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誰而鳴》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4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喪鐘為誰而鳴》講述的是美國青年羅伯特·喬丹在大學裡教授西班牙語,對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願參加西班牙政府軍,在敵後搞爆破活動。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擊隊聯繫,完成炸橋任務。他爭取到游擊隊隊長巴勃羅的妻子比拉爾和其他隊員的擁護,孤立了已喪失鬥志的巴勃羅,並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體任務。在紛飛的戰火中,他和比拉爾收留的被敵人糟蹋過的小姑娘瑪麗亞墜入愛河,藉此抹平了瑪麗亞心靈的創傷。在這三天中,羅伯特歷經愛情與職責的衝突和生與死的考驗,人性不斷升華。在炸完橋撤退的時候,自己卻被敵人打傷了大腿,獨自留下阻擊敵人,最終為西班牙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說,但全書情節局限於三天之內(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
西班牙內戰進行了很久,戰爭慘烈。1937年春季,共和國政府軍總部準備向法西斯叛軍發動反攻,以收復馬德里西北重鎮塞哥維亞。在塞哥維亞與瓜達拉哈之間有一座鐵橋,這可能成為叛軍支援部隊的通道,於是負責指揮反攻的前蘇聯將軍高爾茲決定炸毀這座決定戰爭成敗的鐵橋。而炸橋任務就交給了爆破手、美國志願人員羅伯特·喬頓。
羅伯特·喬頓原是美國蒙大拿州米蘇拉市大學的一名西班牙語教師,曾到西班牙研究語言和考察風土民情。喬頓是在1936年夏季西班牙內戰爆發後,投身到反法西斯戰爭行列中去的。喬頓接受任務後,由老游擊隊員安塞爾莫作嚮導,背着兩箱炸藥,來到了距鐵橋不遠的一支游擊隊的駐地。
鐵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敵人對此十分清楚,因此派了重兵予以把守。橋下的磨坊和原築路工人住的房子裡分別駐紮着守橋敵軍,鐵橋兩端的崗樓里也有哨兵把守。喬頓意識到,如果沒有游擊隊的幫助,他根本就無法完成炸橋任務。 於是,羅伯持來到游擊隊的營地,見到了瑪麗亞。她是在三個月前被游擊隊從敵人手裡解救出來的。經過這段時間的恢復,瑪麗亞的身體己經逐漸康復,現在在游擊隊裡幫助游擊隊隊長巴勃羅的老婆比拉爾做些炊事工作。比拉爾十分支持炸橋行動,但她認為由於風險太大,而回報又太少,很可能游擊隊內部會有人反對這項行動。因此,她建議羅伯特應該儘量爭取鄰近的愛爾·索多率領的游擊隊的支持。 羅伯特在安塞爾莫的陪伴下,趁天黑前觀察了鐵橋的結構以及附近的地形,並在心裡謀劃好了炸橋的方案。
巴勃羅堅決反對炸橋一事,他認為自己會因此受到牽連。他以前並不是這樣的,是很英勇的,可現在有了一些資產後,已經喪失了鬥志。其他的游擊隊員紛紛批評巴勃羅的懦弱,巴勃羅羞愧地離開了營地。第二天早飯後,比拉爾帶着羅伯特和瑪麗姬前去愛爾·索多的駐地,在路上,她極力撮合羅伯特和瑪麗姬交往。
羅伯特、比拉爾和愛爾·索多制定了炸橋的計劃:愛爾·索多率領他的隊伍割斷山上的電話線,再進攻駐紮在築路工人房子裡的守敵;巴勃羅的小隊割斷山下的電話線,然後攻打磨坊里的敵軍。最後大家在橋頭集合,一起撤退。只是撤退時所需的馬匹不夠,愛爾索多打算晚上到敵人的軍營里去偷。在返回途中,比拉爾先行,故意把羅伯特和瑪麗亞留在後面,好讓他們有機會單獨待在一起。他們手挽着手,並行在荒草叢生的山上。瑪麗亞的單純可愛,打動了羅伯特,他想在戰爭結束後把她帶到美國並和她結婚。他會重新回到大學去教書,而那時的瑪麗亞可就成了大學助教的夫人了。羅伯特的夢很甜蜜,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這些也許就是一種奢望。
馬蹄聲驚醒了沉睡中的羅伯特,他起身打死了敵人的一名暗哨。但死者身亡並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除了一封普通的家書,這不由得使他對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和非理性感慨萬千。隨後,附近傳來了密集的槍聲,原來愛爾·索多昨晚偷馬時被敵人發覺,他們跟蹤而至並將游擊小分隊團團包圍。愛爾·索多率眾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敵人割下了愛爾·索多的頭顱。
