩下不多的机枪留下,因为其他那两支能弄得到子弹。他独自等待敌人前来。当屠杀另一个游击小组的刽子手,骑兵军官贝仑多中尉终于露面时,他激动地感到心脏抵在松针地上怦怦地跳。乔丹以他最后的一些行动深刻地体现了本书的题旨: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每个人都与人类难解难分。
海明威曾经这样说过,冰山在海里移动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一是思出海面的,而对于写作而言,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心意,见之笔端的也仅仅只有八分之一,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就是根据这八分之一的东西去感受其背后的力量,继而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开发那文字背后隐藏的剩余“八分之七”,从中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对于自己的影响。在小说故事的发展过程之中,作者利用象征的手法把自己的思想精神注入到作品之中,这些思想使得人物命运更加具有悲剧性,也使作品的整体思想更加深沉、含蓄,作品更加引入入胜,促进读者产生共鸣。从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危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无奈,何为真正的痛苦,在人世的大非之前,在和平和正义的大道之前,面临的那些小小苦难,早已微不足道。苦难只不过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关于死亡的思考又有什么意义呢?海明威认为,同死亡意义相比较,只有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主宰权的生命意识,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通过努力达到一种自然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感,海明威告诉我们,这种和谐是感觉意识中最困难的斗争,要认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认识两性间乎等互补的相互性、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同生共存的命运,需要打破人类中心的意识,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懂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培养“爱的感觉”。这样才能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体验自然中的无限美,才能从自然那里获得爱、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建构亲密无问的人际关系,才能感受亲信、升华爱情、关爱他人、维护和平;这样才能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民族统治。
随着小说的发展,乔丹对自然的意识和感触不断增强,最后,当他受伤不能再动弹,躺在松枝上等死时,他对自然的感受最强;自然给他带来的平静占住了他的整个意识,使他的心跳本身成为大地的一部分。在与大地的结合中,他似乎懂得,阶级、统治、战争、残暴在大自然永恒、和谐、健康的次序中终将消融,丧钟最终将为人类混乱的次序而鸣;人类生活一定会像自然一样和谐而美好。因此他为他所爱的人、为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为人类谋求幸福——献身是值得。他必须坚持战斗到最后,拖住敌人,让同志们逃生。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如果戈尔兹代表的是混乱的社会,玛丽亚代表的是和谐的自然,那么比拉尔和安塞尔莫代表的是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因为比拉尔和安塞尔其身上的矛盾情感和双性气质综合了次序与混乱的特性。他们对主人公乔丹的影响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从一个理性的军事任务的机械执行者变成一个有感倩、有血有肉的人,使他摆脱冷漠孤立的混乱状态,投入自然和谐的次序和玛丽亚的怀抱,使他僵得如何去爱,如何去建立真正的感情联系。在3天执行任务的光阴中,他充分享受到自然次序的健康与和谐以及爱情的欢悦与美好,也与同志们结下亲人般的情谊,充实而有意义地度过了比他一生都要重要的3天游击队战斗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得到完善,情感得到升华,真正值得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而生存,为什么而献身。最后在与自然和大地的融合中,乔丹义无反顾地为他深爱的恋人玛丽亚、为他关爱的同志们、为他理想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不仅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类自身精神生态问题,揭示人类文明所导致的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冲突和混乱次序,试图从自然中寻求一种永恒的和谐次序,来医治人类世界的贪欲、分裂、统治和混乱。此外,海明威用女性天性中的同情、怜悯之心和关爱、交往之情来遏制男性意志的恶性膨胀和支配控制欲望,消除男性孤立的自我意识,从而打破文明与自然的分离习性,否定理性主义的自我概念和工具主义的存在模式,使文明/自然、男人/女人、理智/情感等传统的二元对立关系得到调和与融通。 [2]
故事时间跨度只有四天,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下几十万字,可见作者对细节刻画得深入。人在遇到问题时,思绪是混乱的,总会零零碎碎去想很多东西,这些思绪是片段的,毫无章法可言。作者却很好地用语言将这种矛盾心理直观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进入人物角色的心理,去体味人物那时的复杂心理。这种描写手法是高超的,会让你不知不觉跟着书中人物的思绪去发展,犹如置身其中。也可以说是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一个思想复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三天里的心灵轨迹。生与死的问题,爱情与战斗职责的矛盾,道德伦理与严酷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你反对一切杀人的行为,可你既杀过人,而且还要继续杀人。因为要打胜仗就必须多杀敌人。一切的一切,在钟声敲响的时候,都还没有结束,是丧钟还是希望的钟声?它到底在为谁而鸣响不止?
