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個故宮的離合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兩個故宮的離合》,副標題: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張惠君 譯,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於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國文學編輯室。社內擁有不少精通漢、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語種的資深編輯。二十多年來,上海譯文出版社一直致力於翻譯、編纂和出版外國文學作品[1]、社會科學[2]學術著作,以及各種雙語詞典和外語教學參考圖書。

目錄

內容簡介

英國有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有巴黎盧浮宮,日本有東京國立博物館,但在這個世界上,卻有兩個故宮博物院。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了什麼歷史情結?潛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朝日新聞》資深記者、「中華圈的專家」野島剛,歷時五年,奔波全球親身採訪,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梳理了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1.理順中國清末的文物流出經過,揭示中國收藏品熱的背景,釐清溥儀、那志良等與文物共命運的人的背後故事。

2.挖掘故宮文物兩次艱難而輝煌的海外展出經歷(19351961)。跟蹤文物抗日戰爭期間的遷徙路線,親赴山洞、窯洞查看當時的保存環境。

3.親赴現場,傾聽當事人說話。採訪了4位台北故宮院長、1位北京故宮院長、1位南京博物院院長、1位瀋陽故宮研究員,多位赴台老故宮職員和商業界人士。親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抄寫蔣介石日記。

4.多次走訪拍賣會現場,親歷21世紀以後中國熱錢衝擊文物收藏界,大量文物回流國內的盛況。

5.台北故宮的雛形、建造和建成後的命運大起大落。

作者介紹

野島剛,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作為朝日新聞外派記者長期滯留過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其後擔任東京總社政治部記者,2007年至2010年擔任駐台北特派員。採訪報導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目前擔任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長年採訪和撰寫有關中華文化圈的政治、外交、文化方面資訊。出版過《伊拉克戰爭從軍記》(2003),近期作品有《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銀輪巨人捷安特》。

參考文獻

  1. 關於文學創作與自然的思考,道客巴巴,2013-10-25
  2.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