羅伯特分析敵人幾天來的種種動向,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了共和國軍的反攻計劃,而且,正在進行防禦部署。情況有變,他給高爾茲將軍寫了封信,建議他暫停這次反攻,隨後將信件交給了游擊隊員安得烈。
凌晨兩點鐘左右,羅伯特從比拉爾那裡得到消息,巴勃羅為了阻止他炸橋,傷了他帶來的雷管逃走了。羅伯特很是惱火,但現在他只能想其他的辦法了。天亮之前,游擊隊員們都整理完畢,準備去炸橋。就在這時,巴勃羅帶着五個人和五匹馬返回了營地。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表示願意幫助羅伯特去炸毀鐵橋。大家對巴勃羅的回歸表示歡迎,然後趁着夜色向鐵橋進發。
安得烈帶着信幾經周折,來到共和國政府軍駐地,遇到了國際縱隊的主要領導人、法國革命者安得烈·馬蒂。在失望、野心和怨恨的驅使下,馬蒂扣留了安得烈,打算告發高爾茲通敵賣國。
在《真理報》特派記者克拉科夫的努力下,馬蒂被迫釋放了安德烈,並向在前線視察的高爾茲將軍報告了此事。而當高爾茲將軍獲悉信件內容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羅伯特隱藏在埋伏地點,對現在的局勢很是擔心:西班牙人民固然非常頑強,可是法國的封鎖卻越來越緊,也得不到美國的即使這次反攻取得勝利,明天又會怎樣呢?西班牙人民已經奮戰一年了,最後的勝利能否實現呢?
戰鬥打響了,敵人的哨兵應聲倒下。羅伯特拎着炸藥箱和安塞爾莫跑到橋下,迅速而又牢固地將手榴彈梆在炸藥上,並把炸藥固定在橋上。在將導火線安裝妥當後,兩人迅速埋伏到路旁的岩石後面。敵人的卡車向橋頭駛來。羅伯特按動了火藥線。隨着一聲巨響,鐵橋被炸毀了,橋的中段飛到了半空中。
任務完成了,安塞爾莫卻犧牲了。羅伯特望着他的屍體,心裡充滿了憤怒:如果巴勃羅不把雷管搶走,他就可以在遠處按動藥線,而安塞爾莫也許就不會犧牲了。
巴勃羅和比拉爾率領的游擊隊在與敵人的交火中傷亡慘重,被迫退回到松林里。瑪麗亞已經將馬匹牽到這裡等侯着他們,此時只要突破敵人的火力封鎖,然後騎馬穿過大道進入對面山坡上的樹林就可安全脫險。全體隊員都沖了過去,可羅伯特卻不幸中彈落馬。他摸了摸左腿,知道腿骨已經折斷,自己難逃一劫。打算與敵人拚死一搏。
他忍着劇痛翻過身來,靠在樹後將一挺輕機槍對準從大道上駛過來的一大隊騎兵。他手扳着槍機,靜靜地等待着敵軍軍官走到陽光照耀的地方來。他感到自己的心正貼着布滿松針的山地跳躍着。[1]
創作背景
1936年初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內戰是全世界進步力量和德意志法西斯政權之間的第一次較量。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原因,進步力量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當時,世界各地無數國際主義戰士奔赴西班牙前線,大力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作為戰地記者,海明威目睹了這一壯舉,寫出了《喪鐘為誰而鳴》。
人物介紹
羅伯特·喬丹
羅伯特·喬丹是一名教西班牙語的美國老師,由於受到他祖父的思想影響,喬丹的一生都為了共和事業而奮鬥。當西班牙內戰開始之後,喬丹剛好在西班牙進行考察學習,因此他毫不思索地站在了西班牙共和國的一邊,積極地投身到反法西斯戰爭之中。在共和國政府軍的反攻時,喬丹接到命令深入敵後去炸毀一座橋樑。雖然喬丹深知這次任務的危險性非常大,但是依舊毫不退縮地領命前往。喬丹一路上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在游擊隊的配合之下成功將橋樑炸毀,在撤退的過程中受了重傷,於是他告別愛人與戰友,自己一個人留下狙擊追兵。結果是悲慘的,但是喬丹用他最後偉大的犧牲精神證明了他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更加證明了他是一個配得上英雄稱號的人。
安塞爾莫
安塞爾莫不是游擊隊員,他負責的是共和國與游擊隊之間的往來聯絡。他帶領羅伯特·喬丹進入山中,聯繫上山的游擊隊。他是喬丹忠誠的擁護者,義不容辭地執行喬丹的命令。山中三日,安塞爾莫主要幫助喬丹穩定游擊隊,偵察敵情,最後協助喬丹炸毀敵橋。由於巴勃羅的破壞,喬丹不能用引爆器引爆炸藥,只好用手榴彈替代,這樣,近距離爆破奪去了老人的生命,安塞爾莫安靜地伏在地上,這個六十八歲的忠於共和國的老人、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比拉爾