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正如他的主人公一样,是冷的英雄热的血,表面冷静、客观,实际上潜藏着强烈的情感。罗伯特的情绪变化其实是小说的潜在线索。全书43章,前缓后急,从第19章开始节奏明显加快,篇幅也较为短小,不断采用平行剪辑,突出了战斗临近的紧迫感。相反,爱情的发展却逐步缓慢下来,最后一夜尤其漫长,强烈地渲染了主人公的美好情感,也突出了结局的悲壮场面。通过大量的铺垫,小说在结尾时达到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令人在回肠荡气的悲壮气氛中回味无穷。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主体的时空结构,构建了这部杰出的巨著宏伟壮阔的框架和丰富隽永的内涵。
海明威发挥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及丰富多彩的对白,紧紧环绕着罗伯特·乔丹的行动,一气呵成地把这故事讲到底,同时插入了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及回忆,使这个主人公的形象非常丰满。
作者运用自己训练有意的眼力以及作家对于事物的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于主人公乔丹命运的描写了故事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通过象征手法深度挖掘了人物的深层心理,展示了现实世界人物的复杂性以及文学作品的内涵性。故事之中,乔丹为了能够躲避清醒时刻的孤独,常常喜欢在闲暇之余进行怀旧自酌,而且他也多次在酒酣耳热幻境之中享受到了片刻的宁静。乔丹具有心若止水的外表,但是他的内心却潜藏着深刻的躁动以及不安,他在执行任务时受到了心理暗示的巨大压抑。同时在故事之中,作者通过明线直接写乔丹执行炸桥任务并且有可能出现不幸,通过暗线来表现人物的阴柔之气,即是彼拉尔多次为乔丹“看手相”。
这一细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之中体现出了一种观点冷静、笔法流畅的态度,使得乔丹内心的迷茫、空虚以及绝望和悲愤显示得自然而又淋漓尽致。这些情感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发,却是在无形之中扣细节动作进行凝结,使得明线和暗线相互连通融台,贯穿全文。整篇作品一共有四十三章,然而出现为乔丹看手相的章节一共有六章,这其实就是暗线和明线之间的一种“暗合”,暗示了他命运的前进,加剧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更能激发读考产生共鸣。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有效地使用了“时间透视法”“时间的空间化”等典型的叙述技巧,使得他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海明威在创作的时候似乎也有意的运用时空技巧,有目的营造出一种时空的氛围,使阅读作品的读者身在其中,既能感受到时间带给我们的历史感,同时也能感受到空间的立体感,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作品影响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迷惘、孤独与悲观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成为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该小说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品评价 英国学者斯图尔特·森德逊:《丧钟为谁而鸣》是一本伟大的小说,充满人情味,生动、深切、令人难忘。
西班牙评论家阿图罗·巴雷亚则:这部小说作为一部与西班牙人和他们的战争的小说是不真实的,尤其是写战争这方而极其不真实。
美国作家阿尔瓦·贝西《西班牙的心》:在这部小说里,西班牙人民受到可怕的歪曲,国际纵队的领袖们遭到恶意的歪曲。就其效果而言,这部小说对西班牙斗争的意义作了不可原谅的歪曲,海明威的声誉对人类最凶恶的敌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 美国自由主义评论家亚弗雷·卡静:《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最失败的作品之一,是一部不能令人满意的小说。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 ;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享年61岁。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