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昌葫芦雕刻

东昌葫芦雕刻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东昌葫芦雕刻

所属地区: 山东聊城

遗产类别: 民间美术

申报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

东昌葫芦雕刻是一种山东省的雕刻艺术。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腹地,在历史上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葫芦雕刻主要以堂邑镇为中,包括梁水镇、闫寺办事处、柳林镇等地。[1]

目录

基本情况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主要价值

东昌葫芦雕刻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价值。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富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学术价值。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社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沿革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来源,在当地有不少传说。民间最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首创的说法。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葫芦雕刻内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戏文内容为主,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另一种说法则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路过堂邑镇,将葫芦种子送给当地老百姓种植,有心人将生殖文化、性文化表现在葫芦上,当作陪嫁压箱底的物件。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将戏文人物、民间传说等内容雕刻其上,葫芦雕刻技艺便由此流传开来。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畔的东昌府是经济、文化的枢纽,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昌雕刻葫芦还曾远销全国各地。

传说

不管有多少种传说,在被称作民间工艺品之前,葫芦雕刻一直被人们叫作"玩意儿",它和其他民间手工艺一样,是以贫苦手艺人走街串巷讨生计的方式存在并延续下来的。手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字不识,具备的无非是灵活的头脑和对世态炎凉的丰富体验,但他们取之不尽的社会题材和赋予手中"玩意儿"的人性与个性,不仅给人们带来把玩的快乐,还有着不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东昌葫芦雕刻的历史悠久,宋代前葫芦为普遍种植食用,宋代为简单雕刻的稚形期,明代、清代至民国为取材广泛、技法多变、精雕细刻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衰落、复苏的过程。

参考来源