山中游擊隊的實際領導是比拉爾, 她是原來游擊隊長巴勃羅的妻子, 西班牙內戰初期, 她隨同巴勃羅一起攻打民團, 肅清法西斯分子之後撤入山中打游擊。當羅伯特·喬丹奉命而來時,巴勃羅意識到任務的危險和艱巨,因而拒絕配合行動,比拉爾主動站起來,同意炸橋並取得游擊隊其他隊員的贊同和支持,因而取代巴勃羅,成為這支游擊隊的實際領導人。 比拉爾是一個女巫式的人物,身上帶着濃重的宿命的影子,但同時又是反法西斯戰士,是迎着死亡的勇士,同時她身上又體現着愛和情慾、是熱情的西班牙的象徵。
瑪利亞
瑪麗亞是喬丹的愛人。瑪麗亞的父親是親共和的鎮長,法西斯分子反攻倒算的時候,殺害了瑪麗亞的父親和母親,又對瑪麗亞肆意蹂躪,在把瑪麗亞押解南方途中,恰遇比拉爾游擊隊炸火車,瑪麗亞被比拉爾救了出來。此時的瑪麗亞心力交瘁,身心受到極大損傷,在比拉爾的愛護下,瑪麗亞漸漸恢復,當羅伯特·喬丹來到游擊隊之際,瑪麗亞與喬丹一見鍾情,在比拉爾的撮合下,瑪麗亞和喬丹結合了,而且相愛至深,炸橋的任務完成之後,正在撤退途中,喬丹受了重傷,瑪麗亞忍死訣別,被游擊隊員帶往不可知的遠方。短短的三天之中,瑪麗亞得到了喬丹,又很快失去了他,但由於喬丹的愛,瑪麗亞的精神生命最終恢復了。瑪麗亞走向遠方,象徵着愛的不滅。如同海明威其他小說的女主人公,瑪麗亞溫柔可親,柔情似水,愛情突然來臨,而又猛然失去。
巴勃羅
巴勃羅在西班牙內戰之前,是個為鬥牛士服務的馬販子,內戰初期,他領頭進攻民團,並且殺死了投降的民團隊員,之後聚起鎮子裡的農民和酒鬼將鎮子裡的法西斯分子和有法西斯傾向分子全部殺死。法西斯反攻倒算時,他帶領一支人數不多的游擊隊進入山中。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巴勃羅的戰鬥意識日漸減弱,意志逐漸消沉。
當羅伯特·喬丹進入山中時,巴勃羅已經是擁有幾匹馬的陰鬱的消沉者,而且也是堅守「狐狸原則」的狡猾者。喬丹的到來,第一要炸橋,第二要戰鬥,這都違背了巴勃羅的消極和「狐狸原則」,因此巴勃羅拒絕與喬丹合作,而且不許其他人配合喬丹行動,甚至不允許喬丹炸橋,因為這種行動要招來敵人的清剿,危及自身的安全,在比拉爾和游擊隊其他隊員的堅持下,巴勃羅不得已放棄了這種態度,然後數次為難,幾次掣肘,甚至是破壞。為使喬丹不能如期炸橋,夜裡偷走了喬丹的爆破器材,之後無路可投而回到了游擊隊,並且招來了五名其他地方的游擊隊員,協同喬丹炸橋,在撤退途中,為了得到這五名游擊隊員的五匹馬,巴勃羅殺了他們之後才撤向格雷多斯大山。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作者通過喬丹的內心獨白,淋漓盡致地探討了生與死的問題、愛情與職責的問題、個人幸福與人類命運的問題。當炸橋後撤離現場時,他不幸受傷,大腿骨折斷了。他不願帶累同志們,決意獨自留下,想起和瑪麗亞兩情繾綣時,感到心靈溝通,合二為一,這時就堅決勸姑娘跟大家一起撤走,因為這是她的責任,她走就等於他們倆一起走。喬丹一心以集體利益為重,要求最後走的游擊隊員把那支子彈剩下不多的機槍留下,因為其他那兩支能弄得到子彈。他獨自等待敵人前來。當屠殺另一個游擊小組的劊子手,騎兵軍官貝侖多中尉終於露面時,他激動地感到心臟抵在松針地上怦怦地跳。喬丹以他最後的一些行動深刻地體現了本書的題旨:人們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每個人都與人類難解難分。
海明威曾經這樣說過,冰山在海里移動的時候,只有十分之一是思出海面的,而對於寫作而言,作者真正要表達的心意,見之筆端的也僅僅只有八分之一,讀者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就是根據這八分之一的東西去感受其背後的力量,繼而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開發那文字背後隱藏的剩餘「八分之七」,從中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現實生活對於自己的影響。在小說故事的發展過程之中,作者利用象徵的手法把自己的思想精神注入到作品之中,這些思想使得人物命運更加具有悲劇性,也使作品的整體思想更加深沉、含蓄,作品更加引入入勝,促進讀者產生共鳴。從作品之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危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無奈,何為真正的痛苦,在人世的大非之前,在和平和正義的大道之前,面臨的那些小小苦難,早已微不足道。苦難只不過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關於死亡的思考又有什麼意義呢?海明威認為,同死亡意義相比較,只有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主宰權的生命意識,才是有意義的事情。
在《喪鐘為誰而鳴》中,通過努力達到一種自然與人、男人與女人、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感,海明威告訴我們,這種和諧是感覺意識中最困難的鬥爭,要認識自己與自然的親密關係、認識兩性間乎等互補的相互性、認識自己與他人的同生共存的命運,需要打破人類中心的意識,克服統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覺,懂得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和關愛的倫理,培養「愛的感覺」。這樣才能回歸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體驗自然中的無限美,才能從自然那裡獲得愛、智慧和力量;這樣才能建構親密無問的人際關係,才能感受親信、升華愛情、關愛他人、維護和平;這樣才能改變人類征服自然的態度,消除性別偏見、種族歧視、階級壓迫和民族統治。
隨着小說的發展,喬丹對自然的意識和感觸不斷增強,最後,當他受傷不能再動彈,躺在松枝上等死時,他對自然的感受最強;自然給他帶來的平靜占住了他的整個意識,使他的心跳本身成為大地的一部分。在與大地的結合中,他似乎懂得,階級、統治、戰爭、殘暴在大自然永恆、和諧、健康的次序中終將消融,喪鐘最終將為人類混亂的次序而鳴;人類生活一定會像自然一樣和諧而美好。因此他為他所愛的人、為他為之奮鬥的革命事業——為人類謀求幸福——獻身是值得。他必須堅持戰鬥到最後,拖住敵人,讓同志們逃生。
在《喪鐘為誰而鳴》中,如果戈爾茲代表的是混亂的社會,瑪麗亞代表的是和諧的自然,那麼比拉爾和安塞爾莫代表的是自然與社會的融合,因為比拉爾和安塞爾其身上的矛盾情感和雙性氣質綜合了次序與混亂的特性。他們對主人公喬丹的影響改變了他的性格,使他從一個理性的軍事任務的機械執行者變成一個有感倩、有血有肉的人,使他擺脫冷漠孤立的混亂狀態,投入自然和諧的次序和瑪麗亞的懷抱,使他僵得如何去愛,如何去建立真正的感情聯繫。在3天執行任務的光陰中,他充分享受到自然次序的健康與和諧以及愛情的歡悅與美好,也與同志們結下親人般的情誼,充實而有意義地度過了比他一生都要重要的3天游擊隊戰鬥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得到完善,情感得到升華,真正值得為什麼而奮鬥,為什麼而生存,為什麼而獻身。最後在與自然和大地的融合中,喬丹義無反顧地為他深愛的戀人瑪麗亞、為他關愛的同志們、為他理想的事業獻出寶貴的生命。
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中不僅關注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而且涉及人類自身精神生態問題,揭示人類文明所導致的群體、民族、國家之間的利益競爭衝突和混亂次序,試圖從自然中尋求一種永恆的和諧次序,來醫治人類世界的貪慾、分裂、統治和混亂。此外,海明威用女性天性中的同情、憐憫之心和關愛、交往之情來遏制男性意志的惡性膨脹和支配控制欲望,消除男性孤立的自我意識,從而打破文明與自然的分離習性,否定理性主義的自我概念和工具主義的存在模式,使文明/自然、男人/女人、理智/情感等傳統的二元對立關係得到調和與融通。 [2]
故事時間跨度只有四天,作者卻洋洋灑灑寫下幾十萬字,可見作者對細節刻畫得深入。人在遇到問題時,思緒是混亂的,總會零零碎碎去想很多東西,這些思緒是片段的,毫無章法可言。作者卻很好地用語言將這種矛盾心理直觀地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進入人物角色的心理,去體味人物那時的複雜心理。這種描寫手法是高超的,會讓你不知不覺跟着書中人物的思緒去發展,猶如置身其中。也可以說是主人公羅伯特·喬丹——一個思想複雜的青年知識分子在三天裡的心靈軌跡。生與死的問題,愛情與戰鬥職責的矛盾,道德倫理與嚴酷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你反對一切殺人的行為,可你既殺過人,而且還要繼續殺人。因為要打勝仗就必須多殺敵人。一切的一切,在鐘聲敲響的時候,都還沒有結束,是喪鐘還是希望的鐘聲?它到底在為誰而鳴響不止?
海明威的創作風格正如他的主人公一樣,是冷的英雄熱的血,表面冷靜、客觀,實際上潛藏着強烈的情感。羅伯特的情緒變化其實是小說的潛在線索。全書43章,前緩後急,從第19章開始節奏明顯加快,篇幅也較為短小,不斷採用平行剪輯,突出了戰鬥臨近的緊迫感。相反,愛情的發展卻逐步緩慢下來,最後一夜尤其漫長,強烈地渲染了主人公的美好情感,也突出了結局的悲壯場面。通過大量的鋪墊,小說在結尾時達到了高潮卻又戛然而止,令人在迴腸盪氣的悲壯氣氛中回味無窮。簡潔的文字,鮮明的形象,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主體的時空結構,構建了這部傑出的巨著宏偉壯闊的框架和豐富雋永的內涵。
海明威發揮他獨特的敘事藝術,以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及豐富多彩的對白,緊緊環繞着羅伯特·喬丹的行動,一氣呵成地把這故事講到底,同時插入了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及回憶,使這個主人公的形象非常豐滿。
作者運用自己訓練有意的眼力以及作家對於事物的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通過對於主人公喬丹命運的描寫了故事進行明暗關係的處理,通過象徵手法深度挖掘了人物的深層心理,展示了現實世界人物的複雜性以及文學作品的內涵性。故事之中,喬丹為了能夠躲避清醒時刻的孤獨,常常喜歡在閒暇之餘進行懷舊自酌,而且他也多次在酒酣耳熱幻境之中享受到了片刻的寧靜。喬丹具有心若止水的外表,但是他的內心卻潛藏着深刻的躁動以及不安,他在執行任務時受到了心理暗示的巨大壓抑。同時在故事之中,作者通過明線直接寫喬丹執行炸橋任務並且有可能出現不幸,通過暗線來表現人物的陰柔之氣,即是彼拉爾多次為喬丹「看手相」。
這一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畫龍點睛的作用,作者在這一部分之中體現出了一種觀點冷靜、筆法流暢的態度,使得喬丹內心的迷茫、空虛以及絕望和悲憤顯示得自然而又淋漓盡致。這些情感作者雖然沒有直接抒發,卻是在無形之中扣細節動作進行凝結,使得明線和暗線相互連通融台,貫穿全文。整篇作品一共有四十三章,然而出現為喬丹看手相的章節一共有六章,這其實就是暗線和明線之間的一種「暗合」,暗示了他命運的前進,加劇了人物命運的悲劇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更能激發讀考產生共鳴。
在《喪鐘為誰而鳴》中,海明威有效地使用了「時間透視法」「時間的空間化」等典型的敘述技巧,使得他的小說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特色。海明威在創作的時候似乎也有意的運用時空技巧,有目的營造出一種時空的氛圍,使閱讀作品的讀者身在其中,既能感受到時間帶給我們的歷史感,同時也能感受到空間的立體感,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藝術感染力。
作品影響
《喪鐘為誰而鳴》是海明威創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品,在相當程度上克服和擺脫了迷惘、孤獨與悲觀的情緒,把個人融入到社會中,表現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成為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美國文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該小說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品評價 英國學者斯圖爾特·森德遜:《喪鐘為誰而鳴》是一本偉大的小說,充滿人情味,生動、深切、令人難忘。
西班牙評論家阿圖羅·巴雷亞則:這部小說作為一部與西班牙人和他們的戰爭的小說是不真實的,尤其是寫戰爭這方而極其不真實。
美國作家阿爾瓦·貝西《西班牙的心》:在這部小說里,西班牙人民受到可怕的歪曲,國際縱隊的領袖們遭到惡意的歪曲。就其效果而言,這部小說對西班牙鬥爭的意義作了不可原諒的歪曲,海明威的聲譽對人類最兇惡的敵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3] 美國自由主義評論家亞弗雷·卡靜:《喪鐘為誰而鳴》是海明威最失敗的作品之一,是一部不能令人滿意的小說。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勳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 ;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享年61歲。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誌着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